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田户 彭海芳 刘佩琳 杨光灶 李树亮
摘 要:婺源是徽墨的主产地,历史上尤以婺源虹关詹氏墨业最为兴盛。婺源徽墨制作技艺现为省级非物质文化,内涵上承载了虹关古村落及其古建筑的历史记忆与詹氏墨商的传承谱系。在文旅融合、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下,分析其价值意蕴,探讨婺源徽墨非遗的保护与传承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保护与传承策略。
关键词:婺源徽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文章编号:1004-7026(2019)02-0154-02 中国图书分类号:J211.6 文献标志码:A
婺源制墨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南唐,清初已誉满海内外。徽墨是传统时代婺源徽商的4大经营行当之一,婺源是徽墨的主要产地,墨商中,虹关詹氏墨业独树一帜,虹关村“中华徽墨名村”即源于此。婺源徽墨,是徽墨中的一大流派,亦是婺源制造业的一大特色,是以松烟、桐油烟、漆烟和胶等为主要原料并以传统技艺手工经11道工序生产制作而成的特种颜料。婺源徽墨制作技艺,被评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1 婺源徽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意蕴
1.1 鉴赏收藏价值
婺源徽墨适用于传统书画创作,朴实少华,多具民间艺术风格,素以“墨中之最”“落纸如漆,万古存真”的美誉而见赏艺林。保存的古墨中,“御赐金莲”“龙门”“虎溪三笑”“八仙庆寿”等主题突出,色彩清晰,造型别致,美学韵味浓厚,极具收藏价值[1]。
1.2 文化传承价值
一方面,精湛的古法制墨技艺中蕴含着古人的文化智慧,一块成墨约需半年的时间,历经十多道工序,故宫博物院馆藏了500余块詹氏墨,其中虹关詹氏墨就有48块,保留在民间的古墨、墨谱、墨模等实物具有较高的文化科研价值。另一方面,婺源徽墨家族优势明显,且支系众多,传承时间长,文书、账本史料丰富,实为中国制墨史上罕见[2]。虹关村保存较为完好的明清徽派古建中有多处为徽墨世家,如世宝斋、玉映堂等。
1.3 国际交流价值
婺源徽墨在中日民间交流上发挥了积极作用。据日本奈良《古梅园墨谱》中的记载,古梅园第六代传人松井元泰为改进古梅园的制墨技艺,通过往来于乍浦和长崎的中国商人向婺源虹关的詹子云等制墨名家请教制墨秘笈,故宫博物院所藏的古梅园墨正是松井元泰所制[3]。
1.4 产业振兴价值
20世纪90年代,随着婺源墨厂的倒闭,婺源徽墨传承和产业发展戛然而止。幸运的是,虹关村村民詹汪平作为徽墨名匠詹成圭、詹大有的后人,对徽墨制作情有独钟,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点燃了婺源徽墨传承的星星之火,在文旅融合、乡村振兴战略支撑下,势必呈现燎原之势,释放产业振兴价值。
2 婺源徽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现状及问题
2.1 婺源徽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现状
2.1.1 個人情怀对婺源徽墨非遗的保护与传承
詹汪平是虹关詹氏有史记载的第十三代传人、其家族的第七代传人,自小就耳濡目染家族的制墨传奇,在家人的鼓励与支持下,重拾家族遗逝的古墨制作技艺。远赴上海、苏州求教于家族前辈,访遍名师,历经波折找到了原婺源墨厂的詹钦元、王淦青等老师傅指导。通过不断翻阅家中古籍、相关文献,走访周边岭脚、沱川等村中长辈,现已将婺源徽墨的主要制作工艺复原。婺墨制作技艺成功申请到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詹汪平因此成为虹关村古法制墨的唯一传承人。
2.1.2 政府对婺源徽墨非遗的保护与传承
婺源县政府先后组织了徽墨等项目参加了第二届上饶文博会、江西省非遗大展、深圳文博会、上海自主品牌博览会、云南非博会等非遗展示宣传活动[4],取得了良好的保护与传承成效。同时婺源县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均提供了特定的空间对婺源徽墨进行了古籍保护和产品展示。
2.1.3 热心人士对婺源徽墨非遗的保护与传承
有众多社会热心人士已经加入到婺源徽墨非遗的保护与传承的行列,如访日学者奚望,为了寻求中日两国的“墨缘”印记,先后多次到访虹关村,与古法制作传承人及上饶师范学院学生共同探讨婺源徽墨可持续保护与传承问题,并向古梅园社长松井晶子发了一封表达希望以墨再续中日民间友好往来的邮件,深深打动了对方。
2.2 婺源徽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面临的问题
2.2.1 文化自信渐失,保护与传承意识淡化
虹关村的婺墨文化随着现代文明的入侵受损严重,村民逐渐对婺墨文化丧失信心。传统的农耕生活已经难以满足村民的基本生活,年轻人开始追求高节奏、高舒适感的生活,这项高耐心、回报慢的古法制墨技艺日渐落寞,大多数墨商后人弃墨转行,现村民对虹关传统的古法制墨技艺并不了解。同时,村民对詹汪平还坚持制墨这个夕阳产业并不理解,使其承受较大的精神压力。
