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高中英语单元综合学习活动设计

2019-06-12 06:31
上海课程教学研究 2019年6期
关键词:语篇语境探究

◎ 陈 琼

一、主题意义探究的重要性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提出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英语教学理念,即学生围绕某一具体的主题语境,基于不同类型的语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语言技能获取、梳理、整合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深化对语言的理解,重视对语篇的赏析,比较和探究文化内涵,汲取文化精华;同时,尝试运用所学语言创造性地表达个人意图、观点和态度,并通过运用各种学习策略,提高理解和表达的效果,由此构成六要素整合的英语学习活动观[1]。

主题指围绕人们生活、学习和工作相关的某一范围展开的话题类别,为语言学习提供内容范围[2],是六要素中的第一要素[3],是学生进行语言学习的最重要内容。袁顶国、朱德全倡导主题式教学[4],即教师和学生围绕教学主题的内在逻辑,运用语言展开交互活动。因此,教学主题应当具有探究性、综合性、多样性,让学生有话可说,从而开展对主题意义、语言和文化内涵的深入探究和拓展。

二、单元综合学习活动的内涵

目前高中英语教学仍普遍存在着以应试为主要目的的现象,教学设计呈一定的碎片化、简单化和表面化,语言实践活动不够,难以形成整合性能力,缺乏《课程标准》中要求的综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5—7]。主题引领的六要素整合的英语学习活动观是解决该困境的良方,体现出“知识+技能+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结构[3]。

单元既是承载主题意义的基本单位,也是课程标准与教学实践的桥梁。实际教学中,教师依托教材,以单元为单位进行教学设计。教材各单元提供主题语境和语言材料,按照“话题—功能—结构—任务”相结合的方式编排,构建学习活动场域。单元综合学习活动是指根据课程目标、特定主题语境、语篇材料和语篇形式所设计的以学生为主体的综合性语言实践活动。学生通过完成听、说、读、看、写等学习任务,在交流、合作、探究中学习和使用语言,以落实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单元教学目标[8]。

为了落实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单元综合学习活动,教师应认真分析单元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学习需求,理顺单元各板块的核心内容,梳理并概括与主题语境相关的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确定教学重点和学习难点,优化教学结构,为学生设计六要素整合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探究拓展主题意义,实现对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综合发展的目标。

三、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单元综合学习活动设计特点

教师在设计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单元综合学习活动时,需以主题语境为引领,以六要素整合为导向,以综合语言活动为抓手,从而实现单元教学目标,并满足以下特点:

(1)探究性。学生对主题意义的探究应是学生学习语言的最重要内容,直接影响学生语篇理解的程度、思维发展的水平和语言学习的成效[1]。对主题意义的探究强调语言知识与学生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使间接经验的学习由直接经验做支撑[4]。

(2)综合性。单元综合学习活动旨在通过主题意义探究,统整教材单元中不同教学板块的核心内容,实现六要素的整合,即语言知识学习、语言技能训练、主题语境创设、语篇类型关注、文化知识渗透、学习策略培养,融语言、文化、思维为一体。

(3)多样性。单元综合学习活动以学生的经验为核心,强调活动内容的生活化,活动形式的多样化,将英语语言知识的学习与运用、英语语言技能的训练贯穿于整个活动过程。活动形式包括围绕主题语境的展示、讨论、演讲、创意写作、海报设计、思维导图制作、情景对话、课本剧创作与表演、辩论、调查、项目设计与研究等。同时,单元综合学习活动的多样性,还体现在评价方法和评价主体,可以是自评、互评、教师评等。

四、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单元综合学习活动设计案例

笔者以《英语(牛津上海版)》高中一年级第一学期第三单元“A taste of travel”为例,该单元的主题是人与社会,主题语境内容要求为海内外的名胜古迹和建筑等领域的代表性作品,涉及的话题是旅游(trips and journeys)。主题语境与学生生活经历较为紧密,可引导学生讨论自己过往的旅游经历、他们所熟悉的国内外的山川河流、风景名胜。整个单元按照“阅读”“语法”“听力”“口语”“写作”和“补充阅读”六大板块编排。阅读部分两篇说明文,分别以旅游手册及网页的形式呈现了我国四处风景名胜:长城、上海博物馆、布达拉宫及漓江和海外的三处景点:柬埔寨吴哥窟、罗马竞技场、埃及胡夫金字塔。语法板块介绍了被动语态的用法。听力板块为一篇关于欧洲旅行经历的对话。语言输出部分(包括口语和写作板块)围绕旅游话题,就如何向同伴提出友善的建议、如何向旅行社征求意见等任务进行口头及书面形式的训练。教材的语言材料涉及的具体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有:

