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宇
5月24日,首批4只中日资管机构合作推出的指数基金获得发行批文,标志上交所與日本交易所集团此前约定的中日ETF互通合作项目正式落地。另外,主流海外MSCI、富时罗素指数等都提高了对中国股权资产的配置额度。
目前正值全球贸易冲突的高潮,也伴随着美元周期的最后阶段,如何看待中国经济、中国资本市场以及中国的下一步开放前景,牵动全球资本的心。
好消息是中国不断开放的信号仍旧强烈,决策层不断宣誓更多的金融开放举措。中国承诺加大金融开放力度,开放内容集中在业务放开、机构放开、市场放开三个方面。从允许外资金融机构更大比例股权、更多的市场和产品准入,例如加大QFII额度,各种联通的额度、基金互认,还有债券通等,无疑增加了中国金融市场和产品的可得性。这样海外的长期投资者就可以通过风险类的股票投资来获得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红利,并作为全球配置中的一个核心部分。
而各种海外指数的扩容也是水到渠成。经历了周期的中国资本市场,在制度建设上日趋完善、逐渐成熟,上市公司的质量也在提高,优胜劣汰的方向变得日益明确,被纳入指数的成分股代表性也在逐渐增强。这些北水资金代表海外机构管理人和背后的投资者对中国的长期筹码,近几年主动和被动的资金都在陆续进入,主动资金主要看好的是中国的消费类企业,白马消费龙头经常会出现由于外资扎堆导致很快买到股比上限的情况,这也使得这些公众公司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混合所有制企业。
当然近期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和升级,科技类的中小企业也日益进入主动投资者的视野,毕竟科技巨头是当下之潮流,以前外资一般认为中国优秀的技术类企业,特别是互联网企业都在海外上市,就没必要在A股费力寻找技术大牛企业了。最近这种态度也在发生微妙的变化,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科技类企业比较复杂,研究起来成本较高,不如把弹药集中在美国的纳斯达克上面,那里有更多的原生的技术类好企业。
这是全球投资者对中国上市公司的集体用钱投票的过程,我们相信更多的全球职业投资机构的进入可以带来股权投资文化,特别是价值投资理念的更新。真正好公司时代已经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