在历史的长河中,10年如白驹过隙,只是弹指一挥间。但对于三峡电子音像出版社而言,却是一段凝聚着艰辛与汗水的难忘时光,更是一次充满着求索与实践的心灵朝圣之旅。
时光追溯到2007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出版社获得音像出版权,成立三峡音像出版社,并正式诞生于有着“世界水电之都”美誉的宜昌。2009年3月,三峡音像出版社获得电子图书出版权,更名为三峡电子音像出版社;同年7月,组建“宜昌三峡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按照企业现代管理制度及经营模式开展出版经营活动。
十年甘苦风雨兼程,十年求索岁月如歌。三峡电子音像出版社从“深闺”走向“大堂”,声名远播、享誉神州,芬芳书香不仅拂去了社会的浮躁,滋养着民众的精神境界与思想追求,而且还点亮了一座城市的文化梦想。
《生态小公民》采编论证会
三峡电子音像出版社社长熊飞认为,一个诞生在地级市的小出版社,如果跟在业界“大佬”后面亦步亦趋,无论怎么都飞不出头上巴掌大的一块天,必须走自己的路。
时代需要什么,就朝着那个方向去探索、去开拓。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湖北省乡村旅游逐渐升温。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从2010年开始,分期分批评选出100个“湖北旅游名村”予以授牌表彰。2015年5月27日,美丽乡村建设国家标准发布会在北京召开,农业部科技教育司等9家单位联合起草国家标准《美丽乡村建设指南》,对美丽乡村建设的基本要素进行了规范。然而,直到2016年4月,“2016年度湖北省数字出版专项资金”申报通知下发之时,湖北省内尚没有关于“乡村旅游”的出版项目。
三峡电子音像出版社紧扣时代主题,积极主动作为,通过深入调查、认真分析、详细比对,提出了利用全媒体、大数据技术打造“湖北旅游名村”数字资源库的构想,并将其应用于数字出版、媒体传播、互动营销、管理应用等方面。
在三峡日报社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三峡电子音像出版社迅速成立“湖北旅游名村”出版资源数据库项目策划专班,加班加点策划,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拿出了“2016年度湖北省数字出版专项资金”的申报方案,并争取到了80万元资金支持。
2017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宜昌时指出:“生态环境保护要从娃娃抓起!宜昌开展的‘生态小公民’教育活动,是一个好的探索,要坚持下去。”
省委常委、宜昌市委书记周霁要求将编撰《生态小公民》系列读本提升到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精神高度,加快推进相关工作。三峡电子音像出版社争取到出版《生态小公民》系列读本的重任。
迅速联合中国三峡出版社,同步组成编审专班;抽调骨干编辑分别担任幼儿版、小学版、中学版的责任编辑,牵头负责各方面的衔接和组织工作;邀请北京、上海等地的全国一流插图师10多位,绘制精美插图近200幅;除了向国内外机构和作者购买图片版权外,动员宜昌多位摄影家拍摄“生态宜昌”,采用无人机在宜昌各地取景,在没有图片侵权的前提下提高读本图片质量。综合各方意见和建议,三峡电子音像出版社对《生态小公民》进行了9轮编审、校对、加工、把关,确保出版一套高质量生态读本。《生态小公民》出版后,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全国多家媒体纷纷报道。
2018年6月8日,《中国日报》刊发《City books a cleaner future for its children》向全世界推介宜昌生态小公民教育;8月7日,《人民日报》头版刊发《“生态小公民”有大力量》向全国介绍宜昌,9月7日,该报刊发《宜昌将生态文明纳入中小学和幼儿园课程》,再次推介;9月12日,《中国教育报》刊发《湖北宜昌将绿色基因植入学生心灵》进行报道;9月14日,《光明日报》刊发《“生态小公民”,宜昌的一道独特风景》,推出特别报道。
