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在艺术歌曲中的表现特征

2019-06-11 23:34于峰
参花(下) 2019年3期
关键词:古典诗词艺术歌曲

摘要:艺术歌曲是依据古典诗词的韵律来展开乐思的,古典诗词艺术歌曲把诗词和音乐联系在一起,是音乐艺术的一大特色,它不仅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提高古典文化素养,而且通过深入理解古典诗词在艺术歌曲中的表现特征,在学习和演唱这些艺术作品时,有利于提高自身文学修养,有利于诠释古典人文精神。本文对古典诗词的艺术特点、古典诗词在艺术歌曲中的表现特征进行分析,以期能对这类作品有更好的诠释和传承。

关键词:古典诗词 艺术歌曲 表现特征

歌词作为艺术歌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创作直接决定着声乐艺术作品的优劣和社会影响力,而它的表现特征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社会的人文状况和时代风貌。因而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它对音乐艺术创作的贡献是巨大的,它的存在是不容忽视的。

一、古典诗词的艺术特点

(一)歌词的古典性

如今大多数古典诗词歌曲在现在的流行音乐中存有一席之地,这不仅使流行歌曲充满流行美,而且还不失古典韵味,营造了古典诗词的意境。最能表现其特色的比如唐诗宋词与流行歌曲的融会。《庭院深深》中“多少往事,已难追忆,多少恩怨已随风而逝。两个世界,几许痴迷,几载的离散,欲诉相思。这天上人间,可能再聚”。这是一首流行歌曲,歌词中使用的诗词语句,使内涵更加丰富,能够营造表现风格的气氛。在现代古装电视剧中,这首歌曲可以作为某个场景的插曲,更为凝神、动人,也非常具有应用价值。在表达歌词内涵时,以诗词融合的特点进行创作是比较恰当的。

这首歌曲风格特点比较含蓄,主要表达内心的悲伤和相思之情。心中充满无限的惆怅。在整个感情基调上,透出与对方相见的期待和盼望,特别令人感动。运用古典诗词,烘托情感的真实,衬托文学笔法的精湛。相思之情绵延不断,旋律的搭配使歌曲的色彩更加完整,充满古典韵味。

(二)歌词的传承性

古典诗词艺术歌曲的歌词注重文学性的表现,内涵丰富,意境深远,是古典文化的重要部分。在诗词文学底蕴的衬托下,作为艺术歌曲的歌词更容易被传承和学习。比如《水调歌头》歌词中“明月”“酒”是对外在环境的描写,在中秋节深夜里,举杯望月,表达内心的无奈,又有几分相思和惆怅。这种传统节日和文化的熏陶,对传承和弘扬优秀古典文化有极大的意义。古典诗词艺术歌曲的歌词从诗韵中表达内涵和情感,充满文学底蕴。

古典诗词是优秀古典文化的代表,在教育中对古典诗词的传承、学习和理解是必不可少的,它有利于培养阅读情感,提升文学素养。一个字表达独特的意义,一句话概括出意境和情感。比如在旅游中,有些文化就会被触及,如果到了庐山,依据诗人对庐山的描述就可以体会到另一种视觉感。看到黄河时,就会想到那种奔流到海不复回的雄伟气势。在穿越桃花源时,就会联想到自然的美丽和生活的安静。可以说,由诗词的引导让我们对文化的学习和记忆更为深刻,学习诗词的过程是对古典文化的传承,一些更有深意的艺术歌曲值得欣赏和学习。歌词以诗词的形式展现,使我们对自然、生活、情感的观察更加全面,理解更加透彻。

古典诗词中的一些修辞手法在歌词中依然使用。诗词中用对花的描写来象征美好,诗中“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呈现了宜人的景象。歌词中也用花来比喻美好、幸福。“幸福像花儿,开在了心间儿,妹妹我也笑红了脸蛋儿”,依然比喻快乐、甜蜜、美好。诗词是情感表达的灵魂,是古典文化的象征,具有古典文化的魅力。为歌词的创作提供了材料,可以吸收、借鉴文化的精华部分,使歌词内容更加丰富,有利于提高人的审美品位和文化素质。

二、古典诗词在艺术歌曲中的表现特征

(一)古典诗词在艺术歌曲中诗化的美学意蕴

艺术歌曲作为一种歌唱的艺术形式,最早出现在欧洲浪漫主义音乐的早期。艺术歌曲比较注重内容、情感的抒发,讲究叙事情调和风格。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情感的表达更为含蓄、婉转,诗词细腻、深刻,是中国古典文化的象征。古典诗词充满古典韵味,意境深刻,艺术歌曲依据诗词的音调和韵律进行旋律性的描述,充分体现音乐与文学之间的美学意蕴。古典诗词是文学范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有着深远的影响。古典诗词更加接近自然、情感的描述,诗词凝练,婉转细腻,以艺术歌曲的形式进行演唱和表演可以衬托其文学美。

