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真
摘要:互联网的发展带来了众多的信息,在给消费者提供便利的同时,不免造成信息过载的困扰,本文通过对信息过载的定义、维度、一些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提出未来研究的展望。
关键词:信息过载;綜述;维度
一、信息过载的定义
Jacoby等(1974)是第一批试图观察消费者购物环境中信息过载现象的研究人员,他将信息过载定义为“外部客观刺激”,而不是个人对外部刺激的看法。此后,研究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信息过载做出了定义。有学者认为信息过载指信息超过个人接受和处理能力,而导致厌烦和心理焦虑的现象(Schick,2004)。有学者认为信息过载指的是信息量过多以及由此而造成的信息噪音。有学者认为信息过载状态是一种人处于过量的、超出入的信息处理能力的信息状态(Baek,2012)。有学者则认为信息过载是由于文字和图像过多而导致的一种现象(Kuksov,2011)。基于上面对信息过载的定义,本文将信息过载定义为:消费者面对数量巨大、难度不同的信息时,由于受到信息处理能力以及可用时间的限制而导致故障的状况。
二、信息过载的维度
信息过载与产品数量有关,比如,一位消费者在10个产品中做选择,而另一位消费者在20个产品中做选择,那么后一位消费者所需要处理的信息量显然大于前一位消费者。此外,信息过载还与属性信息数量有关。比如,购买一个杯子时,消费者只需要处理大小、材质这两个方面的属性信息,而如果是购买一部手机,则需要处理内存、处理器、分辨率、保修服务等众多的属性信息。同样是在两款产品中选择,选择一部手机比选择一个杯子需要处理更多的信息量。因此,很多学者将备选产品数量以及产品属性信息数量看成是信息过载的两个独立维度,并在实证研究中通过操控这两个因素(或其中一个)来操控信息过载的大小。后来有学者认为传统对于信息过载的描述是片面的,又将信息和情景因素的重要方面加入其中,例如信息质量、时间压力、信息结构。另外,学者Ozkan和Tolon(2015)通过重新对信息过载进行量表开发,将信息过载划分为信息数量、信息质量、信息处理能力、可用时间四个维度;学者Park和Lee(2011)将信息过载用认知情绪二分法的方法划分为认知过载(包含信息数量、信息质量和信息结构)和情绪过载(信息感受)。
三、信息过载的实证研究
学者Jacoby和Speller等人是最早提出“信息过载”这一现象的学者。在进行实验时,他们通过改变产品数量和每个产品的属性信息数目来操控信息过载。他们的研究结果显示,当信息过载增加时,消费者的主观决策质量提高,但是他们的客观决策质量却下降了。由此,他们做出了“信息过载会降低决策质量”的结论。
然而,后来一些学者的研究却得到了不一样的结论,比如,Scammon(1977)的研究表明,当属性数量增加时,消费者的客观决策质量提高,但是主观决策质量(满意度和不确定性)下降。
而各个研究之间之所以会得到相冲突的研究结论,可能源于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比如:对信息过载的定义——信息到底是客观的刺激,还是对刺激的主观感知。
之后,很多学者又引入了信息质量、信息结构等相关因素。比如,Keller(1987)在研究信息过载对决策的影响时,还加入了信息质量,他们的研究结果显示,只考虑信息数量时,信息数量对决策质量有负面的影响,只考虑信息质量时,信息质量对决策质量有正面的影响。如果保持信息数量不变,提高信息质量时,消费者的信息使用量增加,但是决策精确度同样下降。而保持信息的质量不变,则信息数量增加,反而会造成决策准确度的降低,同时还会降低决策信心。由此他们认为,在考虑了信息质量这个因素之后,过多的信息会对决策产生不利的影响。
由此可见,即使是在考虑和控制了众多相关因素之后,较早的研究依然发现信息过载会对决策结果造成影响。
参考文献
[1]郭佳,黄程松.国外网络环境中信息过载研究进展[J]情报科学,2018(7)
[2]赵正洋,赵红.国外消费者困惑研究综述[J]华东经济管理,2011,25(4):146-151.
[3]徐瑞朝,曾一昕.国内信息过载研究述评与思考[J]图书馆学研究,2017(18):21-25.
[4]Jacoby J,Speller D E,Berning C K.Brand choice behavioras a function of information load:Replication andextension.[J]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1974,11(1):63-69.
[5]zkan E,Tolon M.The effects of information overloadon consumer confusion:An examination on usergenerated content[J]Bogaziqi Journal Review ofSocial,Economic and Administrative Studies,2015,29(1):2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