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
[摘 要] 《红楼梦》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一部文学作品,无论是艺术上还是思想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里面涉及的数学问题并不多,但仍然可以通过分析文中仅有的几个数学问题,了解曹雪芹所具有的数学思想。
[关 键 词] 红楼梦;数学问题;数学思想
[中图分类号] I207.4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5-0084-03
一、引言
曹雪芹寫《红楼梦》,借用这部作品描述自身的经历以及家族由兴盛到衰落的过程,书中处处充满了他的创作热情,但却又是有条有理的创造和叙述。《红楼梦》的创作过程犹如设计一个复杂的数学模型,作品的构思与结构、人物的设计、情节的安排、生活与事件的交错,主副线的发展,近千个人物陆续登场,还有数量庞大的具有极高艺术水准的诗词,相信没有一个庞大而严谨的预先设想与架构,是不可能完成这样一部鸿篇巨作的。
二、《红楼梦》中数学思想的研究
(一)马道婆算香油账
马道婆听如此说,便笑道:“……再还有几家也有五斤的,三斤的,一斤的,都不拘数”。……贾母听了,点头思忖。……也不当家花花的,要舍,大则七斤,小则五斤,也就是了。贾母说:“既是这样说,你便一日五斤合准了,每月打趸来关了去。”(《红楼梦》第二十五回)
贾宝玉每天五斤香油,一个月按三十天计算,按当时物价一斤香油价为一点二串钱,一个月合一百八十串钱,一串钱一般是二十文钱,而一两银子相当于一千文钱左右,一个月约三两六的银子,一年约四十三两二钱,一年供奉的香油钱购买力,大约相当于现在的四万三千二百元。看上去好像四万多元并不是很多,但仔细想想,仅仅一年供奉的香油钱就那么多,再去估算贾府一年的总开销,其奢华程度可见一斑。马道婆算香油账,也就是曹雪芹算香油账,显然,曹雪芹在写作这段文字时,也“点头思忖”:出多少斤香油比较合理,既合乎贾府的身份,又不至于引起非议。
(二)刘姥姥算螃蟹账
刘姥姥:“……这么三大篓,想是有七八十斤呢。……这样螃蟹,今年就值五分一斤。十斤五钱,五五二两五,三五一十五,再搭上酒菜,一共倒有二十多两银子。阿弥陀佛!这一顿的钱够我们庄家人过一年了。”(《红楼梦》第三十九回)
显然这是一道有趣的数学题,分析文中解法:将八十斤看成五十斤加做三十斤,“五分一斤。十斤五钱”这句话不难理解,“五五二两五”指五分银子乘以五十斤蟹,得二两五银子,“三五一十五”是指剩下的三十斤螃蟹,得“一十五”分银子。“五五二两五”不能说成“五乘以五十等于二百五十”,同样“一十五”不能认定为“一十五两银子”,是口算时“节略语的”习惯性表达方式。二两五加一两五等于四两,算得螃蟹价为四两银子,外加“酒菜”,合计出“二十多两银子”也符合常理。由此可见,刘姥姥不但会“乘法口诀”,更会简便计算,是一位算账的好手、能手。
(三)同日生日
探春笑道:“倒有些意思,一年十二个月,月月有几个生日。人多了,便这等巧,也有三个一日,两个一日的。……宝玉笑指袭人道:“他和林妹妹是一日,所以他记的。”(《红楼梦》第六十二回)
文中所描述的生日同日,是一个典型的概率问题,绝不是探春说的巧合,而是有着严谨的数学背景。
徐恭时(1916—1998)统计出《红楼梦》全书写了九百七十五人。假设只以宁荣两府本支,计五十八人为例,一年取三百六十五天,计算出至少有两人同一天生日的概率为:
显然这是一个非常高的概率,从概率角度,这是一个必然事件。由此推断,《红楼梦》中与同日生日相关情节的描述,并不是曹雪芹信口开河,而是源自于曹雪芹对现实生活的观察,所以说曹雪芹还是具有一些概率方面的常识,具有朴素的概率思想。
(四)群芳掷骰子
晴雯拿了一个竹雕的签筒来,……摇了一摇,……揭开一看,里面是五点,数至宝钗,……宝钗又掷了一个十六点,数到探春,……湘云拿着她的手,强掷了个十九点出来,……黛玉一掷,是个十八点,便该湘云掣。……湘云便绰起骰子来,一掷个九点,数去该麝月。……麝月一掷个十九点,该香菱。……香菱便又掷了个六点,该黛玉掣。……便掷了个二十点,该着袭人。(《红楼梦》第六十三回)
