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019-06-11 11:07赵昌富
学校教育研究 2019年7期
关键词:情景解决问题创设

赵昌富

一、教师创设情景,学生参与质疑

1.把自学权交给学生

教学中要解放教学思想,课堂教学中应尽量少讲、精讲,做到言简意赅,点到即止。例如,在《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教学中,由于创设了情景,因此,老师可以因势利导。提出一些相关的问题,如同学们从图上看到了什么呢?看完这幅画你们有什么想说的话呢?……既可以老师提问题,又可以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学生们相互讨论解决,教师只是引导就可以了。出示挂图后,教师可以根据画面内容提出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课文,感悟课文,领略作者所表达的思想。关键不是让学生知道画上是什么,而是能通过观察挂图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才是我们的目标。

2.创设团结合作情景进行教学

教师在教学中创设合理的学习情景对教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给学生独立思考和发言的机会,让学生真正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在团结互助的环境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例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把全班分为若干小组,分别让个别小组提出问题,让另外的小组讨论解决问题,既可以培养团队精神,又可以实现自主学习精神。同学们相互交流,很自然地把学生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学生不仅得到了提出问题的机会,也得到了自由发言权。无论是问,还是答都是锻炼学生的应变能力,同时也实现了教育的思想大解放。总而言之,能使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交流,独立思考,互相合作,踊跃发言,利用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就是成功的自学教学。

3.教给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方法

不同的问题,学生会有不同的看法。当学生遇到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难以处理的时候,由于学生的看法不同,但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正确的,因此教师不能“一刀切”。为了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正确面对每一个问题,教师就要教给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方法。例如,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学习方法。学习说明文,要注意说明的方法,说明顺序,说明结构,说明语言。第一步是要求学生仔细体会课文,利用工具书理解字、词,扫除文字障碍。第二步要找准说明对象,看清楚文章介绍的对象有那些特点。第三步要找出文章所用的主要方法和说明顺序,并学会运用。第四步就是要学会分析文章所用的语言,看看它的语言是平实的还是生动的,亦或是既平实又生动。

4.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

教会学生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联想、想象等方法解决问题。例如,教师在讲《走进生活》这一课的时候,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现实的生活是怎么样的?然后结合课文内容理解人生中为什么要走进生活?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工具书独立理解课文中的生字、生词。既可以理解词语的意境,又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想象能力。

二、教会学生把握灵感,利用灵感分析问题

灵感直觉思维活动本质上就是一种潜意识与显意识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贯通的理性思维认识的整体性创造过程。灵感直觉思维作为高级复杂的创造性思维理性活动形式,它是逻辑性与非逻辑性相统一的理性思维整体过程。在教学中如果能把握好灵感,那么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锲而不舍的精神和全神贯注的品质,这些都是欲成就事业者的“金科玉律”。对灵感来说,也必须以锲而不舍的精神来努力、来设法、充分运用头脑……思考之彻底集中。这就是灵感培养。在生活中,我们常有这样的体会,当对一个问题的思考进入死胡同,虽然绞尽脑汁,仍一无所获。忽一日,头脑中突然划过一道闪电,眼前豁然一亮,思路顿时贯通,缠绕多日而未能解决的问题迎刃而解了,这种突然降临的良策就是灵感。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地培养灵感,运用灵感,把灵感融进教学,用灵感解决疑难问题,教会学生把握灵感等于教会学生在自学中把握机遇,把握好生命。

三、激发兴趣,促进自主学习

能让学生喜欢老师上的课,教师必须在教学方面下苦功了,尤其要学会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教好课、育好才。学生才会喜欢你上的课,自然地教学压力就会大大减小。如教学《穷人》一课的时候,可以这样激发学生进入角色,师问:“同学们,穷字的结构是什么?”生答:“是上下结构。”师:“上面部分是什么?”生答:“是‘穴字头。”师:“下面部分呢?”生:“是‘力字。”师:“你们知道“穴”表示什么吗?生答:“‘穴指洞穴,后来演变为表示一个家。”师:“好!大家回答得很好!‘穴表示一个家,家里有一个很大力气人,一个人顶着一个家,正如我们农村的谚语——人穷力就出。(学生觉得很有趣,黯然发笑)同学们仔细的想想,一个人顶着一个家辛苦吗?” 生答: “辛苦,家庭生活一定很困难的吧?” 师:“你们说得真好!那么这个人是指课文中的那个人呢?他的生活过得如你们想象的吗?大家一起带着问题看课文并找出其答案。”…… 其实,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不是单一的,它是多样化的,如设置悬念激趣法;引发疑问激趣法;创设情境激趣法等。但创设情境之前要考虑到以下几方面:1.创设的情景要有趣味性;2.创设的情景要有感受性;3.创设的情景要有创造性;4.创设的情景要有训练性;5.创设的情景要有教育性。

实践证明,学生自学能力的高低是判断该生能否主动的、创造性地进行学习的重要标志。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坚持“学生为主”的原则,把学习的主动權交给学生,引导学生善思、会思,努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至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的手段和方法有很多,我相信只要我们语文教师转变教学观念,解放教学思想,努力地深入到学生当中去,一定会有更大的发现,在教学中不断的总结经验,真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和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情景解决问题创设
浅谈列方程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教学实录与反思
创设未来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两只想打架的熊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楼梯间 要小心
把美留在心里
高考模拟题精选之情景交际题
智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