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代步工具设计

2019-06-11 07:07何涛辛远航
工业设计 2019年1期
关键词:用户体验

何涛 辛远航

摘要:随着与日俱增的科技水平,国民综合实力也在稳健提升,与此同时大众对代步工具的要求愈加苛刻,根据新文化潮流的涌入,大众市场中的代步工具花样百出。电动代步工具已然改变人们出行方式,电动代步工具的普及使之出现大量问题,尤为突出点便是沉重且功能单一性。紧随市场发展方向,一些电动与脚踏车区间的微型代步工具便油然而生。此类代步工具最为重要特点即占用空间率小,适宜人口较多的城市使用。此类代步工具区别于汽车等较大型机动车辆,客观上减少较大型机动车带给城市的压力。对于新时代受众群体,此类设计大大提升了用户对产品的使用体验。对此类产品创作者来说,可满足其创作力的实施,从而创造出更具人性化与实用性的产品。此次课题着重考虑整个市场发展方向,着力考查市场对相似产品开放度,以及宏观的策略分析,着眼于核心竞争力的研究。与此同时,考虑产品内核对用户的实际生活的影响,发现问题,创作出满足于多方面受众群体的小型代步工具,设计出更具价值的代步产品。

关键词:代步工具;用户体验;受众群体

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672-7053(2019)01-0064-02

当今世界代步交通工具已成为人们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发展速度尤为迅猛,其中电动代步交用工具,在整个交通工具市场中的分量愈来愈大。随之而来的,便是电动交通工具逐步分解其它交通工具的市场占有率,被蚕食的根本原因在于,受众群体指向性选择更为便捷的交通工具,更多的减少了大量轻工作者代步不便等问题。通过对此类产品的市场分析得出,大量电动代步工具,其使用功能过于纯粹,对于必要的问题并未采取措施,产品的外观设计考究欠缺。通过对上述原因的提炼,此次课题的生成弥补当前代步工具显现出的问题。保留当前代步工具实用性功能,总结经验,凝练受众群体所需,并予以实施,创作出能够满足受众群体所急需的电动代步工具。

1 日常生活与新型电动代步工具之间的联系

针对客户实际体验分析,可以较好的解析到电动代步工具在一定的时间内,带给用户的行为、感受、以及想法,剖析出用户针对代步工具的侧重点,剖析出用户对代步工具体验要求。依据部分人群,如:上班族,进行出行法师的模拟,发掘出此类代步工具隐含的使用方式。经过对此类别的分析调研后,挖掘出上班族对此类代步工具的需求。用户体验思维对新型电动代步工具的诉求,以及鲜活的发展趋势。

