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大学思政课程改革与创新

2019-06-11 11:17李玉强欧杨寰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9年3期
关键词:广播电视思政课程

李玉强 欧杨寰

[摘           要]  高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广播电视大学作为成人高等院校,不仅承担着学历补偿教育的职能,也承担着对成人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责任和使命。通过对电大学员、教师及思政课程教学现状的分析,提出要建立“讲座式”“活动式”“趣味式”“互动式”“人文化”的思政课堂,从而使电大的思政教育课程更具吸引力,使电大的思政教育更有实效性。

[关    键   词]  广播电视大学;思政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8-0118-02

一、思政课程的时代意义

广播电视大学开设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都是统设必修课程,这些課程是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塑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重要载体,也是巩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阵地的重要手段。自2018年秋季学期开始,电大开放教育本专科又增设了一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课程,使思政课程体系更加完备、内容更加翔实、理论更贴合实际,思政课程的沿革性、政治性、创新性更加突出,思政课程的导向性、启发性、激励性作用更加凸显,这对充实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知识体系、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认知具有重要意义。

新时代下,社会倡导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下简称核心价值观),而核心价值观的形成,高校的思政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思政课程教育是高校思政教育的主要形式,因此,高校思政教育的质量和水平直接影响整个社会的风气和价值取向。一段时间以来,电大的思政教育是非常成功的,以自贡电大为例,建校40年以来,已累计为地方培养了7万余名品学兼修、德才兼备的人才,为推动自贡改革进程和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思政教育回应的多是社会热点、敏感性问题,这些问题回答得好与坏,会直接影响社会稳定。思政教育直面信仰问题、发展问题、稳定问题、安全问题,艺术化的引导和专业化的教育是高校思政教育取得成功的重要法宝。电大教育面对的学生众多、年龄分散、层次不一,且多数是在职人员,可以说,对电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影响的是社会的“面”,而非“点”的问题。解决好电大学生这个“面”,对社会稳定意义重大。

思政教育对指导学生工作同样具有重要意义。一个人的专业发展总是在大的时代背景之下,国家的大政方针、决策部署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工作,了解政治常识、明晰政治形势、树立正确观念,提升的不仅是个人素养,对生活和工作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新形势下,思政课程的内容体系更加完善,教育功能更加凸显,课程要求也更加严格。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思政课程的作用还未得到充分发挥。

二、思政课程的现状

(一)思政课程学习者分析

广播电视大学思政教育的对象都是成人学生,这些学生面临着“三重矛盾”叠加的困境。一是“工学矛盾”特别突出,二是“供需矛盾”比较突出,三是“学用矛盾”加剧。所谓“工学矛盾”是指成人学生的工作时间挤压学习时间,工作精力分散学习精力,从而导致学习效率不高的现象。所谓“供需矛盾”是指学生的“需求侧”和学校的“供给侧”脱节的现象,对大部分已经参加工作的成人学生而言,获取学历和实操技能的需求往往大过对思政课程知识本身的学习渴望;所谓“学用矛盾”是指学习到的思政课程知识在工作和生活中鲜有用到,从而降低学习者学习热情的现象。在“三重矛盾”叠加的背景下,电大学生呈现出以下特点。

1.学习的学习动机较为单一。从电大学生的学习动机来说,一般分为4种动机,即获取知识、取得学历、提升能力、其他方面。笔者对任教的专科学生进行过有关思政教学方面的问卷调查,发放调查问卷100份,收回问卷100份,有效问卷100。针对“学习动机”这个问题(可多选),17%的学生选择了“获取知识”,81%的学生选择了“获取学历”,44%的学生选择了“提升能力”,5%的学生选择了“其他”。

从问卷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电大学生的求学目的主要是获取学历,从而增强自己的工作胜任力,而对知识本身的渴求不是特别强烈。

2.学生的社会角色具有多维性。电大的学生年龄跨度较大,一般处于18~45岁之间。从结构特点看,学生的职业、职务、职称具有显著差异。电大的学生在单位的角色、家庭的角色、学校的角色、社会的角色中频繁转换,处理好这几者之间的关系很难。[1]

3.学生的知识结构具有稳定性。电大学生多是成人,身心发育成熟,而且都已接受过多年的教育,加之学生本身的人生阅历、知识储备、价值观念,使学生具有比较稳定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知识结构相对固化。在这种情况下,理论化、专业化程度较高的思政课程要想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考验着电大教师的教学艺术。

4.对学习方式的选择趋于网络化。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移动网络的发展,在线学习已经成为社会潮流。多数学生表示,利用移动网络、新媒体等时髦工具进行学习,既可以扩展自身的知识面,也有利于解决工学矛盾。

