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八字方针”的新涵义

2019-06-11 06:46李清君
奋斗 2019年1期
关键词:供给经济企业

李清君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党的十九大确定的基础性改革,是搭建起现代化经济体系“四梁八柱”的改革,旨在通过市场化、法治化等多种手段,化解淘汰落后过剩产能,构建高水平供给体系,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必须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动摇”,并强调“在‘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个字上下功夫”。“巩固、增强、提升、畅通”这八个字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遵循,全党必须准确把握其对改革赋予的新内涵,并在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

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推动更多产能过剩行业加快出清,降低全社会各类营商成本,加大基础设施等领域补短板力度。一是加大破、立、降力度,重点是继续处置“僵尸企业”。破除无效供给,“僵尸企业”不产生效益,却占有土地、资本、劳动力等要素资源,严重妨碍了新技术、新产业等新动能的成长。要勇于破除体制机制障碍,通过依法破产、资产重整、企业兼并等方式,铲除“僵尸企业”生存的土壤,同时必须妥善安置转岗分流职工。二是降低全社会营商成本。通过加大减税力度,降低企业的税费负担;通过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通过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和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降低市场交易成本和制度成本。要简化行政审批,优化环保、消防、税务、市场监管等执法方式,降低企业合规性成本。要对小微企业和科技型初创企业实施普惠性税收减免,降低过高的社会缴费水平,稳定缴费方式。要提高电力交易市场化程度,改进电网成本监督,降低电价。三是补齐基础设施领域的要素保障短板。包括提高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效率,提高城际、城乡与域内外要素流动的互联互通水平,降低高速公路、机场、港口、铁路等收费标准。过去补硬件短板多,现在要更多地补齐软件短板,“软”与“硬”齐头并进,才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四是加速新旧动能转换。从“铺摊子”到“上台阶”,实现增长的动力转换是关键。培育新动能,就是要培育发展新产业、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引导生产要素从效率低的领域流向效率高的领域。

增强微观主体活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增强微观主体活力,发挥企业和企业家主观能动性,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和法治化营商环境,促进正向激励和优胜劣汰,发展更多优质企业。宏观经济不能缺乏微观基础,正是企业这样的微观主体把资本、人才组织起来,进而提供出产品和服务,因此必须不断增强微观主体的活力。一是发挥企业和企业家主观能动性。过去我国企业快速发展主要依靠人口红利,现在要依靠制度红利,建立良好的营商环境,激发企业家活力,改善市场环境,让企业家的努力付出有所回报。要培育激发企业家精神的法治环境、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的体制机制,保持足够的企业纵向流动性,形成让企业家心安、让科技人员心宽、让创业人员心动的体制机制。二是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和法治化营商环境。体现公平,就是要对各类所有制的企业一视同仁。强调透明,主要是指政府对企业的补贴、扶持要公开透明,补贴多少、绩效如何等信息应定期予以披露,对扶持政策实施效果的好坏进行定期评估、调整,绩效不好的应适时退出。三是破除各类要素流动壁垒,促进正向激励和优胜劣汰。破除要素流动壁垒,首先要打破地区保护。其次,要加大市场标准一体化建设,真正形成大市场。此外,还要加大社会保障、社会服务一体化建设。以劳动力为例,我国人口区域间流动仍存在人为的成本扭曲,比如农民工进城无法享受同等的城市公共服务和保障体系。要破除妨碍劳动力、人才社会性流动的体制机制弊端,使人人都有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身发展、让人生出彩的机会。四是发挥投资关键作用。增强企业家良好预期,加大制造业技术改造和装备更新,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投入。

提升产业链水平。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提升产业链水平,注重利用技术创新和规模效应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培育和发展新的产业集群。我国的产业链正处于从低端转向高端的发展阶段,与一些高端产业还有一段距离,而且低成本的劳动力、土地等要素将越来越少,这就必须促进产业升级,提升产业链水平。一是保持并巩固产业体系完整的优势,加强自主创新,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的问题。我国拥有39个工业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成为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我们要把“在世界50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中,中国220多种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的制造业优势文章做好。当前我们最明显的优势就是产业体系完整而发达,这是其他国家短时间内难以比拟的,要保持并巩固这一优势,发挥产业体系的集约效应。二是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必须加强自主创新。鼓励自主创新,要加大政府投入,建立鼓励创业创新的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金融支持政策。要继续敞开大门,加强技术创新各领域的国际合作,同更多国家開展技术与学术交流。三是增强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明确我国科技攻关和制造业发展方向、重点、政策。构建开放、协同、高效的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健全以国家战略需求与市场需要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体制机制和政策。推动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建设,深化军民融合发展,支持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提高金融体系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形成国内市场和生产主体、经济增长和就业扩大、金融和实体经济良性循环。我国经济在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主要环节上还存在不同程度的“梗阻”,影响了商品和要素的自由流动。一是强化高质量供给体系建设。消费者日益追求品质化和品牌化,品牌附加值越来越重要,企业需要在提升产品质量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的诉求,提升自身供给高品质商品的能力和品牌形象。二是着力解决金融与实体经济脱节问题。面对金融和实体经济循环不畅、部分金融机构热衷于“自娱自乐”导致资金“脱实向虚”等问题,要聚焦金融机构有大量资金却找不到好的贷款对象以及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有很大的资金需求却拿不到贷款、不得不求助于其它融资渠道等现实问题,综合运用包括定向降准在内的各类工具,支持银行等金融机构向小微企业和民企放贷。三是发挥资本市场在金融运行中的“牵一发而动全身”作用。通过深化改革,打造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完善上市公司退出机制,引导更多中长期资金进入,释放资本市场配置资源、资产定价、缓释风险的重要作用。四是切实转变政府职能。要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行为,凡是市场能自主调节的就让市场来调节,凡是企业能做的就让企业自己去做。五是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全面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制度,提高投资与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推进共建“一带一路”与相关博览会向纵深发展。

总之,巩固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前提,要在破、立、降上发力,做好腾空问、降成本、减负担、补短板的文章;增强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要张扬新时代企业家创新、进取、奉献精神,通过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培育更多“到中流击水”的优质企业;提升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要注重利用技术创新和规模形成新的竞争优势,解决“卡脖子”问题,培育和发展新的产业集群,保持好全球最完整的产业体系,提升我国在全球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中的地位;畅通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的,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畅通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循环,提高金融体系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形成国内市场和生产体系、经济增长和就业扩大、金融和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

(作者系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研究室工业经济处处长、黑龙江省科技经济顾问委员会内贸经济组专家)

责任编辑/杜金莹

猜你喜欢
供给经济企业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拉萨市公共就业服务供给现状研究
拉萨市公共就业服务供给现状研究
2018上海企业100强
“供给侧”何以流行
许小年:供给侧改革要清理“三座大山”
2016,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