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兵
[摘 要] 分析地方本科高校计算机专业校企合作过程的意义和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在转型过程中,对计算机专业部分课程进行校企合作的改革和实践,注重合作课程理论和实践部分的有机结合,对加强实践教学的相关措施进行探讨,并对实践环节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具体规划,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效果良好。
[关 键 词] 地方本科高校;应用转型;校企合作课程;改革;实践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獻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8-0078-02
一、应用转型的意义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各地方本科院校近年来积极响应上级部门的有关精神,掀起了转型发展的热潮,一些地方本科高校纷纷确立了应用型转型发展的改革路径,有些院校则确立了应用技术大学的战略改革目标。莆田学院作为福建省地方性的公立本科高校,于2015年积极响应国家和省的有关指示精神,努力向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并于2018年入选福建省示范性应用型本科高校。近年来,莆田学院积极调整办学目标、改变办学思路,将转型发展当作首先考虑的问题。其中,计算机专业作为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为莆田学院一个重要的办学转型发展目标。
二、校企合作课程现存的主要问题
首先,企业希望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能够为企业带来利润。如果校企合作不能给企业带来一定的利润,则企业对相关合作明显没有兴趣。其次,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不能满足校企合作所要求的人才培养要求。地方本科高校计算机专业现有的众多的人才培养方案按照资深的本科大学的人才培养要求制定,难以适应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要求,特别是缺乏校企合作方面的一些内容。再次,现有师资力量难以适应新形势下计算机专业发展变化的需求。地方本科院校的众多教师大多时间待在学校,走访相关企业的时间不够,教师对社会的实际计算需求了解不够深刻,社会所需和教学内容存在脱节现象,由此造成了学生就业情况不尽如人意。
三、校企合作课程总体设计
近年来,莆田学院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制订过程中把实际需求与专业培养目标结合起来,具体过程体现制定本科生培养方案时,把专业课程分为两类: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其设置方案如图1所示,一些公共基础类课程如思政课程和外语课程等,不隶属于专业教育部分,因此不在图中体现。图1中标注“*”的课程为专业基础课程且未来几年不准备变更的课程,此外,图1中所示的第一到第四学期所列的所有课程都为必修课,从第五个学期开始,专业分为两个方向,每个方向修的专业技能课程都不一样。专业技能课程的设计主要针对与市场需求对接,即以就业为导向。制订培养方案之前,须分析相关企业希望毕业生具备的技能,以此作为参照进行课程设置。
莆田学院计算机专业的校企合作课程从第三个学期开始进行,首先,专业通过对所有的课程进行通盘考虑,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并提出了校企课程合作三种模式:一是“课程混合合作型”,二是“课程学校主导型”,三是“课程企业主导型”。校企合作课程的详细情况如图2所示,在图2中,标注“★”的课程为校企合作课程,从图2可以看出,校企合作课程主要从第三学期开始,并集中在专业技能课程。
四、校企合作课程的具体管理过程
由于企业参与课程教学,校企合作课程的教学管理过程传统的教学管理过程有所不同。大部分校企合作课程内容主要偏向实际应用,对计算机专业来讲,绝大部分校企合作程需要的实验条件是计算机、软件和少量特殊设备。这样的实验条件非常容易获得,因此在讲授企合作课程时可采用“案例讲解、混合授课”的方式。莆田学院计算机专业校企合作课程的教学管理过程采取如下方式。
(一)备课阶段
这一阶段要求授课教师要进行充分备课,选择以案例内容为主的教材,部分教材由学校的老师和企业的相关人员自己编写,以在最大程度上符合自己专业的特点。备课时学校的授课老师和企业人员共同探讨教学内容,主要以案例为线索划分章节,有时涉及的一个案例可能需要几次课的时间,这些都在教案中具体说明,学校老师和企业人员承担的内容也都具体落实清楚,这样使得相关的授课老师在授课之前都明确自己的任务和将要讲解的内容。
(二)授课阶段
本阶段为授课阶段,授课内容依据校企双方准备好的教案进行,和通常授课的时间为两学时有所不同,校企合作课程涉及较多的案例,因此在时间上比较灵活,这需要学校在相关的措施上予以明确指出。一些课程授课时中间没有休息,直到关键的步骤或环节讲解完毕。授课时按照“尽量让学生动手实践”的原则,让大部分的学生能够完成一个完整的案例,在此过程中,教师会对总体的需要作出明确的规定,有时可能把案例总框架也定义好,并提示其中的一些关键步骤或环节,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主动思考,并激发相应的学习信心和兴趣,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个别优秀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结果评判
教学结果的评判由总评成绩决定,通常总评成绩由期末成绩和平时成绩组成。各种成绩所占比例有学校老师和企业人员共同决定。平时成绩包括考勤成绩和案例成绩,通常二者之和占总评成绩的50%,其中考勤占总评成绩的20%左右,案例成绩由各个案例成绩的加权平均分得到,每个案例的权重在课程大纲中都有明确的指定。通过这种方式对考核结果进行评判,既公开又透明,让学生知道获取高分必须得认真完成每一个环节的内容。
(四)过程监督
在整个教学管理过程中,有学校和企业成立一个教学过程监督委员会,负责对相关的课程进行全程监督,监督委员会的人员由学校和企业的人员共同参与,考虑到实际情况,学校的人员占了多数,每位相关的授课教师每学期的授课情况都会有相应的记录,相关的结果可以作为教师和企业相关人员考核的参考指标。
五、结语
校企合作课程对莆田学院计算机专业的转型发展和能力提升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大幅好转。目前,莆田学院计算机专业校企合作课程还处于初级阶段,在实践的过程中存在不少需要解决的问题。校企合作课程专业虽然可以让学生获得不少以往难以获得的应用技能,但同时在合作过程中一些课程有些知识面教授过窄且理论程度不深,对学生长远职业生涯的影响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研究,部分合作课程的内容需要完善和规范,部分企业人员授课的方式和细节还需标准化,相关的配套措施也需要得到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魏小锐,李阳苹,赵维俭,等.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校企联合实验室建设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2):23-25.
[2]郭银章,曾建潮.校企合作共建计算机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J].计算机教育,2014(8):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