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评价成为山村小学教师网络培训的有效杠杆

2019-06-11 07:28李大江李大奎
华人时刊·校长 2019年3期
关键词:山村校本培训

李大江 李大奎

动力是一切力量的来源,能调动教师培训积极性的培训才是“真培训”。山村小学地理位置相对偏远,网络校本培训则成为山村教师业务提升的重要方式。培训的管理尤为重要。本文对网络校本培训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式略作探讨。

教育部等部门联合印发的《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明确今后的一段时期教师教育的目标任务和十大行动,教师培养被列为重要目标任务,其中乡村教师素质提高被列为十大行动之一,并要求提升乡村教师培训的实效。

通过信息科技和网络进行快速学习,成为人们最经常的路径,网络培训也逐渐受到各行各业的欢迎。山村小学地理位置相对偏远,走出去、请进来的面授式培训受到很大的限制。普遍的培训往往由于范围广,在培训内容、培训方式上无法顾及山村教师的差异性,不能因人施训,网络校本培训则成为山村教师业务提升的重要方式。

我们对培训的评价一直是滞后的,缺少生命力的。较多的培训评价是培训结束时上交一定的作业或是培训反思,对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培训讲师、培训效果都很少涉及。评价是提高培训质量的有效途径,它能为整个培训提供一个客观的反馈,是发挥培训实效、促进培训成果转化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对于教师的线下评价,对教师培训后的行为改变有着重要的作用。另外,培训评价还能客观地评价培训者的工作,从而为后续的培训决策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如何构建网络校本培训评价的支撑体系呢?

一、建立长效的驱动机制

动力是一切力量的来源,能调动教师培训积极性的培训才是“真培训”。网络校本培训不同于面授式培训,教师的培训情感态度以及培训状态,都不便于管理,所以,培训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要强化考核,要将教师的培训评价结果记入教师专业发展档案,并纳入教师的学期或年度考核。

二、构建合理的指标体系

评价指标体系直接反映培训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两条线四个纬度十二项指标。两条线是:主观评估和客观评估。四个维度是自我评价、课程评价、讲师评价、管理评价。十二项指标体现在改进帮助、接受程度、收获程度、培训内容、培训形式、预期效果、讲师态度、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行为观察、问卷调查、检查测试方面(见下表)。

在进行管理评价时,首先要确定学员工作行为是否发生了变化,其次要确定行为变化是否是培训导致的,以及由培训导致的水平有多高。为了与培训紧密结合,可以采用笔试(培训反思、教学案例论文撰写等)与面试(教育教学现场评估)相结合的方法。同时要注意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员将培训所学转化为行为。

三、运用科学的评价方式

著名教育评价学家斯塔费尔比姆说:“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评价不只具有甄别功能,还具有促进发展的功能,这种发展能力应是全面素养的提高,所以这个评价也应是科学而又全面的评价。

1.多角度、全方位的多元评价

为了使评价更科学,可采用教师的自我评价、教师互评、学校评议、专家评议、学生评价、家长评价等多种角度全方位的多元评价方式。多元评价方式还体现为对培训的目标、内容、形式以及教师的学习过程、培训后的考核鉴定进行客观、合理、有效的评价,力求使评价体系更加完善。

2.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综合评价

定量评价容易忽略难以量化的重要品质与行为,忽视个性发展与多元标准。定性评价弹性较大,评价结果模糊笼统,难以精确把握。所以,在教师的网络校本培训中,要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结合,既要关注教师的学习情况,又要关注教师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既要考察教师的认知層面,又要考虑教师的实践层面。

3.动态、开放的系统评价

评价既是一种管理,更应是一种指导与帮助,要把评价变为指导和促进的过程。

首先,评价动态性。任何培训的评价都要立足过程,变过去结论性评价为“发展性评价”。即不仅要对网络校本培训的结果或已达到的水平作出判断,还要对获得这种结果的途径以及培训前后的变化过程作出判断,即动态评价,并使这两种评价结合起来。

其次,评价开放性。网络校本培训的评价开放性主要表现为评价主体开放。包括校长(或主管部门)、教师、学生、教育专家、家长以及社会人员等。

此外,评价还要多维性。要从教育维度、学习维度、创造维度来考察学员的表现,突出学员主体作用的发挥,以教师的发展促进学校发展。

网络校本培训是一个系统工程,其评价的准确性、客观性、有效性取决于组成这个系统的各个子系统及其相互间的协调配合关系。有效的驱动机制,合理的指标体系,灵活的评价方式,既是评价有效的保证,也是促进网络校本培训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江苏省连云港市徐山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山村校本培训
会议·培训
广东省校外培训风险防范提示
我请大雁落山村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会议·培训
山村之晨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价值导向的校本课程建设——以“兰质教育”校本课程为例
追求“四合” 洋溢“四味”——二十四节气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
山村晚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