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核心素养的题组式微专题探究*

2019-06-12 06:21胡燕娜张柳君嘉兴市秀州中学分校浙江嘉兴314001嘉兴市新丰镇中学浙江嘉兴314005
教学月刊(中学版) 2019年14期
关键词:题组考点变式

胡燕娜 张柳君(嘉兴市秀州中学分校,浙江嘉兴 314001;嘉兴市新丰镇中学,浙江嘉兴 314005)

“题组式微专题”是指将相关联的知识体系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合理有效设计题组,将历史与社会学科知识与技能、学科核心素养“空间感知”“历史意识”“综合思维”[1]为目标融于其中来组织教学,力求解决教学中出现的小问题、真问题。其涵盖的内容适量,知识间联系紧密,可以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与实践,活化知识的运用,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2],盘活学生的差异资源,从而成就深刻灵动的历史与社会课堂,提升学生的思维“流量”。

近年来,笔者通过大量的教学观摩与实践,在九年级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引入“题组式微专题”模式,探索归纳了基础题组、典型题组、变式题组三种微专题教学方式,以求教于方家。

一、基础题组微专题

题组的最大价值就在于“支架”作用。基础题组的选题侧重于考点、重点和易错点,作用是快速诊断、检测知识掌握情况,以便查漏补缺,其题组类型以选择题、填空题为主。

(一)针对“考点”的细化构建“微专题”

该类微专题在系统复习的基础上,打破原有的知识体系,围绕考点进行细化,采用填空、选择、口头对答、自制图表等形式,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全面性、有效性。其实施路径如下:

【例1】在“共有的家园,共同的岁月”(考点1)的复习过程中,教师根据前述实施路径,设计了以下题组进行教学。学生通过图文形式进行自我检测,不仅夯实了双基,而且提高了空间感知能力。

(二)服务“重点”的铺垫构建“微专题”

复习中,教师需统观全局,为重点考点做好铺垫。如在设计常规题型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以设置一个核心任务,请学生集体合作完成,旨在巩固本堂课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素养。

【例2】在复习“考点15:列出夏朝到清代王朝更替的时序,展现中华民族绵延不断的基本脉络”。为提高课堂效率,课上教师将全班学生分成六组共同制作一个大年代尺,画好时间轴,大致分为六段,六组同学在组长的带领下标注时间及重大事件,贴于教室后墙,为日后学习考点16、17、18、19等历代王朝加强统一、帝王巩固统治埋下伏笔,学生还可在后续的课堂中边学边完善年代尺,加强历史理解素养的培养。

(三)辨澄“易错点”的辨析构建“微专题”

许多学生对教材的某些内容极易产生概念不清、混淆等现象,从而导致理解偏差、答题错误。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对易错点予以辨澄。

【例3】学生对题中的地形、地形区(地形单元)、地形部位、地势、地理分区、属于哪一阶梯等问题容易混淆,可以通过自己出题、归纳填表并相互提问,不清楚的地方再回到组内共同解决并举例印证,如下图。

二、典型题组微专题

相对基础题组而言,典型题组的综合性更强。此类专题以分析说明题为主,通过训练帮助学生进行思维建模,形成正确的解题方法。典型题组更适合于难点和易错易混点等知识点,该类微专题的学习期望值、有效性与题组设置巧妙与否有很大关系。

(一)基于“经典”的提炼构建“微专题”

维果斯基告诉我们,复习课也必须抓住“最近发展区”,精心搭建“题组支架”,才能让学生从初级水平达到更高水平。如关于沿某一纬度线地形剖面示意图而引申出一系列题目的题型在中考题和平时的练习中多次出现,故可设计如下题组:

【例4】下图是沿北纬45°线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图中①数字所代表的地形区是( )

A.东北平原1 B.华北平原

C.江南丘陵 D.长江中下游平原

此题由教材中北纬32°的地形剖面图示意图引申而来,学生通过认真读题获取关键信息,根据北纬45°与东经120°查找中国地形图,依据北纬45°纬线自东向西依次查出相应的地形区。

(二)面向“难点”的突破构建“微专题”

教材中的难点,若教学目的仅仅是明确、知道,则学生往往当时听懂了,但遇到类似问题又不会了,这就是“懂而不会”现象。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微专题”的形式,将难题分解、剖析,意在让学生看到问题的本质,学生通过一道题通晓了一类题,同时培养了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图文资料中获取相应自然、人文条件”一类问题一度成为考试热点,涵盖了多个B级和C级要求的考点,容量大,知识点散,学生解决此类问题较困难。我们寻找了一个突破口重组习题构建微专题,培养学生运用知识,通过分析、比较、想象、综合等思维方法,让学生认识事物和人地之间思维相互关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结合上页图,分析东北平原成为我国北方“粮仓”的有利条件。

