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生一双“生活的慧眼”

2019-06-11 15:03周礼珍
学校教育研究 2019年7期
关键词:慧眼分数数学

周礼珍

每个人的学习生涯都少不了数学这门课,数学教学,尤其是低年级数学教学,就是要把生活情境引入课堂,给孩子们一双“生活的慧眼”,让他们感到“数学有趣”“数学有理”“数学有用”。当学生们把司空见惯、熟视无睹的生活现象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的时候,当他们用数学的思想方法观察生活、熟悉世界,并自觉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时候,数学和生活的距离就会变得越来越近,数学的面纱就会被揭开,它不再神秘,不再深不可测。

一、課堂:大胆地向生活开放

如何让学生们主动地用“生活的慧眼”去寻找“身边的数学”?小学数学课堂首先要大胆地向生活开放。虽然每个学生的手头都发有精心编辑的教材,但它是面向大众的,即便最新的版本,所选用的题材也不一定完全切合我们所教的学生个体。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不拘一格,选取最贴近孩子们生活的题材,比如熟悉的景与物、人和事、学习与生活的实际等等,让他们真真切切地体会身边时时刻刻正在发生着的“数学”点滴,从而经历一个从生活到数学再到生活的过程。

在教学实践中老师们会发现,现行数学课本上的大多数内容简洁明了,相对而言比较严厉,离着小学生的生活有点远。所以不妨在例题基础上再作些“生活型加工”,想方设法把供讨论、思考的学习材料转化成学生在生活中积累的常识性知识和经验,从而拉近两者间的距离。

二、爱好:带着学生跑的“火车头”

对小学生来说,爱好是入门的老师。有爱好的学习可以使学生聚精会神、积极思考,所学的知识把握得迅速而牢固,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抓住能让学生产生爱好、带着他们跑35分钟的“火车头”。我曾经听过一节小学五年级有关《分数的意义》的公开课,留下了深刻印象。这堂课就是让同学们在真实的情境中,体会分数的意义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引人注目的是讲课教师拿出的事先策划好的两个话题题目。

话题一、2008北京奥运——根据申办预算,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办经费为16.25亿美元,除中心政府和北京市政府提供少量补贴外,4/5以上的经费将通过奥运会的市场开发来实现。

话题二、“奇妙”的人体——1、婴儿体内水的含量占体重的4/5;成年女性体内水分占体重的2/5;成年男性体内水分占体重的1/5。

按照课堂教学的设计,教师要求学生当场自由编组,然后在讨论完题目发表见解。这两个话题一个是国家的大事,一个与人的健康有关,同学们都十分感爱好,所以现场的学习讨论气氛就非常热烈,而且大家在学习内容之外还说了许多对这两个题目的更深的熟悉,有的说奥运会需要的钱很多,所以打算拿自己的压岁钱去赞助,有的说,对比一下,婴儿体内水含量比例最多,可见平时要注重及时补充水份等等。原本一堂单一的数学课,结果被孩子们用一双双“生活的慧眼”变成了一个生动活泼的研讨会,自然大家也把有关分数的意义及其运用学在了自己的脑子里。

用感爱好的生活话题来体会分数,实质上就是在课堂上擦亮学生们那双“生活的慧眼”,关注分数所对应的大千世界中的事物、现象、常识,同时调动他们的聪明,对实际生活中的分数进行理解、分析、展开丰富的联想。这样,潜移默化地“传授”学生应用数学的方法、调查研究的方法,使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也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的真实性,这样,数学的课堂数学就变得有血有肉,富有生气。

三、鼓励学生用“生活的慧眼”节外生枝

生活是多样的。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有300名学生就会有300种不同的爱好和爱好。”所以在课堂上,学生们那一双双“生活的慧眼”所看到的事物也是多样的,他们的思维方向、思维结果不一定会顺应教师的教学预设。那么我们的教学是执行预设的教案,还是开发课堂生成的资源呢?

多年来,我们已经习惯了根据自己设计的思路进行教学,在课堂上一旦遭遇“节外生枝”,便千方百计地把学生拉到自己既定的教学思路上。现在,我们知道了不能这样做。教师必须把学生看作具有独立个性的人,而没有个性的教学,就无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没有个性,也就没有创新。”教师必须坚持教学目的、课程、方法、教学组织等的多样化、灵活化、个别化;有效的实施因材施教,发掘每个学生的特点、优点、闪光点,为每个学生的发展都提供有利条件。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要鼓励学生参照生活的经历大胆地提出新设想,并且对自己的设想和主张阐述理由,作出验证。可见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就不能违反现实生活,不能单为解题而解题,应该符合现实生活。

四、课堂作业:触角伸向生活的每个角落

学生经常把课堂上的作业视为负担,这与作业缺少情趣、脱离学生实际生活、忽视活学活用有关。而数学是“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它的这一性质给其课堂作业的设计提供了广阔空间。一方面能引导学生将书本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另外也可以帮助他们建构知识体系的系统性、综合性,形成知识的网络系统。例如在学习百分数应用后,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发动学生拓展设计这样的练习:配制含糖20%的糖水,可以怎样解?这是数学问题,它是科学问题还是化学问题已不再重要,而这正是知识体系的系统性的体现。

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总之,培养和塑造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方法有很多,归结到实践中就是需要教师从每一节课做起,真正地给学生一双“生活中慧眼”,让他们能在教师和他们自己设计的生活情境中,通过逐步自主的“做”和“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从而学会生存、学会发展。只有教师有创造力,才可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欲。只有在布满生命活力与和谐气氛的教学环境中,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才能摩擦出聪明的火花,结出创造之果。在全面实施新课程的今天,数学课堂教学要“敢入未开化的边疆”,做“敢探未发明的新理”的“第一流的教育家”。

猜你喜欢
慧眼分数数学
借我一双慧眼
借我一双慧眼
一种快速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
把握物理难点,分数更上一步
……的近似分数的若干美妙性质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借你一双慧眼
奇妙分数与特殊数列自动生成
借你一双慧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