不断更新出版理念,不断探索创新思路,三峡电子音像出版社陆续出版了一大批紧扣时代主题、适应市场需要的大众出版物。同时,该社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严把选题、内容和编校质量关,出版社成立10年来未发生一起生产安全事件;建立了一套前台、后台和终审管理的三审制度,截至目前,共有近500本出版物因被出版社审查出问题被要求修改和拒绝出版。
10年栉风沐雨,三峡电子音像出版社凌空振翅、驭风飞翔,奏响一曲激越高亢的时代凯歌。
这是一串令人振奋的数据。
2011年,《中国三峡石》编辑出版,三峡电子音像出版社实现了市场化运作的华丽转身,不仅收回了成本,喜获第四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而且还荣耀亮相北美书展、被美国国会图书馆收藏,在出版界、奇石界刮起了一阵收藏奇石的旋风。
2012年,《道路运输驾驶员继续教育培训教材》一经投放市场,即受到了培训机构的热捧,先后销售到湖北、四川、湖南等省的20多个地区。为适应市场需求,该社又与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制作了《道路运输驾驶员继续教育培训教材》电教片。截至目前,共销售培训教材60000余册、光碟65000余盘,实现销售收入202.5万元。
2014年1月,历时2年的《中国观赏石之乡》如期出版,受到了国土资源部原副部长、中国观赏石协会会长寿嘉华的高度赞扬,目前已销售1300余套,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三个在全国出版界产生了深远影响的项目,在一个地方小、规模小、人员少、经验少的出版社顺利完成,一切是那样地美妙、那样地从容。成绩的背后,是三峡电子音像出版社对“立足宜昌、面向全省、辐射全国”经营理念的坚持,更是锐意革新、积极投身大众阅读市场取得的成果。
勤出好书,服务大众。三峡电子音像出版社以书为帆,做文明的摆渡者,用实际行动悄然回应着心中神圣的使命。在打造《湖北古镇》出版数据库及其衍生产品《湖北古镇》图书时,出版社历时两年,编创人员行程三万余公里,实地探访了全省42个县市区、91个传统文化实体,搜集传统文化信息及文字资料100余万字,拍摄图片5000余张。为保证项目及图书编辑质量,出版社精益求精,十易其稿,将尘封百年的古镇、古村落、古居民,一个个呈现在广大读者眼前。
三峡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的部分作品
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成国,省政府参事、原省文物局局长沈海宁高度评价《湖北古镇》出版数据库项目,认为该项目侧重从人文地理学的研究视角对古镇数据进行抢救性挖掘,立意高新、策划落实到位;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认为,《湖北古镇》图书是湖北省第一部系统记述湖北古镇、古村落、古民居的专著,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历史研究价值,并亲自为该书作序。
此外,三峡电子音像出版社还出版了一批深受读者热捧、具有极高收藏价值和出版价值的精品读物,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2012年一批优秀出版物亮相美国书展,其中《解码〈山楂树之恋〉》《中国三峡石》《汉江印象》等3种出版物被中国代表团推荐为赠送图书,被美国国会图书馆收藏;《红色印记》《我们80后》《农民义工》《红歌嘹亮》等一批传承历史的红色经典,篇篇情真意切、生动传神,成为献给党的一份厚礼;《德耀宜昌》聚焦宜昌“道德群星现象”,集中展示宜昌道德模范人物和宜昌好人的良好道德情操和时代风采,出版发行后受到市文明办表彰,成为宜昌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创新品牌。
出版专项资金对三峡电子音像出版社来说,既是一种荣誉,也是一种激励,更是一种责任。2015年以来,该社采取策划与实施并举的策略,连续4年获得湖北省数字出版专项资金支持,《湖北古镇》《湖北旅游名村》《湖北民间故事家讲述作品》和“中国楚菜”出版数据库及衍生产品等4项目共获资助320万元;《中华雨花石家族》《三峡美术史》等5个项目获得湖北省社会公益出版专项资金和湖北省学术著作出版专项资金,共计97万元。
