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需要高素质教师

2019-06-11 11:07陈俊虹
学校教育研究 2019年7期
关键词:素质素质教育情感

陈俊虹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取决于民族素质,而民族素质的优劣取决于教育质量的优劣,而教育质量的优发取决于教师素质的优劣,因此,作为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的:“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素质就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目前,举国上下都在深化教育改革,实施推进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要有高素质的教师,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素质教育改革能否顺利进行。本文拟就素质教育对教师素质要求以及如何培养提高作探索,以期引起人们对素质教育操作问题的关注。

一、素质教育需要高素质的教师

教师的素质如何,对于推进素质教育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唯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更好的推进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实施的好坏跟教师素 质的高低有着直接的关系。为了推广和实施好素质教育,必须提高教师素质,这就决定了素质教育需要高素质的教师。

二、素质教育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提高全民素质,培养适应本世纪的合格人才,为社会培养和谐健康的人,这对担负起教书育 人重任的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层次的要求。

(一)教师的思想品德素质要高

1.教师要有较高的政治素质

教师要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能讲政治、讲正气、进奉献,拥护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2.教师要有崇高的师德修养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一个好教师就有一个好班级,没有优良的师德就不可能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優良师德要求教师做到:

(1)对待事业:热爱教育,热爱学校,敬业爱岗,教书又育人,积极工作,无私奉献。

(2)对待学生:热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做到既是良师也是益友。

(3)对待同事:团结协助,互相尊重,互相支持,情同手足,顾全大局,共同育人。

(4)对待自己:为人师表,严于律己,更新观念,钻研业务,精益求精,开拓创新。

(二)教师要有扎实的科学文化素质

教师是总结和传递人类的优秀文化的主导者。发展学生的智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把他们培养和造就成社会所需要的新型劳动者,这是教师光荣的职责。因此,教师应兴趣广泛、视野广阔、胸怀博大,要有大专、本科以上的文化程度。要有广博的知识,才能把课讲得“引人入胜”,才能唤起学生的强烈的求知欲,才能开发学生的智力和进行各项活动。没有广博的知识就不能胜任未来的教育。如:有一位小学教师在黑板上把“野”写成“野”有一位学生举手发言说:“老师,您把“野”字多写了一撇了。”那位教师竟然说多一撇才够“野”,真是无知!愚蠢!这样的教师一定教不出什么好的学生,哪还能谈什么素质教育?

(三)教师的能力素质要高

1.教师要树立现代的教育观念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传统教育的方法已不适应时代的要求,因此,教师要做到:

(1)要有新的教学观:教师既是学生知识的向导、又是学生人生的指导者和心理辅导者。着重开发学生的智能,让学生学会学习,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2)要有新的师生观:师生要有平等民主和谐人际关系。

(3)要有新的人才观: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培养人才要从重尖子到重全体面,强调人才应有的基本要求,注重层次性和个性,不求个个升学,但求人人成才,实行“成功教育”。

(4)要有新的质量观:从重分数到着重素质,重单项到重综合,从片面到全面的转变。学生不仅要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还要使基本素质得到协调发展,最终能经受社会考验,适应社会的需要。

2.教师要有丰富的情感

教师是一个情感丰富的角色,这种情感丰富性是一种长期自觉修养的结果。它要求:

(1)情感的对象应广博宽泛。

作为教师,本身应是兴趣广泛,视野开阔胸怀博大,即学问上要广闻博识,情感上要多方涉涉猎。尤其对学生,更要关注他们的一言一行,表明自己的情感态度,乐于和学生打成一片,使他们体会到教师是值得信任和坦诚以待的师长。

(2)情感的触发应敏感细腻。

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有感情的人。身为教师切忌粗心大意,别错过因“情”施教的大好机会,应深入观察、细致分辨、准确、及时地作 出自己应有的情感应对。

(3)情感的内涵应浓烈厚重。

教师的情感应力求真挚、饱满、能使学生终生难忘,教书育人是一种触及灵魂的工程,教师对学生的情感传递也不能华而不实。

(4)情感的形态应五味俱全。

教师应有七情六欲,“为人师表”决不是正襟危坐,没有人情世故,没有喜怒哀乐; “教书育人”也决不是做好好先生,而应有爱有恨,既爱浪子回头,也恨铁不成钢。

3.教师要有较强的业务素质

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因此要求:

(1)要有过硬的基本功。

具有较高的“三笔字”基本功、有良好的语言修养和较强的表达能力,掌握教材体系,明确教学目的和重难点。

(2)要熟练掌握各种教学技能。

有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和现代教育技术能力。教师要能自制教具,指导学生制作,使用教学用具,具有运用“三机一幕”,计算机等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的能力。

