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家庭和学校因素影响学习态度的调查研究

2019-06-11 11:07魏孟娟
学校教育研究 2019年7期
关键词:学历问卷家校

魏孟娟

一、调查过程

(一)组织工作

学校成立调查小组。成员:北京师范大学大吴教授、徐教授、學校教学主任、学科教师、各年级班主任等有关人员。课题组组织老师进行理论学习,并制定出调查问卷。

(二)调查对象

参加调查的有:初一年级4个班,发放问卷128份,;初二年级3个班,发放问卷125份;初三年级2个班,发放问卷95份。问卷回收率100%,有效率100%。

(三)调查内容

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学生家庭环境;学生与家长的关系;家长对家长会的态度;学生与教师的关系;学生的自我认识。

(四)选取样本

采用整体抽样的方法,从初一、初二、初三年级中抽取差、良、优班级选取有效问卷作为分析样本。

(五)统计方法

使用SPSS12.0软件包对调查情况进行一般描述性分析。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学生的来源及家庭环境

表1-1显示:借读生的比例在逐年增长,正式生与借读生的数量差距在减少。

“父亲的学历”与“母亲的学历”数据显示:父亲学历偏低,初一学生父亲学历“本科及本科以上”为2.3%,初二学生为6.3%,初三为10.9%。学生母亲的学历与父亲学历调查结果类似。学生家长素质直接影响家校合作的和谐进程,该校家庭教育存在很大的不足,下面的调查结果也验证了我们的推测。

1.家长对学生的关心与辅导方面的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30-50%学生能够安排自己的时间。在家长辅导学生学习方面结果显示随着年级的增长,学习难度的增加,多数家长已经没有能力辅导自己的孩子。

数据显示:初二学生渴望家长的关心,家长对他们的关心程度在各年级中比例偏低不到一半的学生喜欢家长的关心,与预想的不符,学生应该去体会、感受家长的爱,要有一颗感恩的心。

2.家长对学校的了解和对家长会的态度方面的调查

“你的家长对学校的了解程度”数据显示:多数家长对学校了解一般,超出预想的是初二学生家长“不了解”学校的比例高出其他年级,此结果是否与初二阶段心理浮躁有关,家长对个别孩子失去希望值得我们在以后的研究中去关注。

“家长对老师请家长到校的态度”数据显示:各年级都有个别家长认为请家长到校是“认为没事找事”,我们分析有几个原因:1.频频请家长,家长厌烦;2.家校沟通存在问题;3.学生代表不了家长的态度,有片面的倾向。

3.学生与家长的沟通方面

“家长会上,你最希望老师和家长在哪一方面进行沟通”数据显示:初二41.1%的学生希望在“兴趣爱好”方面与家长沟通,说明他们的自我意识的增强。

(二)学校因素的调查

1.在学校与老师的关系

“在学校与老师的关系”数据显示:多数同学喜欢学校生活,初二7.4%的学生厌恶学校生活,32.6%的学生觉得一般,初二学生的特殊性又显示出来。

“你在学校和班主任的关系”数据显示:初三学生多数与班主任的关系较和谐,初二学生40.0%认为一般。

在调查的数据显示中初二学生的特殊性又显示出来,说明学校、家长在对他们的关心和辅导方面存在不足,初二学生的思想、心理辅导工作也需要我们重点去做。

2.自我认识方面

大多数学生有良好的交际能力,能够客观的评价自己,多数学生希望与别人沟通,发挥自己的能力,符合我们的预想。

表2—1显示:初三学生有明确的目标,初一学生个别没有理想,初二学生对自己期望不高,初一、初二年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需要加强。

三、改进建议

综合调查问卷数据结果的分析,主要反映几个问题:1.该校学生的家庭教育存在很大的不足;2.学校在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方面需要加强;3.学校在家校合作方面的工作需要充实和改进。

我们有以下建议:

(一)学校指导家庭教育

(1)定期举办家庭教育讲座;(2)定期召开家长会;3)通过家访了解学生在家庭的情况;(4)组织学生家长开展家庭教育经验交流;(5)重视家长参与学生的活动。

(二)建立学校与家长和谐沟通

成立家长学校,家长咨询委员会,家长出任校董事会成员等。

(三)加强该校初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四)对该校初二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进行专题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方法和措施

四、结语

培养全面发展的孩子,是家庭、学校的共同事业。只有良好的家校沟通与合作,形成教育上的合力,孩子的全面素质提高才不会成为空话;才能托起中华民族明天的希望。

猜你喜欢
学历问卷家校
谈如何有效的开展幼儿园家校共育工作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校携手,共促发展
互动+沟通——基于信息技术的家校沟通新模式
膨胀学历
知识无力感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
学历是工作的敲门砖
“学历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