2.2.2 制墨技艺残损,保护与传承条件受限
婺源徽墨文书资料因家族没落或村民逃难等原因四处流散,文献资料难辨真伪。虹关传统古法制墨技艺的传承,自古以来多是言传身教,几千年的接力棒传至今日,掌棒者大多年逾古稀或已不在人世,传统婺墨师傅稀缺。婺墨技艺传承人詹汪平在自家餐馆腾出两间房作为作坊,待旅游淡季才能潜心研究古法制墨技艺。基于古法的制墨技艺缺乏创新发展,元素单一,外加资金、场地、材料、社会资源等条件的限制,面临着传承和传播的双重瓶颈,难以突破。
2.2.3 社会认知偏差,保护与传承遮蔽效应
由于历史原因,婺源古代隶属徽州,后因为军事需要划归江西。导致社会对徽墨的认知度高,即使谈及婺源徽墨,很多不熟悉这段历史的民众依旧认为婺源徽墨就是徽墨[5]。况且,安徽徽墨制作技艺率先进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徽墨在2015年也成功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由于这样的社会认知偏差,给婺源徽墨制作技艺的传承与保护造成了强烈的形象遮蔽效应,为婺源徽墨的保护与传承带来了不少挑战。
3 婺源徽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策略
3.1 文化生态空间的整体性保护与传承
婺源徽墨保护与传承的关键在于对其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空间进行全局性、整体性保护。重视对虹关村徽墨古宅、徽饶古道、松木林等物理空间的保护,加强对虹关村墨商后人及其家族祖传墨品、墨模、墨账、墨谱、文书等资料的挖掘与保护,通过标志性景观、民俗习俗、仪式习惯等形式再现,营造婺源徽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物理空间和文化环境。
3.2 商业振兴空间的生产性保护与传承
一方面,规划打造婺源徽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与传承基地、婺源徽墨主题民宿及文房四宝等文创商业综合体等,让古法制墨技艺有良好的生产、展示、传承及商业振兴的载体,塑造婺源地理标志性产品品牌,提升传承人的社会地位,改善传承人及社区居民生存现状,切实发挥婺源徽墨产业在社区扶贫、乡村振兴中的带动作用。另一方面,可探索地方高校与非遗传承人共建生产性保护基地的模式,利用其多元化资源解决婺墨传承人在经济、场地、市场上的困境,为振兴婺墨产业提供平台和载体,构建产品的研发、设计、策划和推广体系,形成区域性地理标志商品研发设计中心和人才培养基地。
3.3 文旅跨界空间的融合性保护与传承
文化是旅游的根基与灵魂,旅游为文化提供了流量与动力,文旅跨界融合是大势所趋。婺源徽墨制作技艺是婺源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兼具文化属性、产业属性,在婺源县全域旅游和虹关村特色旅游发展的背景下,文旅融合条件非常充分,文旅项目识别性显著。如徽墨旅游文创商品、徽墨主题旅游民宿、徽墨写生主题旅游、徽墨探秘研学旅行、泼墨徽饶古道之旅等都是实現其文旅跨界融合保护与传承的重要载体。
3.4 立德树人空间的持续性保护与传承
作为地域文化和工匠精神的一种表征符号,婺源徽墨在历史上取得的辉煌成就,正是先辈们含辛茹苦、诚信为本、抱团发展的生活与商业智慧的体现。在研学旅行盛行的当下,婺源徽墨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进社团,并以研学旅行的形式带动体验,是当地中小学生了解乡土乡情、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与探究式学习非常独特的素材,从立德树人的角度利于实现永续保护与传承。
3.5 多元交流空间的联动性保护与传承
婺源徽墨技艺的保护与传承,必须秉承开放包容的心态,建立多元交流空间,实现联动性保护与传承。文可与笔、纸、砚的非遗传承人及其基地形成整合式互动,共同营造文房四宝保护与传承的空间和市场,联合申报世界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可发挥中华詹氏经济文化交流协会作用,充分聚合詹氏企业家、书画家、作家、文化学者、自媒体人等资源,推动婺源徽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族群式认同、产业化运作、市场化推广进程。
参考文献:
[1]王毅.中国徽墨[M].上海:学林出版社,2011.
[2]林欢.詹成圭墨业及其墨品考述[J].收藏家,2014(5):37-41.
[3]李春香,万田户,李倩,等.SWOT分析框架下婺墨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开发战略研究[J].山西农经,2018(16):58-59.
[4]廖淑婷,彭海芳,万田户,等.婺源虹关村旅游开发思路探析[J].山西农经,2018(15):56-57.
[5]王毅.中国墨文化问学[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