(3)要有创造性的教学能力。

教师要能运用教材教学法、心理学、逻辑学、教育学等理论知识,科学地组织课堂教学,恰当地选择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把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发展能力相结合起来,把思想教育贯穿于全个教学过程,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4)要有课外活动的组织管理能力。

教师要确立学生在活动课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调动学生在课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根据学生的思想、智能发展状况 及兴趣、爱好来确定活动课程目标,发展和激发学生的智力和兴趣。

(5)要具有科学研究的能力。

为培养“三个面向”人才和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在教育价值观发生深刻裂变,现代教育技术对教育渗透的宏观背景下,应弘扬教师 作为研究者的主观价值,教师研究能包括信息处理能力,归纳演绎能力和创新求异能力等。教师要勇于创新,不断探索进取,从教书所发 展为教育行家。

(四)教师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

素质教育不是片面的追求分数,也不单是智力的开发,而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因此,教师要具备下列素质:

1.心理素质:要有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勇于进取,勤奋向上,而对挫折有较强的承受能力,情绪稳定,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乐于交流合作。

2.身体素质:要有强健体魄,养成锻炼习惯,有良好的卫生习惯,能担负起繁重的工作,出色的完成任务。

3.审美修养:要有崇高尚的审美情操,对文体有广泛兴趣和专长项目,能在自然、社会和艺术体验中感受美、追求美、创造美。

三、培养造就素质高的教师队伍的途径

提高教师素质必须坚持治本和治標同时进行的原则,具体可以参照下列五个方面进行操作:

(一)各级政府要加强师范院校的建设

在重知识、重人才、科教兴国的今天,各级党和政府要更重视师范院校的建设,要做到确立现代人才观,质量观;要提高师范生入学 标准;同时,要延长学制,提高学历,培养高水平的教师。

(二)建立健全教师进修制度,提高教师继续教育的质量,保证教师队伍素质的稳定提高

要鼓励教师参加脱产、函授或自学考试以提高学历层次,确保继续教看得到完善。

(三)优化学校管理,提高教师业务能力

一个成功的教育软件的后面,一定有一大批优秀的教育专家和教师作支撑,要有优秀的教育专家和老师就得优化学校管理,在学校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发挥教师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好提高教师业务能力。做到:

1.开展岗位练兵,大练基本功

鼓励教师练好“三笔字”,讲好普通话,开展经常性教学大比武活动。如:书法比赛、演讲比赛、板书设计比赛,优秀教案评比,优质课评比等。

2.重视提高青年教师教学的能力

提高办学水平,加强队伍建设,以培养青年教师为主。培养青年教师,应做到政治上信任、事业上支持、生活上关心。让青年教师功夫放在备课上,本领显在课堂上。给青年教师压担子、承担优质、示范课、教改实验课、毕业班等。鼓励新人拔尖,让青年教师一年适应两年见长、五年成骨干。采取多方面措施,使教师从教学新手向教师能手的转变。首先要 使新教师懂得如何启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应以饱满热情地投入上课,“以情启情”;教师应挖掘教材之情,教材中有丰富的资料,有动人的内容、有感人的情境去唤起学生之情,因为学生与教师的情感会直接影响学习的兴趣。其次是教师要能设疑设障启动学生学习的动力。 教师要能把问题放在点子上,在没问时要设有思路的台价坡度,要强调没问的时机与对象并能解疑破障,这样学生能及时解导破障就尝到乐趣,兴趣也就渐渐滋长了。

3.重视提高教师科研能力

支持鼓励教师积极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理论,勇于探索教研教改新规律,新内容新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科研水平,做到“科研 兴教”“科研促教”。如写经验总结,参加论文比赛等。

(四)建立激励机制,调动教师积极性

以人为中心,把教师看成一个“人”,要尊重教师,通过激励机制,创造良好的氛围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要把晋升与教师的考核、评价挂钩,完善教师职务晋升制度,也要做到多劳多得,优质优酬,同时把评选先进与教师实绩挂钩,废除论资排辈习惯。

(五)进一步提高教师待遇

教师待遇不高也是妨碍教师素质提高的重要原因,教师待遇不高,不但较难吸引一大批高素质人才投身教育事业,致使许多高中优秀 毕业生高考不愿报读师范院校,而且使一些师范生毕业后四处找门路,希望跳离教育系统。 因此,提立教师的待遇,把教育问题解决好,已是刻不容缓了。

教育大师叶圣陶曾说过:“教育就是养成习惯。”好的习惯就有好素质。总之,素质教育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国家对教育提出的高层次的要求,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新世纪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教师站在时代的前列,来认识当今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现实性,努力做到:“师德高尚、工作认真、安教、乐教、勤教、善教。”才能肩负起实施素质教育的重任。所以,教师的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为二十一世纪人才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素质素质教育情感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情感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公关摄影师必备素质
台上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
也谈素质教育
素质开发完全图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