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可法与“宜城天堑”碑刻

2019-06-11 06:17刘东
东方收藏 2019年3期
关键词:拓片碑刻安庆

刘东

安庆,别称“宜城”,相传东晋时期,著名文学家、风水学家郭璞来到此地,站在盛唐山上,鸟瞰这里地势险要,宜于筑城战守,便说:“此地宜城!”因位于长江之濒,后来又称“宜城渡”。直到南宋景定元年(1260),为加强沿江防线,抵御元军,沿江置制使马光祖在此筑城,并成为安庆府的府治。而在此后的七百多年时间里,这座别名“宜城”的安庆城经历了多次战守,出现过多位著名的守城将帅,本文就来介绍明末史可法与“宜城天堑”碑刻。

史可法(1602—1645)(图1),明末河南开封人,官至南京兵部尚书,抗清名将。后战死扬州,南明朝廷谥其“忠靖”,清乾隆追谥“忠正”。明末崇祯年间,史可法监军安池道,在安庆府及辖县各地与张献忠等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展开激烈战斗。在史可法驻守安庆时,曾写下一块著名的“宜城天堑”碑刻,希望安庆城固若金汤,城池永保。

据康熙《安庆府志》记载:“前楼在集贤门外,明崇祯九年(1636)兵备道史可法、知府皮应举因防流寇特建。如城门制,上为高楼,下为圜门,悬石额向北曰‘宜城天堑,向南曰‘磐石万年。楼下西偏立关圣庙,楼上置炮石,史、皮二公日夕枕戈防御,皖境得安。”因这座前楼的门头上悬“宜城天堑”石额,故也被人们称之为“天堑楼”,后在太平天国战乱中,天堑楼被毁。

清代最后一年(1911年)的5月15日,《申报》刊出一则《皖坤重修天堑楼》的报道:“皖省北门外清定局旁旧为天堑楼故址,该楼为明史忠正公可法所建,有‘宜城天堑及‘磐石万年二石额,亦系史公遗翰,后被发逆(太平军)毁坏,仅存基址。‘磐石万年一额遂失,所在‘宜城天堑一额则移置北城黄花亭女墙(城墙上的矮墙)之上……”后来因改朝换代、时局动荡,重修天堑楼也就作罢。

抗日战争爆发后,“宜城天堑”碑刻也遗失,至今难觅踪迹。不过,今可据徐乃昌先生1930年代编修的《安徽通志金石古物考》,获知“宜城天堑”碑刻的尺寸和内容。刻石高一尺四寸六分,宽六尺(清代一尺约合32厘米。据此推算,拓本高约47、宽192厘米)。四字并列,字径一尺一寸。碑刻右端有六行小字题名:“钦差整饬安池等处监军兵备兼理钱粮驿传江西布政使司右参议兼提刑按察司史可法,直隶安庆府知府皮应举,同知康良献,通判□□□,推官薛之垣”;左端有二行小字题名:“怀宁县知县黄配玄,皇明崇祯玖年正月吉旦立”。同时,中国国家图书馆也藏有“宜城天堑”碑刻拓片(图2),字迹清晰完整,与上述记载完全相符。且拓片右下有徐乃昌钤印,很可能就是徐乃昌编纂《安徽通志金石古物考》时所制拓片,如今亦是相当珍贵。

在抗日戰争爆发之前,20世纪二三十年代,“宜城天堑”碑刻曾被移入安庆名胜菱湖公园内,并建小亭,供游人参观。1933年《安徽民政月刊》曾登出了“宜城天堑”碑刻的摄影,附文说:“民国十年(1921),此碑刻移置菱湖公园内(西偏),建小亭庋藏,并附碑详纪其事。”附碑详纪为何内容?很多年来已不为人知。近来,安庆市收藏家协会会长张庆终于发现了这块《史阁部碑亭记》的拓片,并将全文刊载于《安庆晚报》上。碑亭记中说:“(舒)鸿贻倦游归里,过城东,钓游故地,登城眺览,见颓垣癣壁间,有‘宜城天堑四字刻于石……归而谋于史星珊俊玉,拟移石刻于菱湖公园之西偏,覆亭以庇风雨,永保遗镌。俾往来游人,触瞻视而发思古之情,流风徽以历浩荡之劫焉。星珊闻而色喜,慨然捐金,且募诸同人集资,以要于成,颜其额曰‘史阁部碑亭,甚盛举也……”舒鸿贻,安庆人,晚清进士,游宦归里后,回安庆创办电灯厂、义丰织布厂、农工银行等,是安徽近代著名民族实业家。1921年,“宜城天堑”碑亭建成后,便成为当时菱湖公园里的一处重要胜景。据程小苏《安庆旧影》介绍:“西有横岗,又构一亭,树史可法‘宜城天堑碑。岗上遍植梅花,以象征扬州史公葬衣冠处之梅花岭。”

猜你喜欢
拓片碑刻安庆
明显陵碑刻图式元素的艺术特征探析
鱼殇
杨陵区文化馆“熔古铸今·金石遗韵”杨陵区高浮雕拓片展开幕
拖拉机司机的“网络艳遇”
拓片
你读过历史,有没有见过历史的影子
欲访汉碑游齐鲁 致尚宽厚遗绪新
捐精捐出抚养官司,被判担责几多恩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