艺术歌曲的歌词选用诗词类,充分体现其艺术价值。在我国古代,琴歌是一种特殊的艺术歌曲,主要有古琴弹奏,即兴演唱。一般都为抒情类的,也有一些叙事的。琴瑟轻轻伴奏,以吟诵诗词为主。古代文人大多是不得志的,因此演唱的诗词多为抒情性的,琴曲的演唱可以使心灵得到释放。曲调简单,节奏舒缓,气韵悠长,使用简单的音乐语言和创作手法,使意境更加绵长、深刻。琴曲多为幽静、恬淡。很少有激烈、豪放的。在演唱时,依据汉语的发音声调,进行旋律性的演唱,使乐音、曲调和诗词相融合。

从诗词的意境美来看,在表达景物时,仿佛画面若隐若现。从景物的形象、动静、状态进行描绘,不仅能够产生一种感官效果,而且印象也十分深刻。由此通过对山川、河流、花鸟进行不同层面的描述,表达深刻的意境。从诗词的情感美来看,诗人看到落花流水,实质是在表达时光的流逝,对往事的叹息。看到柳絮、梨花,联想到对早春的描写。以明月的描写衬托那种相思和孤独。从诗词的内涵美来看,比如《高山流水》衬托友情的珍贵。《诗歌》中主要表现爱情,以景物衬托,使内涵更加鲜明、深刻。

(二)古典诗词艺术歌曲中的文学性表现

古代诗人有即兴吟诗的习惯,是诗人最擅长的文化交流方式。有的诗人还擅长在吟诗时进行配乐,这样诗与乐的配合更是显得完美。音乐依据诗词表达的情感而展开,使用乐器伴奏渲染气氛,音乐使诗歌的内涵得以再现。诗的表达需要乐的衬托,旋律的变化依据情感的变化,可以看出艺术歌曲特別讲究诗与乐的配合。在茫茫词海中,艺术歌曲的歌词可以算得上结合艺术、文学的精华和典范。歌词的内涵奠定艺术歌曲的情感基调。旋律的创作使基调更加鲜明、有感染力,是文学融合音乐的智慧结晶。以表演和演唱形式,给予人非同寻常的情感体验。诗与乐的发展依据古典音乐的配合,包括一些古典民族乐器的使用。其目的在于古典意境气氛的保留,也是对优秀古典文化的衬托和宣扬。这就要求创作者不仅对艺术歌曲创作的音乐技巧具有精深的造诣,而且对艺术歌曲的文学内容有超人的感悟力。古典诗词艺术歌曲是诗与乐的完美再现。诗的描述为乐的谱曲奠定基础。词是展开整个乐思的主线,运用不同的修辞,体现文学性的韵律美。

在文学中诗词注重“意象”的描述,就好比艺术家绘画一样,以感觉带动直觉,通过想象把意境、形象巧妙地构思出来。诗的描绘在于灵感的激发,灵感来自于直觉、想象,也就是哲学中所说的“悟”。歌词创作者发挥形象的思维描述,巧妙地把握事物的底蕴。在创作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生活中独特的形象,在印象中进行艺术化的描述,能够使所要表达的意境更为贴切、真实。从文学角度对诗词性艺术歌曲进行歌词的分析,充分体现文学性的重要性。

古典诗词对物的描写有一定的讲究,有的明喻,有的暗喻。即便是明写,也有景物的搭配和衬托。比如写寒梅,以表达勇敢、傲骨;写菊花,以衬托清廉、高尚;写松柏,用来表达万古长青。歌词中选用相对应的诗词,使歌曲的意境更为深远,表达的内涵更加丰富,这就是诗歌的文学美所在。

参考文献:

[1]马树春.中国流行歌曲文学研究论[J].学术论坛,2004(02).

[2]乔羽.中国词海论丛·序言[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3.

[3]苗菁.中国现代歌词流变概观[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于峰,女,硕士研究生,贵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声乐教学与研究)(责任编辑 刘冬杨)

猜你喜欢
古典诗词艺术歌曲
艺术歌曲写作初探
艺术歌曲演唱的技巧探究
高中“艺术歌曲”教学之漫谈
“唱”出来的作文
中国古典诗词的阅读与欣赏
古典诗词在广告文案写作中的运用探讨
趣从诗中来
高中语文古典诗词鉴赏教学探究
20世纪初期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风格
对我国艺术歌曲演唱技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