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致一
【摘要】本文通过介绍我国声乐艺术的起源和发展、我国当代声乐艺术的器乐化产生的因素等,为我国当代声乐艺术器乐化的发展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我国当代声乐艺术;器乐化;问题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运用“声乐艺术的器乐化”这种手法创作作品,把器乐艺术的表现特色借鉴到声乐作品中去,使声乐艺术作品中歌词原有的作用被淡化,纯音乐的表现力得到突出。声乐艺术的器乐化需要一定的发展条件,并且需要不断完善才能真正促进声乐艺术的发展。
一、我国声乐艺术的起源和发展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声乐发展的历史也是相当的悠久。当前,我国的声乐艺术有传统声乐艺术和美声声乐艺术两大部类。近代,我们把在民歌、说唱等民族民间音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艺术形式统称为传统声乐艺术。戏曲、民歌等传统声乐艺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仍绮丽于民族音乐文化之林,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刺激了西方音乐在中国的发展,中国由此出现了美声艺术,迄今为止中国美声声乐艺术已经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发展[1]。20世纪80年代以来,传统声乐艺术和美声声乐艺术共存,推动了彼此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当代声乐艺术出现了一些类似于器乐化的现象,为了最终促进当代艺术的发展,必须认真思考和分析这些问题。
二、早期的器乐艺术
音乐界普遍认为器乐艺术的确立晚于声乐艺术,器乐艺术的确立也经历了一定的发展历程。早期的器乐艺术主要是对人声的模仿,我国早期的乐器如马头琴、箫等最早都是模仿人声,发出的声乐和人声很像,从这个时候开始用器物发声来表达感情。后来把器乐用于给舞蹈、歌曲伴奏,例如我国的古琴最早就是用作给歌曲伴奏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器乐被单独用于演奏歌曲旋律,之后又出现了专门的器乐曲[2]。
三、声乐艺术与器乐艺术的共同繁荣和发展
器乐艺术确立以后,出现了声乐艺术与器乐艺术的共同繁荣和发展的局面。我国汉代的“相和歌”“大曲”和当代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等都是声乐艺术与器乐艺术共同繁荣事例。二十世纪以来,西方音乐全面入侵我国,聂耳、刘天华等中国音乐家,借鉴西方音乐的特点结合我国的传统音乐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促进了我国当代民族器乐的发展。在借鉴和继承的创作中我国的声乐艺术也得到了发展,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1949年以来,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促进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巨大发展。民族声乐、器乐艺术都取得了新的成就,于此同时我国的声乐艺术出现了声乐艺术器乐化的独特现象。把器乐艺术的表现手法融入声乐艺术之中,使声乐艺术作品更具有表现力,这种新鲜的艺术表现形式不但使歌者有了更大的空间进行表现,带给观众一场视听的享受,这种新的艺术表现形式给我国当今声乐艺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春江花月夜》《忐忑》等都是当今深受观众喜爱的作品。
四、对当代声乐器乐化现象的认识与分析
当代我国的一些声乐作品在创作过程中,不恰当的采用西方器乐的技巧,虽然使作品本身的演奏技巧高超,但这种带有过多炫技色彩的艺术作品,已经没有了中国传统乐器的韵味。在声乐作品创作中,创作者为了探索新的表现手法,把器乐艺术融入其中创新了声乐艺术。当代声乐艺术器乐化的现象在声乐艺术内部发生、发展。当声乐艺术发展到一定阶段,为了探索创新声乐艺术发展的新的道路,吸收已经独立发展的器乐艺术中的合理成分,来促进声乐艺术表现风格、表现能力等方面的扩展,最终促进声乐艺术的发展。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对外文化交流也日益频繁,也促进了我国声乐艺术器乐化的现象。例如1979年为了纪念祖国成立三十周年而创作的《祖国颂》里出现了一段没有歌唱的男生四部合唱《二泉映月》的乐谱。这种把已有的经典器乐曲填词创作成声乐曲的形式,是当时声乐艺术器乐化的表现。其中《春江花月夜》就是这种表现形式中最具有代表意义的作品,它恰到好处的运用了器乐艺术,描绘了一幅充满意境的美丽画面,至今仍然堪称经典。
五、我国当代声乐艺术器乐化现象产生的原因
(一)我国当代声乐艺术器乐化现象产生的外因
西方声乐艺术传入我国后,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声乐艺术。当我国当代声乐艺术的发展已经达到了一定高度,器乐艺术也作为一种独立发展的艺术形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为了满足声乐艺术新的发展需要,把器乐艺术融入声乐艺术,创造了一种新的艺术表现形式,促进了我国当代声乐艺术的发展。西方国家声乐艺术器乐化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给我国声乐艺术器乐化提供了良好的方法和借鉴。
(二)我国当代声乐艺术器乐化现象产生的内因
利用已有的器乐曲,经过填词形成新的声乐艺术表现形式,而且有的乐曲可以被多次使用。如《化蝶》、《江河水》等就都是把熟悉的民族器乐曲融入歌词创作的。把熟悉的民族器乐曲填词创作,迎合了我国人民固有的心理特点,因而这种形式也更易于被大众接受[3]。
在我国许多少数民族中,自古就有用器乐传递信息、谈情说爱的传统。还有在我国的说唱艺术形式中,器乐与人声呼应的现象数不胜数。因此,我国传统音乐中声乐艺术与器乐艺术相互融合的历史悠久。当代声乐演唱技巧的成熟,声乐艺术与器乐艺术结合的声乐艺术表现形式达到了新的高度。
由于我国人民自古以来对器乐的喜爱,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我国当代声乐艺术器乐化的发展。我国的器乐种类繁多,堪称世界之最,我国传统声乐艺术形式在演奏的过程中几乎都会用到器乐进行伴奏,所以我国传统的审美习惯,使人们热衷于追求声乐艺术器乐化。西方美声音乐传入我国后,也融入了中国传统的艺术特色,最终形成了中国当代声乐艺术形式。
内外因的相互作用,使我国当代声乐艺术出现了器乐化的现象。总之,我国当代声乐艺术器乐化是我国声乐艺术发展进步的需要,为了促进我国声乐艺术的发展,在我国当代声乐艺术器乐化发展中必须继续探索和创新,从而造就新的发展。
六、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我国声乐艺术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世界文化多元化的今天,我国传统声乐艺术形式不断探索创新,在保留了传统艺术特色的同时,也注入了新的活力,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美声声乐艺术在传入我国的一个多世纪里,在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美声艺术技巧的同时,结合我国传统的声乐艺术,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美声声乐艺术。在我国声乐艺术需要不断创新的形式下,我国声乐艺术器乐化的艺术形式应运而生,是在我国声乐艺术和器乐艺术都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基础上产生的,适应了我国声乐艺术的的发展需要,因此,需要認真分析我国声乐艺术器乐化的现象,并进行新的探索。最终促进我国声乐艺术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珂.中国当代声乐艺术中的器乐化现象探析[J].中国音乐,2015(3):245-252.
[2]周小燕.当代世界声乐发展趋势给我们的启示——对我国声乐艺术若干问题的再认识[J].人民音乐,1981(3):18-22.
[3]王晓俊.中国当代声乐艺术发展现象管窥[J].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3(1):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