10年创业路,三峡电子音像出版社一路奋进,出版了一批立得住、叫得响、传得远的精品力作。“没想到在宜昌这样的三线城市,竟然有如此出色的出版社。”业界高度评价,称之为“小地方升起的一颗新星”。
宜昌,历史和文化积淀深厚。这里走出了世界文化名人屈原、晚清大学者杨守敬。三游洞镌刻着三苏父子流连忘返的千古绝唱,骚坛诗社吟诵着泥腿汉子的雅兴,峡江号子喊出了民族复兴的心声……
地域文化是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出版人追求的正确价值目标。三峡电子音像出版社在对宜昌及三峡区域文化进行深入调查后,逐一进行分类,构思出打造宜昌文化精品的框架,并主动与宜昌文化名人、宜昌民间艺人共同讨论研究,拟定出版选题,推出一批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出版物。
目前,三峡电子音像出版社编辑出版的地方文化类出版物千余种,有反映宜昌端午习俗等11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纪录大片《宜昌记忆——宜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目录集》,有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民间文艺协会联合命名表彰的中国十大民间艺术家刘德培讲述的故事集《新笑府》,有“全国谜语故事大王”赵兴寿的《青林寺谜语故事选》系列作品,有反映三峡区域文化的《夷陵九歌》等12本《三峡人文社科丛书》,还有反映巴楚文化的《容美土司》,反响轰动全球华人的三峡爱情故事《走进〈山楂树之恋〉》《解码〈山楂树之恋〉》,以及一批反映地方绘画、书法、摄影、诗歌等艺术的作品《三峡墨潮》《百年峡江》《长江三峡古今大观》……
这一系列图书不仅多层面、多视角反映和宣传宜昌地方经济与社会文化,形成了独树一帜的特色图书系列,而且还系统挖掘整理了宜昌的文化宝藏,为继承、开拓、创新宜昌文化,建立文化强市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十年磨一剑,砺得梅花香。如果说三峡电子音像出版社本身是一本书,那么当我们翻开这本书,里面展示的就是一幅幅美丽和谐的画卷:书香四溢、沁人心脾,是宜昌对外展示城市风采和综合竞争力的“城市名片”。
穿越一张张《三峡日报》铺就的时空隧道,一个个反映城市发展的重大节点跃入眼帘,徜徉其中感受这座宜居之城的变迁……
这是三峡电子音像出版社一路创新求变,着力建设的“书店+”文化平台——三峡书局。据了解,三峡书局以多业态的公共文创休闲空间为运营模式,集图书出版、数字快印、大众阅读和咖啡茶饮、教育培训等多业态、多功能于一体,可满足广大市民多样的阅读需求。
依托于三峡电子音像出版社这一平台,三峡书局率先开创个性化定制阅读及出版。读者只需要凭借阅证,就可在规定范围内自主挑选喜欢的图书,由三峡书局买单。以这种“点单式”的创新服务,将书局新书的采购权交给读者,激发全民阅读的热情,实现图书借阅的“私人定制”;在新书抵达书局后,让读者能以最快的速度借阅到最新的图书,实现了采购服务从“大众化”到“定制化”的升级、图书发行与借阅服务的无缝对接。
此外,三峡书局还有针对性地推出图书发布会、故事分享会、社团聚会、亲子教育等文化活动,为阅读群体提供更精准的文化服务,让更多的人走进书局、爱上读书,真正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态度。
三峡书局作为三峡日报社转型发展的重要文化产业项目,如今已成为宜昌全民阅读的旗舰店、城市功能的特色店,成为宜昌城市文化新地标、市民精神新家园。
成绩属于过去,荣誉指向未来。在出版业阔步迈向数字化、多元化、国际化的大背景下,历经10年积淀的三峡电子音像出版社迎来了《三峡文化》和《中国地市报人》等新成员,也迎来全新的转型发展期。
如何转型?向哪发展?用重大项目带动精品出版,以精品出版带动出版高质量发展,三峡电子音像出版社转型升级的步履清晰,必将展现更多辉煌灿烂的图景,让宜昌这座文明之城“腹有诗书气自华”!
沐浴在三峡电子音像出版社浓浓的书香里,编辑们兢兢业业地做着选题策划、书刊编审工作,营销人员在各地奔波、忘我工作,管理人员甘为人梯、尽心服务……愿三峡电子音像出版社这颗“小地方升起的一颗新星”飞得更高、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