(二)思政课程教学者分析

1.适应现代远程教育形势的能力有待加强。广播电视大学普遍存在人员老化现象。自贡广播电视大学现教师平均年龄为40岁,在四川电大系统已经属于靠前水平。自贡电大的两个分校富顺电大和荣县电大教师的平均年龄都超过了50岁。现代远程教育将网上教学摆上了更加重要的位置,这对相对缺乏互联网技术和计算机操作技术的年长教师形成了巨大的挑战。

2.适应现代远程教育形势的意识有待提高。一部分教师习惯于传统教学模式,不愿意参与网上教学或者没有较好地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导致思政课程网上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3.教学知识结构需要与时俱进。思政课程不同于一般课程,思政课程的内容和体系在不断完善和更新。但思政课程教材的内容往往在理論产生很久之后才会更新,这就要求思政课程的教师必须熟悉时事政治和前沿理论,在课堂上做到有的放矢。

(三)思政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1.学生到课率有待提升。2018年春季,自贡电大直属部共招收开放教育专科419人,而思政课程的平均到课人数仅为97人,到课率为23.15%。

2.教学吸引力有待提升。学生普遍反映网上教学资源设置比较死板,内容缺乏吸引力。授课教师按部就班,多围绕考试重点、难点和教学大纲上课,学生感到很枯燥。

3.网上提问回答不及时。国开网是电大学生学习的重要平台,针对学生在交流讨论栏提出的问题,有些网上教学辅导教师没有及时回答,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从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发现,成人学生的课堂表现呈现出三大特点,一是喜欢案例教学,不接受理论灌输;二是喜欢活跃课堂,不接纳照本宣科;三是喜欢拓展知识,不满足课本教条。学生的这些特点要求授课教师必须寓教于乐,理论联系实际,科学设计教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预设的教学目的和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思政课程的改革措施

(一)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探索推行“讲座式”课堂

电大传统的教学要求是分学时、分章节、有步骤的面授教学,但由于开放教育本身面授课安排不多,课程内容无法系统传达给学生。“讲座式”教学有明确的教学线索,不仅能够较好地串联知识点,也能够更好发挥师生互动作用,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

(二)推行集体备课制度,探索推行“活动式”课堂

前文讲到,成人学生虽有其独特性,但也具有学生的共性。成人学生在知识结构相对固化的前提下,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要求更加“苛刻”。推行“活动式”课堂,如举行辩论、讨论、小组活动、演讲等形式的课堂,这将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注重对思政教师进行专业培训,抓实教研活动,坚持集体备课,凝聚智慧,依托团队,将集体备课的预设教学目的置于活动中,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认知。[2]

(三)合理呈现网上资源,探索推行“趣味式”课堂

国家开放大学学习网是现代远程教育的重要窗口和阵地,国开网的教学资源及资源布局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开网的作用不同于教材,更不同于面授教学,笔者认为国开网的资源需突出重点、难点,着力解释重点、难点,而非针对各个章节的知识点面面俱到。对学生而言,太详细具体的知识点就是没有重点。同时,教学资源中可以多安排一些有趣的、思辨的、典故式的知识点。学习网还可以链接一些名师课堂和前沿学术,可供思政教师和学生一起学习。此外,学习网的布局不能过于繁琐,不利于学生学习。

(四)加强教学双向交流,探索推行“互动式”课堂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思政课程应该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同时,思政教师也应树立网络意识,培养网上教学技能,优化思政教育手段,提升思政教育效果。现代远程教育依托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具有便捷性、开放性、灵活性、广泛性,为电大思政教育师生远程互动提供了独特优势。电大的思政教育可以尝试开通思政课程微信公众号或开发思政课程APP,打造具有电大特色的思政课程“微课堂”。这样的新型课堂使师生可以直观便捷地进行交流、展示课件、增强互动,师生也可以就社会上的热点、焦点、敏感问题交换观点,激浊扬清,共同抵御负面、消极信息的侵蚀。

(五)提供优质教学服务,探索推行“人文化”课堂

优质的教学服务是电大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依循。电大的教学对象具有较强的明辨是非能力和相当的学识基础,因此思政课程不能生搬硬套、盲目灌输。思政课教师应该树立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平等的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理解学生、爱护学生、指导学生,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在轻松、人文、正能量的环境中接收思政教育的熏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3]

参考文献:

[1]陈元双,朱国城.论广播电视大学的教学方法创新[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17(1):21.

[2]俞关荣.基于校本特色建构的电大学生思政教育实践探赜[J].学校管理,2016(2):219-220.

[3]郝翠华.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与对策[J].盐城市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4).

猜你喜欢
广播电视思政课程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