在掷骰子游戏中,晴雯、宝钗、探春、黛玉、湘云、麝月、香菱分别掷5、16、19、18、9、19、6点,最后黛玉又掷一次为20点。
掷骰子游戏中,使用4枚筛子,每枚骰子点数为1~6点,4枚骰子最小可掷出4点,最大可掷出24点,掷出所有可能点数和对应概率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点数的范围从4到24点,并且不同点数出现的概率也不尽相同,4点和24点出现的概率最低为1/1296,点数14出现的概率最高为,表1中概率的计算方法,以14点数为例,四个骰子点数之和为14,共有12种情况:
四个骰子可能出现的点数所有情况为:
6×6×6×6=1296
因此,点数为14的概率为:
其他各种点数的概率情况,都可以仿照上面的方法计算得到。
依据上列表给出的数据,可以统计出群芳所掷点数的概率,如表3所示:
从表1中可以看出,掷四枚骰子出现的所有点数中,4点和24点出现的概率最低为,14点出现的概率最高为146/1296,从群芳所掷出点数看,概率最高的13、14、15三种点数都没有出现,而出现概率低的5点和6点竟然都出现了,同样19点出现的概率也很低,不仅出现了,且出现了两次,可以计算出在8次投掷中,出现两次19点的概率,计算公式如下:
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小概率事件出现了,显然是不合常理。书中之所以这样写,应该是曹雪芹缺乏掷骰子的常识,或者说曹雪芹在写作这段时没有仔细思考过,骰子出现各种点数所对应的可能性。
(五)《红楼梦》中人物年龄之谜
1.贾母年龄
刘姥姥二进贾府时七十五岁,贾母道:“比我大好几岁呢!”(第三十九回),只过了两年,却说:“今岁八月初三日乃贾母八旬之庆”(第七十一回)。贾母:“我从进了这门子做重孙媳妇起,到如今我也有了重孙子媳妇了,连头带尾五十四年……”。贾母过八十大寿,红楼十三年应是七十八岁,而第四十七回,即同一年,贾母言明自己进贾府连头带尾五十四年,可见贾母出嫁年龄为二十四岁。《钦定大清通礼》关于适婚年龄规定:“男年十六以上,女年十四以上。”《清稗类钞》《清史稿·列女传》记录的女性平均婚龄为是十七点七岁。贾母作为十分讲究封建礼制的贵族世家千金小姐,直到二十四岁才出嫁,有悖常理。
贾母的生辰日期也前后对不上号,探春:“一年十二个月,月月有几个生日,……过了灯节,就是老太太和宝姐姐,他们娘儿两个遇的巧。三月初一日是太太。”(第六十二回),可是到了第七十二回,老太太的生日突然变成了中秋前的八月初三。
2.王夫人年龄
宝玉过完生日,因做事有失检点遭到其父一顿毒打,王夫人哭诉道:“我如今已将五十岁的人,只有这个孽障。”(第三十三回),可推知王夫人生宝玉时,已是三十七八岁。没过几年,“是年甲寅年十二月十八日立春,元妃薨日是十二月十九日,已交卯年寅月,存年四十三岁。”(第九十五回),这一情节距离元春去世不到四年,此时王夫人也只有五十挂零。难道王夫人在十一岁时就生下了元春?再倒推一年,王夫人不满十岁就嫁给了贾政?清时虽有童养媳现象,多因家贫,“农家不具六礼”。金陵王家的千金以这样的年龄婚孕,显然不太可能。
3.宝玉年龄
贾雨村和冷子兴谈宝玉时,子兴评价道:“说来又奇,如今长了七八岁,虽然淘气异常,但其聪明乖觉处,百个不及他一个。”(第二回),可见宝玉出场时应为七到八岁。贾宝玉梦游和初试云雨情,均为同一年,周绍良推断其时宝玉八岁。试想,一个八岁的孩子在做了一场春梦之后,竟然“大腿处”“只觉冰凉一片沾湿”,还“强袭人同领警幻所训云雨之事”(第六回),一个八岁的孩子身体发育显然达不到这样的程度。
4.晴雯年龄
宝玉年龄较黛玉大一岁,袭人年龄比宝玉大两岁。“大家算来,香菱、晴雯、宝钗三人皆与他同庚。”(第六十三回),可知四人同岁,因此,晴雯年长黛玉三岁。黛玉叹道:“……,细细算来,我母亲去世的早,又无姊妹兄弟,我长了今年十五岁,……”(第四十五回),可知,黛玉当时年方十五岁,亦可推知,晴雯年龄正值十八妙龄。宝玉……,将那诔文即挂于芙蓉枝上,乃泣涕念曰:“……,窃思女儿自临浊世,迄今凡十有六载。”(第七十八回),庚辰本批:“方十六岁而夭”,也就是说晴雯死时只有十六岁,那么十八岁和姐妹们谈笑风生的是谁?
