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来爱丁堡之前,我就畅想自己坐在阴森的古堡里读着斯蒂文森的《金银岛》。
现实是,古堡都要收费,而且全年有2/3的日子不适合外出。
现在的年轻人知道爱丁堡都是因为哈利·波特和 J. K. 罗琳,所以当地最有名的旅游路线就是重走J. K. 罗琳创造哈利·波特的咖啡厅和酒店。据说睡一晚J. K. 罗琳写哈利·波特的酒店就要几千块人民币。我的建议是不如花几百块去吃苏格兰当地的名物,haggis,羊肉杂碎布丁。吃完了之后保证刺激到你灵感迸发,想出去骂街。如果你相信大卫·休谟也是在深夜一边吃着haggis一边写《英格兰史》的话,你就会觉得吃进去的是灵感。
爱丁堡盛产作家
爱丁堡是盛产作家的。在最热闹的王子街上就有一座斯科特纪念塔。纪念苏格兰伟大的诗人,沃尔特·斯科特,手持鹅毛笔,眉头紧锁,腿上放着一本书。除了斯科特纪念塔,苏格兰第二有名的人就是亚当·斯密,它的雕像也矗立在热闹的市中心。离他不远的地方就是大卫·休谟,身披斗篷,赤足而坐。
就是因为爱丁堡的名作家非常多,刚开始的时候,我还有点拘束。每每开始写作之前总要去拜一拜爱丁堡大学里的大卫·休谟小型雕塑。我有一个不好的习惯,就是害怕不完美。所以写之前总是要构思一下主题,方向、角色、高潮、结尾,一环扣一环,总是想着一下笔,第一稿就必须是完美的小说。其实这个习惯很不好,因为没有人的初稿是完美的。在写作研讨会里, 我学到最有用的东西就是,每个人的初稿都很烂,最好的作品都是经过反复修改才出现的。所以,我知道虽然写作可以有计划,但是最好保持一个开放的心态,因为一个有经验的作家是愿意迷路的,因为她知道迷路才是冒险最好的开始。
在创意写作专业里,学生的背景五花八门,只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大家都很想写。多数的人都没抱着一定要出书,一定要当职业作家的心愿在写作,我觉得这样反而更好。更多人只是想在愛丁堡用一年去写作。作为写作专业,我们必须有一个写作工坊课。这门课最重要,每周两个小时,每个班6-7个人,大家会一起讨论三个学生的作品。
构思探讨
但是这门课是多数学生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提出意见,只有少数人可以站在作者的角度给予改进的意见。比如我上个学期的小说是探讨中国移民在美国的生活。描述了一个20世纪70年代跟随家人一起去洛杉矶逃难的故事,探讨男主角作为一个亚裔和同性恋,如何在主流社会的夹缝中生存。单凭我的描述,你就可以感觉到,我想要表达的东西很多。
新手作家和新手导演犯的错误有一点都是一样的,我们都恨不得把积攒了几十年的想法一股脑表现出来,生怕没有第二次机会。作为唯一的亚洲学生,我的外国同学们对于我的故事自然是感兴趣的,但是他们给我的意见都非常的自我。比如有的同学问我为什么这个中国角色可以说英文说得那么好,还有同学建议我把角色的名字改成英文,因为中文名字容易混淆。在我看来,这些都只是故事的皮毛,难道没人关注故事的结构和内容吗?只有工作坊的教授Dr. Robert James 给出了适合我心意的建议。我常觉得通过工作坊是可以把故事打磨得更好,可是这个更好的标准是什么呢?是更容易变成畅销书?更容易出版?可读性更高?我打从心底里不喜欢工作坊,可能因为作为一个没天分的新手作家, 我还有那么一点自以为是。
当然除了上课之外,我们的课余时间非常多。多到即使每周打工16个小时还是会觉得为什么还有时间喝茶。虽然大家都知道优秀的作家都是一个人闷在家写作的,可是我告诉你,一个人真的很孤独。作为一个爱热闹的作家,我就做不到长期一个人孤独地写作,很有可能是我没修炼到那个程度。不过令我高兴的是,我不是唯一这样想的人。班里的同学一般每周都会约两三次一起去咖啡厅写作。果然,谁都不是一出生就是天才作家,人啊,就是要慢慢变优秀。
约杯咖啡,还有酒
据师哥师姐说这个一起写作是个传统,而我认为这个传统堪称这个专业的点睛之笔。有的时候持续写作两个小时以上就会觉得很累,这个时候就可以撩拨坐对面的同学一起出去抽根烟,精神一下。一般我们也会在现场交换彼此的小说,再听听对方的意见,然后作出一定的修改。况且除了一起写作,同学们都兼具极高的艺术感。周末的时候我们除了相约喝酒,就是一起去爱丁堡的博物馆。有一次我们去了一个爱丁堡60周年街头摄影展。有些照片非常震撼,所以我们就决定每人挑一张照片写一段故事给它。这样的突如其来的写作游戏才真正让我感觉当一个作家真的好棒。
除此之外,当别人读我的故事产生共鸣的时候,也让我觉得当作家真棒。我们班有一个法国和印度的混血儿,曾经是代表法国在韩国学习围棋的国手,退役之后转来读写作。当他读了我的中国移民小说之后,觉得深受感触,和我聊起他小的时候辗转在印度,法国,韩国,中国的故事,并且透露直到现在他都为自己的身份感到困惑。他平时作为一个比较沉默的人,居然因为这个故事和我聊了两个小时,我感觉到非常神奇,有一种自己的故事居然可以连接陌生人的感觉。
虽然一开始我抱着“随便啦”的心态到爱丁堡创意写作,可是通过写作我变得更加敏感,有一种自己慢慢也会为“凌晨四点海棠花开”的情景落泪的触觉。我想写作就是让一个人恢复感知的过程。
李婷玉:爱丁堡大学创意写作在读,香港浸会大学英语文学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