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晓东
新加坡双语教育蕴含着浓厚的精英主义和实用主义哲学,虽时间短暂,却成效显著。随着全球一体化步伐的不断加快,中国对外语专业人才需求日益增长,全面推行双语教育必然是培养这类人才的最有效途径。深入研究和借鉴新加坡语言政策经验,对改进我国语言政策有着现实指导意义。
双语教育,指的是在教育中采用两种不同的语言进行教学。双语教育起源于欧美国家,19世纪中叶,美国率先创建“英语一德语”的双语教学模式,加拿大、英国、西班牙、菲律宾等国家相继效仿。目前,新加坡的双语教育是世界双语教育的一大典范,对于新加坡实行双语教育的原因以及为何其双语教育能取得巨大成功,值得研究和探讨。
1 新加坡为什么要实施双语教育政策
1.1 殖民历史:推行双语政策的基石。
新加坡自1824年沦为英国殖民地至1959年新加坡取得自治权为止,英国统治了新加坡近140年,所以英语自然就成了殖民时期新加坡的官方语言。虽然新加坡取得了自治,并且在1963年短暂的加入马来西亚后,于1965年取得完全独立,但是长期使用英语的历史,使得英语已经渗透到社会各个方面。
1.2 族群关系:推行双语政策的关键。
李光耀曾指出:“新兴国家开始如能使语言统一、避免分歧,必然会促进建国路程顺利稳当。”新加坡华人占75%左右,其余为马来人、印度人和其他种族。据有统计新加坡华人中有11种母语,马来人有7种,印度人有9种。族群多,且语言繁杂,使得族群之间的矛盾、摩擦和隔阂难以避免。所以李光耀就全力推动英语作为国家的行政语言,同时各族群可以保留母语,开展以英语和母语双轨并行的“双语教育”。这对促进族群和谐和增进国家意识有重要的意义。
1.3 经济发展:推行双语政策的核心
新加坡经济之所以发展快,得益于新加坡的精英教育体制,尤其是双语教育政策。新加坡由于地域受限、资源匮乏,其经济发展严重依赖外贸。据统计,2002年至2012年底,对外直接投资累计达4627.1亿新元,主要直接投资对象为中国、英国、马来西亚。另外,截止2012年底,新加坡共吸引海外直接投资7467亿新元,主要投资来源美国、荷兰、日本、英国。新加坡各族群都拥有自己的母语,但是运用母语难以适应对外贸易需求,所以新加政府大力推行双语教育,培养双语人才,走向世界。
2 新加坡双语教育政策有什么特点
2.1 “1+N”的双修教学模式
“1+N”:“1”指的是英语,“N”指的是母语。 鉴于此,新加坡政府规定从小学开始,实行“英语为本,母语为辅”的双语教学模式,既要学习英语,也要保存民族特色,学习自己母语。这充分表明了国家和政府着眼于长远发展,同时尊重和保护各民族历史和文化的立场。
2.2 科学分流,人尽其才
新加坡的教育分流自小学开始,涵盖中学教育、职业教育和大学教育四个阶段。首先从小学阶段开始语言分流,三年级或者四年级分流进第二部分的双语学习,包括单语流和普通语流以及延长双语流。其次,进入中学学习的学生必须要通过小学的毕业考试。而单语流(语言基础较差)的学生在第一次分流之后,需要进行五年的学习,才能进入工业和职业课程学习。他们严格执行分流制度,人尽其才,让每个人都能发挥特长和实现人生出彩。
2.3 政策保障和资金支持
新加坡自建国以来出台了《教育政策白皮书》,《改革小学教育报告书》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 充分显示出政府对于双语教育的重视和支持,新加坡政府直接推行双语教材和课程,并且有专门的部门负责双语教育的管理以及双语教育经费的发放和使用,这大大提高了双语教育的执行效力。1965年新加坡政府投入教育的经费高达6300万新元,占国家财政的24%,这在当时是十分罕见的; 2017年,新加坡教育开支达到129亿新加坡元,占总预算的17%。充足的资金支持是新加坡双语教育能够有效推行的重要保障。
3 新加坡双语教育对中国有什么借鉴意义
3.1 完善的政策和充足的资金,才能保障政策实施
政府是实行双语政策的推动者,也是双语政策能否成功的重 大影响因素。首先,应该设置专门的部门来推进双语政策的实施以及设置双语教育专项资金,例如我国对外汉语由国家汉办直接主管,孔子学院落地世界几十个国家,但是我国双语教育却没有 部门来主管,也没有专项资金支持双语政策的推行。其次,政府应组织双语教师的引进和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另外,引进或者编制合理科学的双语教材也应高度关注。最后,政府应对欠发达地区的双语教育提供更大力度扶持。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双语教育已经有了长足发展,而西南、西北等偏远地区的双语教育却步履维艰,如更新双语教学设备,提高援疆、援藏双语教师的待遇等。
3.2 科学的分流教育,才能实现人尽其才
目前政府、社会、家庭层面都对学历高的人才更加青睐,但是学历不代表能力,我国的制造业正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转变,急需高级技术创新型人才。实行分流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有利于培养专业人才。一方面有利于发挥自己的特长,另一方面也能减轻学生的压力,分流教育的核心就是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但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仍存在教学质量不高、师资水平低、资金供给不足、教育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将分流教育与职业教育集合起来,才能为我国培养高素质的双语人才。
3.3 健全的评价体系,才能调动主动性和积极性
首先,应对我国的社会评价体系进行完善,特别是需要完善对于双语人才的评价体系。其次,家庭环境方面,隨着时代的发展,许多城市家庭的父母都或多或少懂得一些英语,在孩子小时候对他们进行英语的熏陶是极其重要的,这对于小孩学习兴趣的培养和语感的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最后,有利的课堂环境在双语学习中显得至关重要。有的双语教师在进行双语教育时,往往中英文混杂,尤其是进行专业课的教授时,往往不能做到全英文教授。我国双语教师应该通过案例分析、小组发言等鼓励学生用纯英文交流,打破他们对英语的恐髓,提高他们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
(作者单位: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