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晶
日前,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营经济研究中心主办的“改革开放40年与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座谈会在北京召开。座谈会上,来自我国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的战略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总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民营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完善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助推民营经济和我国国民经济更好更快更顺利发展,进行了深入研讨。本刊选取座谈会重要观点摘编,以飨读者。
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不同民营经济发展模式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深圳模式、江苏模式、浙江模式等,都是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民营经济发展模式,总结这些发展模式的基本经验,对于进一步引导我国民营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九届、十届全国人大常委會副委员长、农工民主党中央原主席蒋正华在发言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经济发展形成了几个很有特色的民营经济发展模式,其中广东模式的特点是面向全球市场发展对外贸易,其中国有企业所占的比重为三分之一,其余三分之二是由民营经济主导的;江苏模式的特点是民营经济逐渐由中小企业向集团化模式发展;浙江模式以个体私营经济为主,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十个浙江人里面就有一个是老板”。这些不同的发展模式都充分反映了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初,不同发展地区民营经济发展的鲜明特点。原国家体改委常务副主任、中国改革发展研究会会长高尚全教授指出,对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讨论,不能局限于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而是要探索更有效率的、更有利于提高人民福祉的所有制形式,以此激发企业更强的创新能力。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张卓元教授指出,根据广东、浙江的经验,民营经济发展更好的地方,不仅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更快,而且对地方经济改革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对民营经济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不断深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不断解放思想,对民营经济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不断深化,出台一系列政策促使民营经济蓬勃发展。
第十届、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名誉主席黄孟复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证明了我国必须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这条道路是在我们党的理论创新的基础上,通过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才得以实现的,其中就包括了广大的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家群体。张卓元教授指出,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补充”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再到“两个毫不动摇”,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党对民营经济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逐步提升,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经济座谈会上更进一步地指出,民营经济是自家人,打破了体制内外的束缚,更有利于推动我国民营经济实现更高质量发展。高尚全教授认为,过去中央文件采用的是“非公有制经济”的提法,今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使用了民营经济的概念,反映了我们党对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的认识更加中性。
在我们党对民营经济的支持和鼓励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经济实现了高速发展,成为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主体。
蒋正华总结民营经济的作用为以下几个方面:在管理方面,民营经济更加开放,在实践中更能引领企业管理的方向;在市场运作方面,民营经济发挥了润滑剂的作用,不仅能活跃整个市场,而且对市场缺失的领域能起到修复作用;在市场机制传导方面,民营经济能够充分地反映市场动态,及时改善商品供需方面的不平衡;同时,民营经济能更好地激发市场活力,激活市场机制。中国社会科学院民营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刘迎秋教授认为,大力坚持、毫不动摇地推进民营经济发展,有助于我国全面实现高质量发展。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我国要实现生产力更高质量发展,最根本和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使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组成要素之一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民营经济在我们党和国家的支持和鼓励下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发展起来,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成果。从学理上科学客观地认识这一点,有助于解除束缚民营经济发展的困难。
高尚全教授认为,民营经济发展是基于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我们党坚定不移地鼓励、支持和引导的成果。一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是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历史实践证明,单一所有制经济缺乏生命力,不能解决市场问题。二是必须长期坚持我国基本经济制度不动摇,民营经济离场论出现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对我国社会主义认识的短期化,是不得人心甚至是扰乱人心的。张卓元教授指出,从经济学原理和生产实践来看,随着生产的分散化、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发展,单一所有制形式的经济并不是最有效的,随着生产的社会化程度的提高,民营经济发展带来社会生产力的快速提升和经济快速发展。
刘迎秋教授指出,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后创造了经济高速发展的奇迹,有宏观经济体制方面的原因,也有区域和产业发展推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原因,而根本上的因素在于三个方面,一是解放思想打破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二是打破闭门造车,选择对外开放,引入包括技术、管理、资金等优质资源。三是正确客观认识个人利益这一经济学基本规律,国家的利益就是人民的利益,人民的利益就是个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只有在一定范围内允许个体追求个人利益,才能更好地保护国家的利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这一重要论述可以从五个方面阐释,一是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是在我们党的领导下发展起来的,是我们党坚定不移地鼓励、支持和引导的成果。二是民营企业从企业属性来看具有个体属性,但同时也具有社会属性,并且社会属性大于个体属性。三是民营经济对我国经济社会各方面的贡献不可磨灭。四是我国的民营企业家首先是广大劳动者,其次是市场资源配置的参与者,最后才是权益的所有者。五是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不论从哪个方面、哪个发展阶段看,我国都没有转向资本主义的条件。
民营企业发展要解决好内外部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民营经济发展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成因是多方面的,是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叠加造成的。必须采取有力措施解决这些难题和困境。
中央统战部原副部长、中华全国工商联原党组书记、第一副主席胡德平认为,解除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因素,必须解决资源配置的问题,目前我国一些关键领域生产资料等社会资源的配置仍然由政府決定,市场的作用比较弱,我国民营经济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和90%以上的企业数量,但民营经济占用的市场资源与对经济社会的贡献还不匹配。要促进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最根本的依据是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必须保证社会资源由各种形式的所有制经济共同使用。
黄孟复指出,应当清醒认识到,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一个复杂多变的情况下,从内部来看,我国目前处在经济增长的新旧动能转化期,新的动能虽快速成长,但仍不足以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主要作用,反映在企业层面也会出现一些困境。从国际上看,国际贸易局势变数增加。我国民营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靠自身的力量。民营经济天生就是市场经济,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加强科技投入和创新研发,把科研创新和技术进步建立在企业的基础上,借助市场的力量,才能实现更有效的创新发展。
以更优质的制度建设支持民营经济更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了六条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总体来看,我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更优质的制度建设。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学部委员高培勇指出,庆祝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方式,就是总结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这个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良好的政策设计和优质的制度安排,都必须根植于对这一基本规律的深刻认知的基础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经济对经济社会各方面的突出贡献,和我国政策制度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发展是有机统一的。历史经验和统计数据已经证明,民营经济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并将在促进我国高质量发展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未来,民营经济更高质量的发展,必然会促进我国相关政策和制度的不断优化,我们对此应充满信心。刘迎秋教授指出,优质的制度建设,就是打破思想禁区和理论禁区制度束缚,是能够加快消除各种形式的特权、不公平和不平等力量存活的根基的制度。这种优质制度能够支撑我国民营经济作为自己人实现更长期持久的发展,能够支撑我国从富起来走向强起来的伟大征途。高尚全教授认为,在进一步的全面深化改革中,我国要把竞争中性作为推进改革的一个重要原则,推动经济发展一方面要依靠法律保护所有者权益,另一方面要尊重并依靠市场规律办事。张卓元教授指出,继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使国有企业真正处于竞争中性的环境中,是实现平等公平竞争的重要条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着力清除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对一些能参与市场竞争的行业要进一步放开,让民营经济参与改革;要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快推进能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改革;国有企业改革中要从管企业转变为管资本,我国当前的国有企业改革,已经到了资本改革的阶段,推进对资本的改革,有助于前两个改革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