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号:Decca 478 6092
乔纳斯·考夫曼:最好的考夫曼(Jonas Kaufmann:The Best of Jonas Kaufmann)
布拉格爱乐乐团、米兰朱塞佩·威尔第交响乐团及合唱团/马克·阿米利亚托;马勒室内乐团/克劳迪奥·阿巴多;革命与浪漫乐团/约翰·埃利奥特·加德纳(Prague Philharmonic Orchestra.Coro e Orchestra Sinfonica di Milano Giuseppe Verdi/Marco Armiliato; Mahler Chamber Orchestra/Claudio Abbado; Orchestre Révolutionnaire et Romantique/John Eliot Gardiner)
出生于1969年的德国男高音歌唱家乔纳斯·考夫曼,是当今古典音乐爱好者心目中的男神。他演唱的歌剧角色范围极广,基本“横扫”意大利歌剧、法国歌剧和德国歌剧。这张由英国迪卡(Decca)唱片公司2013年发行的《最好的考夫曼》(The Best of Jonas Kanfmann),收录了他演唱的20首歌剧咏叹调,让我们领略和欣赏到“考神”的实力和美妙歌声。
这张专辑以威尔第《唐·卡洛》第一幕中那首极具悲情和冲击力的咏叹调《我失去了她,啊!那至高无上的权力》(lo I'ho perduta! Oh, potenza suprema!)开始。唐·卡洛的恋人伊丽莎白公主,由于政治联姻嫁给了他的父亲菲利普二世而成为王妃,也成了他的继母,他向好友罗德里戈倾诉内心痛苦时唱起这首咏叹调。起始那句“我失去了她,啊!那至高无上的权力”强而有力,充满激情。转而咏叹调进入行板,唐·卡洛沉浸在悲苦的情绪中无法自拔:“我心爱的人已被另一个人偷走。那个人是我的父亲,是国王!”
接下来两首咏叹调选自威尔第《茶花女》和《弄臣》,有意思的是,选的都不是剧中最出名的,而是第二幕开始阿尔弗莱德那段幸福的回忆,及与薇奥列塔的二重唱:阿尔弗莱德想到三个月来,薇奥列塔告别了巴黎上流社会纸醉金迷的生活,跟他搬到乡下,过起了简单的二人世界,心中满是欢喜。可是,当他知道薇奥列塔为了维持他俩的生活,当掉了马车及一些私人物品,心中十分内疚,很是自责。他告诉薇奥列塔要去求得父亲阿芒的允许,他们结婚,这样就可以解决生活问题。《弄臣》也没有选那首很多人耳熟能详的《女人善变》,而是第二幕中公爵以为自己的情人吉尔达被人掳走而陷入痛苦时唱的那段咏叹调。
普契尼的作品是考夫曼擅长的,在这张唱片中有三首。《冰凉的小手》和《星光灿烂》,这两首咏叹调耳熟能详,所以也特别考验考夫曼的功力。《冰凉的小手》虽说是一首抒情男高音的咏叹调,但是在情感强烈处,也得有很强的激情与张力,同时还要具备出色的弱音技巧。另一首是三幕歌剧《燕子》中鲁杰罗、玛格达、丽赛特和普雷涅的四重唱。
法国歌剧亦是考夫曼拿手的。这张专辑收录了考夫曼演唱的《花之歌》(《卡门》中唐·何塞的咏叹调)、《春风,你为何唤醒我》(《维特》中维特的咏叹调)、《圣洁的小屋》(《浮士德》中浮士德的咏叹调)等三首,都是法国歌剧中很有代表性的男高音咏叹调。考夫曼的演唱,浪漫与深情自不待言,最吸引我的是他高超的弱音技巧,音区转换自如,音色优美。听一下《花之歌》最后那句“没有你我怎么活?卡门,我爱你”,就会领略到了他的弱音有多厉害。