(1)获取、梳理、描述各名胜古迹的事实性信息(主要特征、历史背景等);

(2)用于景点描述的常用语汇;

(3)用被动语态论述客观事实,用于景物描写;

(4)获取、归纳、运用表建议的书面和口头表达。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学生不仅要听懂、读懂与旅游相关的表达,获取相关信息,深化对旅游话题的认识,还要根据交际场景、交际对象、交际目的准确使用表示建议的功能意念,主动获取、乐于交流分享旅游信息。主题意义的探究应紧紧围绕旅游话题,贴合学生实际生活,启发他们主动运用所掌握的语言技能,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班级特点,有针对性地查找、筛选、整合语言材料,并运用所学语言知识进行进行语言产出和实践。

本单元的综合学习活动为:以小组为单位设计班级旅行方案,含旅游目的地介绍、行程安排、亮点推荐等,最终形成一份图文并茂的简易文案进行班内展示,全班投票打分选出最佳方案。该活动需要学生在课内使用所学有关表建议的语言结构形式进行旅游目的地讨论,小组内就参观景点和游览活动达成一致意见。课后学生分工合作完成景点信息的筛选和整理、日程安排的设计、旅行社报价和行程咨询、文案设计,等等。由于该活动与学生生活实际贴合紧密,学生兴趣盎然,充分使用了课堂内所学的语言技能,在获得的信息与个人的经历之间建立了有意义的联系,将教材文本中所学的语篇知识和语言知识迁移到自己的语言产出,并且在旅游信息查找和咨询的过程中对中外名胜古迹有了更直观深入的了解,拓宽了国际视野,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培养了学生综合考虑和协调各因素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整个活动基于旅游主题探究,有效融合六要素,具体内容见表1。

表1 S1A Unit 3单元综合学习活动设计

(续表)

针对单元综合学习活动的评价要有计划地根据活动内容灵活设计。教师在确定评价工具和方式时,应考虑单元教学目标、活动目标、活动形式、学习环境和学生的个体差异等因素,并与学生共同讨论、总结和提炼有效可行的评价方案和标准。在整个单元综合学习活动过程中,学生既是学习的主体,也是评价过程的主要参与者,“教师可开展自评和互评,加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评价信息的互动交流,促进自我监督式的学习,并在相互评价中不断反思,取长补短,总结经验,调控学习,把教学评价变成主体参与、自我反思、相互激励、共同发展的过程和手段[1]。”

例如,学生以小组形式完成班级旅行方案后,教师可引导学生针对单元综合学习活动的六要素:主题语境、语篇类型、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对自己的产出进行评价和调整。最后各小组间根据以上评价标准,使用学习活动评价表进行互评打分(见表2),选出最佳班级旅行方案。

表2 S1A Unit 3单元综合学习活动评价表

经教学实践,师生投票打分后,得分最高的三份方案如下:方案一为“桂林阳朔五日游”,该组学生将班级旅行定位为“探险体验游”,在突出桂林山水风光旖旎、地方特色鲜明之外,还强调了学生未曾有过的露营、烧烤、徒步、游船等活动,引起了大部分学生的兴趣。行文措辞自然流畅,方案构图巧妙,活动安排具体清晰,重点突出,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方案二“北京五日游”则考虑到了高中生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喜爱和对名校的向往,针对性强。同时该文案模仿教材文本的语篇结构和语言形式介绍了故宫、鸟巢、水立方和北大清华,被动句的使用准确恰当。方案三“普吉岛五日游”的设计美观醒目,文字配上大彩图突出了海岛休闲旅游的特色,使用了课外积累的优美表达,体现了普吉岛的舒缓悠闲和异域风情,但方案缺少具体景点和娱乐项目介绍,可操作性不强,故总体得分不如方案一和方案二。

五、结束语

单元综合学习活动是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整合性学习。在主题意义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充分运用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挖掘主题所承载的文化信息,提升学习策略的同时发展思维品质。进行单元综合学习活动设计时,教师需要根据六要素的学习内容及要求,对教材单元进行深入分析、分解、整合,理清单元内各版块、各要素的具体要求和相互关联,从而确定单元教学目标和综合学习活动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创设与主题意义密切相关的语境,设计具有探究性、综合性和多样性的学习活动,形成评价标准和方式,促进学生在交流、合作、探究中从学习理解,到应用实践,再到迁移创新,提高英语学习能力和运用能力。

猜你喜欢
语篇语境探究
创作与做梦:精神分析语境下的“植田调”解读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主题语境八:语言学习(1)
主题语境九:个人信息(1)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跟踪导练(三)2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