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耿 苗
“南海I号”宋代沉船,作为见证我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发展的里程碑,被世界所关注。“南海I号”自2013年启动全面发掘以来,已经提取出的陶瓷器数量超过了10 万件,这些器物主要来自于龙泉窑、景德镇、德化窑、磁灶窑和义窑等5个窑系。如何保护好这批数量巨大的沉睡于海底800 余年珍贵的瓷器,是摆在文物保护工作者面前一项艰巨的任务。
“南海I号”水下埋藏深度25 米,由于沉没的海域海底为软质泥沙,因自重逐渐下沉,加上受潮汐、洋流及陆上河流所带来的砂、泥沉积影响,船体最终被泥沙包埋,其上覆盖的淤积层厚度超过1 米。
“南海I号”船货以陶瓷器、铁器为主,铁器集中放置在甲板上,经800 余年的腐蚀作用,铁器已经矿化锈蚀成一整块紧密胶结的硬质凝结物覆盖在甲板上部,其下船舱内密密地码放着大量的陶瓷器,由于海水的浸泡腐蚀,保护陶瓷器的包装物大部分已经腐蚀,仅有少部分器物还残留有捆扎材料和包裹物腐烂后的痕迹(图一)。
“南海I号”陶瓷器病害的产生和其所处的海洋环境密切相关,病害产生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水文环境、地质环境和海洋生物等。水文环境包括:海水盐度、海水温度、洋流及水涌等;地质环境包括:海岸地形和地貌、海底沉积类型、文物埋藏的方位等;海洋生物在陶瓷器表面的附着繁殖,是海洋环境埋藏陶瓷器特有的特征性病害之一。
“南海I号”完全被海底淤泥包埋,是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期间伴随海底洋流裹挟的泥沙对陶瓷表面的冲刷打磨,可对陶瓷器釉面造成磨蚀损伤。
“南海I号”船货的装载方式是铁器装载于甲板上,船舱装载瓷器。沉船在水下长期浸泡,甲板木材糟朽蛀蚀严重、强度下降,上部铁器塌落,对船舱内的陶瓷器造成挤压破坏(图二);瓷器原包装有草、绳、竹篾之类的保护包装物,经海水浸泡,这些包装保护材料大多已经腐烂(图三),致使器物相互挤压产生破损。
船载铁器的锈蚀物、海底泥沙等长期浸润和包埋,锈蚀物、污泥会逐渐沁入釉层及胎体,特别是釉层开片、胎体孔隙率较大的器物,更容易被污染物侵润染色。
海洋附着性生物(污损生物)如牡蛎、藤壶、石灰虫、苔藓虫、海鞘等,这类附着生物会附着于陶瓷器表面生长繁殖,还会将周围的泥沙一起包裹粘结在器物表面形成凝结物。
海水是富含电解质的溶液系统,海水中的溶质99.9%为海盐,这些可溶盐会通过陶瓷器微孔渗透进入陶瓷器内部。当陶瓷器被打捞出水后,陶瓷器内部孔隙中的可溶盐,会因外部环境温湿度改变,发生结晶、潮解的交替变化,盐分结晶时体积增大对器物的孔隙产生膨胀挤压,长期反复作用,会引起陶瓷器釉层剥离、胎体破裂[2]。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标准可移动文物病害评估技术规程 WWW/T0056 -2014、WWW/T0057-2014,对可移动陶质和瓷器类文物的病害评估内容、方法、病害类型和名称等进行了相关规定。
“规程”将陶质和瓷器类文物病害按照活动性质类型划分为稳定病害、活动病害和可诱发病害,并将陶质文物病害名称进一步细分为17 种,将瓷器类文物病害名称细分为12 种。
根据“不改变文物原状”与“最小干预”的原则,该“技术规程”规定优先采用直接观察法对病害的种类进行识别和测量。
“规程”所规定的十二种瓷器类文物病害,“南海I号”瓷器占十一种,仅有一种“伤彩”病害没有出现,是因为“南海I号”瓷器均为单色釉。“规程”所规定的十七种陶质文物病害,“南海I号”陶器至少占有九种常见病害,这些陶、瓷器病害,大部分为活动性或可诱发病害类型。
(1)龟裂、剥落。为发生于陶质文物的病害(图四、图五)。
(2)变色。变色病害见于磁灶窑低温绿釉陶器,磁灶窑绿釉陶器釉料是以氧化铅为主要熔剂配制而成的,所以也叫“铅釉”,因烧结温度较低,一般在700℃~900℃之间,远达不到瓷的烧结温度,釉层硬度低,性质不稳定,褪色后变成银灰色、黑灰色。
另外,由于船载铁器锈蚀物的浸润,有些陶质器物表面出现铁锈沁润导致的“变色”。
(3)残断、破碎、缺损。器物的破损、缺失,发生于陶质文物称为“残断”,发生于瓷质文物称为“破碎”、“缺损”,是“南海 I号”出水陶瓷器最常见的主要病害。
(4)结晶盐、盐析。盐分吸附现象发生于陶质文物的称为“结晶盐”,发生于瓷质文物的称为“盐析”,是“南海I号”出水陶瓷器普遍存在的病害。