如例5所示,选取典型例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即综合思维素养。学生首先要明确题目中“有利条件”应该包括哪些,是“自然条件”还是“人文条件”,结合图文分析得出是“地形”“气候”两大条件。

(三)源于“逻辑”的培养构建“微专题”

历史与社会综合思维学科素养的培养在近年历史试题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具体表现为:频繁出现史论结合题、直接与书中知识点印证的、与材料一一对应的、需要提供多个材料、需提取部分有用信息……尤其注重综合分析史料,获取多维信息能力的培养。

【例6】那一天,烽火燎原。根据以下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七七事变是中国十四年抗日烽火中的重要节点。

此类题型易写不易得,往往描述单一,缺乏逻辑。微专题教学中针对性引导学生注重对材料的解读与分析,圈出关键词,把握历史事件的时间、人物等关键信息,有层次有先后因果地进行阐述,正确答案也就自然生成。

三、变式题组微专题

学习历史与社会不能仅仅停留在掌握知识的层面上,更需要注重自身空间感知、历史意识、综合思维等素养的培养,提高自身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解题应变能力,从而真正实现学习历史与社会的价值。因此,微专题设计变式题组时,变换问题情景,通过心智技能的迁移,可提升运用知识的能力,此类题组以选择题和简答题为主。

(一)源于“题设”的变换构建“微专题”

在这个环节的题组练习中,通过改编情境,改变图形,变换题设、题型、角度等手段,使每位学生既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又有面对挑战的机会和经历[3],更能起到举一反三的能力训练作用。

【例7】(变式)从原来沿“纬线”剖面图试题到此题沿“经线”地形剖面图,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和空间感知能力。如下题:

下图为沿东经89°经线的地形剖面图,关于图中各地叙述正确的是:

A.此剖面线经过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B.a盆地为我国西部最大的盆地,煤炭资源丰富;C.b盆地为我国陆地最低处,且此处瓜果最甜;D.d高原为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太阳能和地热能等新能源丰富

学生对地球仪上的“经纵纬横”是熟知的,书本上北纬32°横剖面的呈现也让大家对不同纬度的横剖做了充分训练,然而此题忽然逆转,转为纵向剖面,对学生来说这是一个大挑战。通过此类变式,可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和空间感知能力。

(二)源于“角度”的转换构建“微专题”

学生由于认识、训练的局限,往往会有思维定势,经常会以偏概全。此类微专题的设置,基于目标意识解决的逆向思维,有时不失为良策。

【例8】根据资料一分析M城在唐代便“闾阎相望,桑麻翳野”的原因。

寻找M城物产丰富的成因,可以通过逆向思维,即求某地农作物盛产条件(从自然、人文环境入手),找准突破口。学生做到了心中有谱:自然环境包含地形、气候、河流、土壤、资源等;人文环境包括人文要素如人口、城市、交通等。互助讨论后,结合图例相对应:“河流”众多,水源充足;“等高线”稀疏,地势相对平坦;铁路与古丝绸之路的图例得出交通便利;由图中右上角图及其位置可解读出夏季高温,光照充足,适合绿洲农业的发展。

例8

【例9】变式:学生习惯了水果盛产条件题,思维定势,改变情境则心生茫然,如上图——“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内蒙古四子王旗被选为航天着陆场的有利条件。”此时如有目标意识,从图例入手,结合“航天着陆场找有利条件”这一目标,问题即迎刃而解。

(三)源于“认知”的延伸构建“微专题”

复习时也会遇到应用水平试题,应用水平层次包括执行、实施、评价、创造四类认知水平层次,考查指向多为分析解决社会实际问题,设问形式多为措施对策、评析类,答案呈现多元、开放。

【例10】此题从设问看,两大设问之间的思维链是“有怎样的变迁—带来什么影响—利弊辨析再认识”,若设问之间建立“现象—原因—影响—发展路径”,如此更有利于学生从一般的感性认知到理性认知再到深入辨析认知,最终使“保护湿地环境的意识”显性化[4]。此例变式,可通过学生观察身边的社会现象,尝试出相应的试题,小组成员修改,组组之间相互交换做题,并互评。

经典例题经过变式拓展训练,立足基础,不刻意求难,却有一定创新。学生学习时有兴趣,思维活跃,积极性高,达到了举一反三的效果。高层次的学生,还可以自己设计变式题并相互解答,达到对知识的融通创新。

综上所述,题组式微专题通过围绕教学目标,由易到难、由旧知到新知逐步过渡,从基础题组到典型题组到变式题组,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同时,实现了学导课堂中的“分层教学”,提升了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题组考点变式
考点展示
考点展台
不等式(组)考点大扫描
一道拓广探索题的变式
聚焦正、余弦定理的变式在高考中的应用
商榷这道商榷题的修改题组
小学数学“题组教学策略”之管见
统计常见考点追踪
以“题组”为抓手,促进学生审题能力的提升
问题引路,变式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