其实,《红楼梦》中人物年龄前后矛盾,并非只是上述四人,比如:元春的前后年龄也存疑,这里只是选择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人物进行讨论罢了。显然,曹雪芹在创作《红楼梦》时没有对人物中的年龄进行详细的构思,关于年龄的创作,随意性较大,导致文中出现多个人物年龄前后矛盾的地方。可见,曹雪芹对年龄的数字敏感度较低,缺乏直观性,数学素养不高。
(六)黛玉的逻辑思维
黛玉首先发问:“宝姐姐和你好你怎么样?宝姐姐不和你好你怎么样?宝姐姐前儿和你好,如今不和你好你怎么样?今儿和你好,后来不和你好你怎么样?你和她好她偏不和你好你怎么样?你不和她好她偏和你好你怎么样?”
宝玉思索半晌大笑道:“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宝玉用“弱水三千”的典故来回答黛玉的发问,意思是说“世上美女虽多,而我心中只有你一个人”。(第九十一回)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林黛玉容貌倾城倾国,诗才旷世,她的逻辑思维能力在《红楼梦》也有所体现。宝玉和黛玉似乎已经感觉到了贾府的主子们认为,宝钗是宝玉夫人的最佳人选,因此宝玉和黛玉陷入迷茫,相互猜测对方的想法。黛玉的最后两个问题:“你和她好她偏不和你好你怎么样?你不和她好她偏和你好你怎么样?”其实已经分别包括在“宝姐姐不和你好你怎么样”和“宝姐姐和你好怎么样”之中,因而不符合互斥性。宝玉如果回答了“宝姐姐不和你好你怎么样”和“宝姐姐和你好怎么样”,就没有必要重复回答黛玉问的“你和她好她偏不和你好你怎么样?你不和她好她偏和你好你怎么样?”这两个问题了。倒是“宝姐姐前儿不和你好,如今和以后和你好你怎么样?”“宝姐姐前儿和如今不和你好,但今后要和你好你怎么样?”这两个问题黛玉却没有问到,所以分类不具有穷尽性。如此看来,林妹妹的数学学习要加强了!
三、《红楼梦》中体现的数学思想
通过分析《红楼梦》中所包含的一系列问题,可以判断出曹雪芹并不具有系统的数学概念,但是具有一定的数学能力,而这种能力相信更多的是来源于对生活的观察、积累和感悟。比如:同日生日问题。如果曹雪芹没有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发现两人同日生日的可能性,相信一定不能够写出这样的语句出来:“倒有些意思,一年十二个月,月月有几个生日。人多了,便这等巧,也有三个一日,两个一日的。”即使放在现在社会,如果一个人没有学过概率,没有一定的数学修养,是不可能理解这样的判断。但是,在群芳掷骰子游戏中,关于点数的设计,曹雪芹定然没有遵循数学规律,给出的点数基本上都是出现概率很低的点数,本应出现概率高的点数反而没有出现,用概率语言来表述,就是小概率事件发生了,而大概率事件反而没有发生,可见曹雪芹关于这段情节的设计具有一定的随意性,从侧面也反映出曹雪芹关于这一方面数学常识的缺失。还有关于《红楼梦》中一些人物年龄出现前后文不一致的现象,也反映了曹雪芹在这一细节上考虑不够仔细,或者说曹雪芹的数学的直观感觉一般,相信如果是一位有数学背景的人来写《红楼梦》,最起码不会出现年龄前后不一致的错误。
四、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其实很难给曹雪芹在数学方面的能力下一个确定性的结论。曹雪芹的数学认识主要来源于生活中实践,由于缺乏系统的数学训练,犯了一些跟数学相关的明显错误。其实无论是运用统计方法研究《红楼梦》,还是研究《红楼梦》中的数学问题及其数学思想,都是红学研究中沧海一粟,仅是另辟蹊径,以期窥得《红楼梦》之冰山一角,并不会成为红学研究的主流,百花争艳纵是好,一花独开也是春。
参考文献:
[1]俞平伯.红楼梦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2]邱成桐.数学与文学的共鸣[J].名家(光明讲坛),2016(1).
[3]吕步麟.《红楼梦》主要人物年龄考[J].运城学院学报,2004(6):58-61.
[4]叶永胜.论宝玉的年龄[J].明清小说研究,2004(4):88l-96.
[5]宋艳.《红楼梦》贾母年纪考证[J].桂林师范高等專科学校学报,2011(2):68-70.
编辑 陈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