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葵
【摘 要】 目的:对胎盘早剥发病因素的原因进行临床分析。方法:抽样调查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来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胎盘早剥患者与60例正常妊娠孕妇的临床资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的胎盘早剥发病因素的原因与母婴妊娠结局。结果:对照组的妊娠高血压、子痫前期、双胎妊娠以及胎膜早破等的发生率分别是6.67%、3.33%、1.67%、3.33%,观察组分别是33.30%、20.00%、11.67%、23.33%,差异性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产后出血、输血治疗、新生儿窒息、NICU入住等的发生率分別是3.33%、1.67%、6.67%、8.33%,观察组分别是23.30%、13.30%、25.00%、55.00%,差异性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盘早剥发病因素的原因多样化,孕产妇需重视按时产检,以及早发现胎盘早剥的高危发病因素,尽早进行治疗,以保障母婴安全,避免不良预后的出现。
【关键词】 胎盘早剥;发病因素;原因
胎盘早剥[1]是指位置正常的胎盘在妊娠20周以后或者是分娩期,于分娩出胎儿前全部或者是部分与子宫壁剥离开,属于中晚期妊娠产前出血的最主要原因,是一种产科危重症。胎盘早剥具备起病急、发展快等特征,若不及时处理,极易造成围生儿死亡与产后出血,威胁患者与围产儿的生命安全。有文献资料[2]指出:胎盘早剥发病率在1%~2%左右,是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需重视预防,以保障母婴的生命安全。现阶段,胎盘早剥发病机制未被明确,且临床表现与胎儿窘迫、早产等容易混淆,等患者出现典型症状或者是B超诊断发现时,已严重影响母婴安全。笔者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来本院就诊的60例胎盘早剥患者与60例正常妊娠孕妇的相关资料,实行观察研究,分成两组,以分析胎盘早剥的发病因素,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本院治疗的患者中,选取60例胎盘早剥患者与60例正常妊娠孕妇实施对照观察。分别为观察组、对照组两组,观察组60例患者均满足《妇产科学》的诊断标准,均存在阴道流血、胎心异常等症状,年龄为24~38岁,平均为(26.5±3.5)岁,孕周是25~40周,平均是(34.4±2.6)周,其中,初产妇32例,经产妇28例;包括27例Ⅰ度,15例Ⅱ度,18例Ⅲ度;对照组的60例孕妇中,年龄为23~36岁,平均为(28.2±2.8)岁,孕周为26~40周,平均是(35.7±2.3)周,其中,初产妇34例,经产妇26例。比较两组患者在孕周、年龄、孕产次等方面的差异性,差异性较小,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参与此次研究的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编制调查问卷表,内含胎盘早剥的危险因素,例如:糖尿病、肥胖、饮酒史、羊水过多、胎膜早破、妊娠高血压、高龄、吸烟史、药物滥用史、血栓形成倾向以及机械损伤等。两组研究对象详细填写调查问卷,让其对自身可疑的危险因素进行勾选,最后进行汇总。
1.3 统计学分析
将此次观察研究有关的数据资料输入到软件SPSS 18.0中,以(±s)的形式呈现计量资料,执行t检验,计数资料执行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对风险因素
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的妊娠高血压、子痫前期、双胎妊娠以及胎膜早破等的差异性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羊水过多上的差异性较小,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情况如表1所示。
2.2 比对母婴妊娠结局
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的产后出血、输血治疗、新生儿窒息、NICU入住等的差异性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子宫胎盘卒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性较小,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没有子宫切除、胎死宫内与围产儿死亡等。详细情况如表2所录。
3 讨论
胎盘早剥是导致妊娠中晚期出现产前出血的最主要原因,在产前出血中占25%左右,大大增加早产的发生率。在胎盘底出现蜕膜出血后会有血肿形成,黏附于胎盘表面,对胎盘产生压迫,从而造成胎盘早剥[3]。胎盘早剥属于医院剖宫产的一种主要指征,易导致胎儿早产、产后出血、死胎等,严重影响母婴的生命安全,因此,需做好胎盘早剥的防治,以改善妊娠结局。
目前,尚未明确胎盘早剥的发病机制,普遍认为与以下因素有关:1)免疫功能缺陷增加胎盘早剥的发生风险,免疫缺损导致胎盘梗死、细胞侵入滋养层、血栓形成因子的释放以及缺陷螺旋动脉的重塑等,引起母体炎症;2)胎盘功能不全、受损胎盘、胎盘低灌注、宫内缺氧等均是胎盘早剥的发生机制,母体螺旋动脉缺陷会造成子宫动脉血流的高阻力,导致蜕膜动脉破裂而引发胎盘剥离;3)胎盘早剥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足月胎盘早剥与未足月胎盘早剥的致病因素不同[4-5]。
本研究中,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的妊娠高血压、子痫前期、双胎妊娠、胎膜早破、产后出血、输血治疗、新生儿窒息、NICU入住等发生率的差异性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现有的常红梅等[6]发表的文献资料的差异性略小。
综上所述,胎盘早剥发病因素的原因多种多样,因此孕妇需做好自身保健,并严格遵守产检时间进行产检,以及时发现基础疾病给予有效治疗,戒烟戒酒,并不在吸烟环境中久呆。妊娠期间严格遵医嘱用药,以避免滥用药物,注意避免机械撞击,重视临床防治,早诊断,早治疗,以避免不良妊娠结局的出现。
参考文献
[1] 申玉向.胎盘早剥发病原因及不同处理时机与妊娠结局关系的分析[J].临床研究,2018,26(08):95-97.
[2] 刘静.胎盘早剥发病因素分析及早期预防措施[J].黑龙江医药,2018,31(02):375-376.
[3] 贾世珍,李健.胎盘早剥严重程度与处理时限对母婴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8,33(06):1260-1263.
[4] 李宏伟.不同孕周胎盘早剥的临床特点及母婴预后的应对措施[J].河北医学,2015,21(10):1749-1751.
[5] 廖媛,严小丽,王丹.128例胎盘早剥患者临床特点分析[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7,39(22):2238-2242.
[6] 常红梅,李春华.48例胎盘早剥发病原因及不同处理时机与妊娠结局分析[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1(06):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