专辑中几首意大利歌剧中的男高音咏叹调也很有代表性,而且范围很广,有的并不经常能听到。
歌剧《丑角》中的男高音咏叹调《穿上戏装》,似乎比整部歌剧更为出名。这首咏叹调几乎称得上男高音必唱曲。老一代歌唱家卡鲁索、吉利、毕约林、莫纳柯、科莱里、帕瓦罗蒂、多明戈等,几乎无一例外,当今的男高音歌手自然也争先恐后。在考夫曼演唱的《穿上戏装》里,你能感受到他的嗓音极强的爆发力和戏剧感,尽情宣泄了卡尼奥得知妻子与他人偷情后心中的愤怒与悲情。
马斯卡尼的三幕歌剧《爱丽丝》如今已经很少出现在歌剧舞台上了,即使是在意大利也是如此,不过剧中奥萨卡这段十分抒情的男高音咏叹调《打开这扇窗户》却是很出名。相比之下,他的成名作、也是最著名的《乡村骑士》里并没有很出名的男高音咏叹调,起码远比不上这部歌剧的间奏曲和序曲。这张专辑选了图里杜的一段唱《啊,朋友们,让我们喝一杯》,节奏欢快,和着众人与萝拉的歌声。
弗兰切斯科·齐莱亚最著名的歌剧当属《阿德里亚娜·莱科芙露儿》和《阿莱城姑娘》。然而如今,歌剧《阿莱城姑娘》远不如比才根据同一题材写的《阿莱城姑娘》组曲有名,但其中一首叫《费德里克的悲歌》(E la solita del pastore)的男高音咏叹调却非常著名。当年(1897),这部歌剧在意大利米兰斯卡拉剧院首演时演唱男主角费德里克的,正是伟大的男高音恩里科·卡鲁索。
四幕歌剧《费朵拉》是焦尔达诺除了《安德烈·谢尼埃》之外,至今仍出现在歌剧舞台上的作品,一曲洛里斯的《爱无法被禁锢》(Amor ti vieta)更是男高音的至爱。只是,严格说起来,把它称作“咏叹调”不太确切,因为只有短短的四句。
意大利作曲家利奇尼奥·雷菲切的名字对我们来说,是比较陌生的。他是20世纪重要的教堂音乐作曲家,曾写过两部歌剧。在这张专辑中,考夫曼演唱的是他写的一首通俗歌曲《云的影子》,这是一首咏景抒情的情歌。
专辑的最后五首,来自莫扎特、韦伯、理查·施特劳斯和瓦格纳,德国歌剧的四大代表性作曲家全齐了:《魔笛》中塔米诺的“肖像咏叹调”、《奥伯龙》里胡翁的《我再次陶醉在希望和快乐中》、理查·施特劳斯的艺术歌曲《卡奇丽》(作品27-2)及瓦格纳《女武神》第一幕中齐格蒙德的《冬日的风暴已逝去》和《纽伦堡的名歌手》第三幕里的《获奖之歌》。
考夫曼自2008年起就开始“涉足”瓦格纳,而且起点很高。从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的《罗恩格林》,到2010年“拜罗伊特瓦格纳音乐节”开幕之夜的《罗恩格林》;然后是2011年4月在大都会歌剧院演唱《女武神》中的齐格蒙德;2013年在大都会歌剧院演唱《帕西法尔》中的帕西法尔;2018年在音乐会版《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第二幕中演唱了特里斯坦。
由于录制成本高昂,世界各大唱片公司基本上不再发行录制于录音室的唱片,转而以现场演出资料来制作歌剧唱片,因此当红歌唱家的个人专辑也基本上是歌剧选段的专辑。不过,随着歌剧影像资料,如蓝光DVD的发行,我们不仅能听到,而且能更多地看到当今众多伟大歌唱家的现场歌剧演出。考夫曼就是其中之一。今天,我们可以在蓝光碟上完整地欣赏到他演唱的威尔第、普契尼、比才、马斯涅、古诺、理查·施特劳斯、瓦格纳等伟大作曲家的全本歌剧,这真是这个时代乐迷们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