(5)裂纹、惊纹、冲口、裂缝。“裂纹”病害发生于陶质文物,“惊纹”病害发生于瓷质文物,都是没有穿透胎体的纹路;“裂缝”病害在陶、瓷器物上均可以发生,是贯穿釉和胎体的纹路;“冲口”是发生于瓷器口部并穿透胎体的纹路。
(6)硬结物、附着物。“硬结物”是粘附于陶质文物表面的病害,“附着物”是粘附于瓷质文物表面的泥沙、金属等造成的病害。“南海I号”出水陶瓷器表面硬结物和附着物主要是钙质和硅酸盐类泥沙以及铁质锈蚀物附着而成[3]。
(7)动物损害、生物损害。“动物损害”是陶质文物病害,“生物损害”是瓷质文物病害。“南海I号”出水陶、瓷器主要是海洋附着生物(污着生物)附着于陶、瓷器表面造成的损害。
(8)毛边、伤釉。“毛边”是发生在瓷器口、足等边沿位置的釉层损伤;“伤釉”是发生在瓷器除口、足等边沿位置的釉层损伤。毛边和伤釉病害在“南海I号”出水瓷器中出现较少。
(9)侵蚀。是发生于瓷质文物表面的病害。“南海I号”出水瓷器的侵蚀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铁锈造成的红褐色侵蚀,另一类是黑色物质的侵蚀。“南海I号”部分瓷器圈足部有烧造原因造成的“火石红”,在进行侵蚀病害评估时要注意区分鉴别。
根据对“南海I号”出水陶瓷器的病害分析(图六),普遍存在并且对器物安全保存影响最大的病害,主要是器物内部吸附的盐分以及器物表面粘附或侵润造成的性状各异的附着物。因此,陶瓷器在移交保护后,进行必要的档案记录、病害评估等工作的同时,首先要开展的就是对器物进行初步清洗和脱盐处理。
清洗的方法有物理清洗和化学清洗,物理清洗主要利用去离子水配合必要的手工工具如毛刷、竹签、手术刀、洁牙机等,初步清除陶瓷器表面的附着物。物理清洗难以去除的病害,可以尝试利用化学试剂贴敷软化或浸泡等办法清除。
利用瓷片标本对化学清洗效果进行了系列实验,并利用显微形貌分析方法,评估EDTA 和稀硝酸软化瓷器表面硬结物的损伤实验结果,证明短期浸泡不会对瓷片标本产生损伤。
采用化学清洗后的器物,要用去离子水反复充分清洗,以去除器物上残存的化学试剂。
稳定性脱盐保护处理,是陶瓷器现场保护流程中的重要工作环节。为满足现场大量瓷器的稳定性脱盐处理,现场实验室配置了大型去离子水机和大型循环脱盐池(图七)。根据发掘进度,对每一批次陶瓷器初步脱盐处理的周期通常在一到三个月,期间换水3-4 次,并定期检测记录浸泡液电导率,为后续的深入脱盐提供基础数据。
根据保护工作计划,少部分典型器物在完成初步脱盐后转入实验室做深度脱盐处理。实验室脱盐方案选定的是去离子水循环浸泡脱盐法,根据实验室条件专门设计了一套专用脱盐池组(图八)。
脱盐终点的确定,根据李乃胜等[3]对“南海I号”“华光礁I号”出水瓷器的脱盐研究,瓷器经多次循环浸泡脱盐后,在最后一个浸泡周期的第一周,浸泡液电导率连续累计升高值不超过1μs/cm,此时可以认定陶瓷器已经达到脱盐终点。
宋代是中国制瓷业发展的一个高峰时期,特别是外销瓷的大量需求,极大地促进了制瓷业的发展,为适应外销出现了大量“定烧”的瓷器品种,为满足外销定制的需求在瓷器造型和工艺上也有所创新。
文物保护技术人员应利用现有技术条件,通过对文物病害的科学评估,科学合理地制定保护技术实施方案,在开展珍贵文物保护处理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完整保留器物的历史信息,为历史学、考古学、科学技术史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提供珍贵的文物历史信息资料。
[1]张明明、赵文、于世超《我国海洋污损生物的研究概况》,《水产科学》2008年第10期,545~549页。
[2]陈岳、李乃胜、罗武干、王昌燧《华光礁I号出水瓷器脱盐方法研究》,《汉江考古》2013年第1期,117~122页。
[3]李乃胜《海洋出水瓷器保护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年第1版。
[4]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标准可移动文物病害评估技术规程WWW/T0056-2014。
[5]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标准可移动文物病害评估技术规程WWW/T0057-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