2 新型代步工具概念设计

近些年来雅迪电动车已在全国各地大小城市间大造声势,因其零排放无噪音,并且价格低廉的特点,使其在当今样式繁多的代步交通工具市场里,仍旧具有相当份额。通过对消费市场的分析得出,市面上同类产品大多以公路为主,面对复杂性路况行驶程度较弱,与此同时,发现市面上空间占用率较低的交通代步工具存在空缺。因此,此款设计将范围设定在小型电动代步工具上,针对路面复杂度进行行驶进行改进,使用坚固轮毂适应各种地形环境,及电动代步工具的充电方式、动力系统和骄驾驶体验等方面,近些年再设计与创新。现有的个人交通工具形势主要有独轮平衡车、两轮平衡车、电动滑板车、折叠电动自行车、WalkCar。(WalkCar为一款小巧的代步车,车身由铝合金打造,大小近乎一台笔记本电脑,可装入随身的背包内最高时速10km/h,续航里程15km,但承重达120公斤,足够搭载一名健壮的成年男子。)通过在学习成本、体积、重量、安全性上分析二学习成本最低为折叠电动自行车,体积最小的为WalkCar,重量最小的为WalkCar,安全性最高的为折叠电动自行车。在价格和成本上WIakCar和折叠电动自行车通常在2000-6000价格,此价格较受大众接受。但WalkCar车与人的接触仅仅为两个脚掌,安全性可想而知,这也是为何车速控制在10km左右的原因,很小的车轮对路面距离控制有很大的制约。考虑到中国的交通道路安全状态,安全对用户来讲是最为重要的。在此优先选择折叠电动车,其两个轮子直接接触地面,安全性高,通过性强、实用,但因其体积大、重量沉,又考虑到折叠滑板车,体积小、携带方便、安全性高的特点。故此选择将两者的优点进行结合,同时选用把手操作高速安全性较高,行驶里程可满足需求。结合对市场的调研及个人分工能力的合理分配,对其进行再设计的提升。在较早的研究中,仿以一种创新设计思维应用于产品设计中,设计师利用直观和感性的思考,从认知心理学、语意学、符号学出发,运用思维草图、头脑风暴等方法在产品外形仿生设计目标基础上进行创新和探索。针对当前电动自行车结构及功能单一性的问题,独创全新形势的代步方式。与此同时,在外形的处理上符合当前人们的审美理想,从而达到人与机器的有机统一。以生物体外形为设计创意源,通过融合将生物外形应用于产品外形中,创造性地完成产品创新设计,塑造独特的产品形象。基于上述对产品外形仿生设计工程与方法的研究可行规则化、条理化和秩序化;几何化;变形与夸张;每个产品都由不同的设计元素构成,如功能、色彩、肌理、结构等。而这些设计元素如何与生物外形本征相融合,行之有效地产品外形设计表达是产品的必要基础。我国是自行车大国,伴随市场多类多样电动自行车的出现,以及国家对产业产能整理,将演变成为电动自行车大国。市面上出现了共享单车类的电动产品,其能源由来为锂电池充电桩等,其共通性在于以存储蓄电池组作为辅助能源,即用即走,极为便捷。与此同时,此类设计为新型代步工具,具有时尚、节能、便捷等特点,视为真正意义上的绿色代步工具,骑行方式也极为受欢迎。电动自行车的体积小,占用空间率小,工薪阶层在选购汽车前期首要考虑的选择。个人交通工具方面,应结合实际政策而考虑。有观点认为,我国在2050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电动代步工具生命周期为二十左右年。鉴于此份额的比重来看,此类产品短时间内不会消失。参考《代尔夫特设计指南》的方法进行分析,选出两种最优的模式方案,对产品的骑行模式和布局进行定位。探究其方向控制系统新造型可能性,预计将设计出一款造型别具一格,并且小巧符合年轻人消费的外观,使其具有现实意义。如图1、图2、图3。

在选择座位垫布置方式之后,对于骑行要在两种模式间变化,设计了不同驾驶姿势的演示当单车处于高速模式时驾驶员为坐立前驱姿态,此时等同于普通踏板电单车,驾驶体验较为舒适。而当单车处于常规运动模式时,座椅平行搁置,驾驶员采用普通坐位方式进行驾驶。常规坐立姿态更适合于城市巡航。针对多样路况和需求进行快速切换模式,两种造型模式具备实际可行性。与此同时针对不同身高臂展,操纵杆和坐垫更适宜操作,且可以调节。如图4。

3 结语

电动代步工具的崛起发展为交通工具行业的发展起到了转换性作用,同时為交通工具行业指示了新的发展趋势。新兴设计概念与电动代步交通工具行业水乳交融。将新兴设计概念插入到新型代步工具内,能够显著影响用户对产品识别性的积极作用,亦满足用户对新功能性产品的个性化需求,因此在电动代步交通工具的发展历程中设计概念、外形、方式的应用,起到可实施化的基本思路与操作前提。

参考文献

[1]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工业设计工程学院.设计方法与策略:代尔夫特设计指南.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4,7.

[2]威廉立德威尔,克里蒂娜霍顿,吉尔巴特勒.通用设计法则[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09:6-271.

[3]罗仕鉴,张宇飞,边泽,单萍.产品外形仿生设计研究现状与进展[J].机械工程学报,2018,11,54,21:1-155.

猜你喜欢
用户体验
浅析基于微信平台的商业盈利模式
基于用户体验的辅导员微信公众号建设思考
此处有形更有情
移动智能终端微创新设计中用户体验的研究与应用
基于用户体验的产品交互设计研究
基于用户体验的旅游APP界面设计分析
基于用户交互式体验下的APP版式设计研究
手机阅读平台用户体验影响因子分析
O2O模式下生鲜农产品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研究
浅谈用户体验在产品设计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