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业集团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推进策略

2019-06-11 05:49胡清强
财讯 2019年4期
关键词:信息化建设财务管理

胡清强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报业集团推进财务管理信息化创新改革,已经成为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必经途径?因此,为了有效提高集团经营效率,优化财务管理建设,报业集团应当积极建立财务网络化系统,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管理方法,实施财务集中管理统一核算,并通过财务信息化建设,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进而全面实现企业财务的动态管理?

关键词:报业集团;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随着我國经济市场环境日趋完善,报业集团的经营发展也迎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为了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报业集团要及时推进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企业资金使用效益,充分应用网络信息技术实现现企业系统数据融合,在加强会计信息处理效率的同时有效提高管理信息时效性,为企业的资金调配和经营发展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一、报业集团财务管理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报业集团财务管理与现代企业管理机制差距较大,普遍存在财务管理松散,监督不到位的情况。由于集团缺乏有效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没有形成统一的核算流程和方法,财务信息无法满足集团经营的决策需求。因此,报业集团应当积极创新管理体制,推进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确保企业长远、稳定的健康发展。

二、报业集团财务管理信息化推进策略

集团推进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同时要引入科学管理方法和技术先进的技术软件工具,形成完善的财务信息化管理体系,以此,实现对团财务管理的核算规范。

(1)财务会计核算规范

报业集团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同时要引入科学魁左的方法和ERP财务管理软件,提高和规范财务管理。ERP是当前大中型企业应用最广泛的财务管理系统,可以全面规范集团各单位财务会计核算。因此,企业要购人会计核算所需的资产管理、资金结算、工资核算、报表管理、成本费用管理等各个模块子系统,确保企业可以做到财务制度、核算口径、会计科目、处理流程、资金结算、会计奉目、结算票据、资金调配、报表编制、税费管理的规范统一。集团还要利用管理软件和先进制度,建立有效的财务网络,统一有效地对下属各单位财务实施集中信息管理。同时,集团管理层要结合精细化管理标准,建立相关指标体系,不断完善信息系统财务信息,录入更多的核算环节,保证管理决策的随时调用,为企业的发展管理和资金调配提供有益的参考依据。

(2)实施全面预算管理

报业集团要结合财务管理系统,做好对会计核算的日常动态控制,逐渐推行全面预算管理,不断促进集团财务管理水平的稳步提升。由于推行预算管理的全面实施,需要涉及经营的多个环节,执行控制等方面的工作繁琐庞大。因此,集团必须要实现预算管理系统与财务会计核算系统的有效结合,并在系统中设置全面的预警监控机制,保证预算超出合理范围构系统进行自动预警提示,从而有效实现对集团财务真实准确的动态控制管理。当出现问题时可以及时发现处理,有效保证集团经营发展的顺利稳定,信息系统预算管理模块,可以将事后核算转变为事前预算计划,降低集团的运营风险。

(3)财务与业务一体化

企业要建立全面的动态管理平台,实现财务管理与业务管理的一体化,从而全面提高集团的管理和经营效益。以往财物管理流程都是采取填制记账凭证的方式,财物人员将业务单据信息转变为财务信息后,在进行归类、描述等,业务与财务核算的分离,导致财务信息形成极为滞后,严重影响了信息的使用参考价值。因此,集团要依托于信息技术和财务软件系统,形成财务与业务的一体化管理模式,业务信息出现变化后马上转换为财务信息,供集团决策层参考使用。为了进一步提高财务信息的使用价值,相关人员可以通过系统流程设置,在财务信息形成后自动生成财务凭证,这样财务与业务山体化的财务管理模式,可以让财务人员更好的发挥职能,对集团资金进行有效的控制监督。

(4)集团资金统一管理

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要及时引入资金管理系统,实现集团对资金的统一管理,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同时,充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因此,集团要建立资金集中管理平台,将下属各个单位资金全部引入集团资金管理系统,实现对集团资金流动情况的实时监控。同时,还要积极采用银行协议管理,对下属单位实现固定余额控制,实现集团对资金的统一管理统筹使用,从而有效降低集团资金沉淀,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三、结语

综上所述,财务信息化建设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报业集团应当积极推进体制改革创新,利用信息技术推进财务管理信息建设,提高企业的资金调配效率。但当前我国报业集团普遍存在,财务管理松散,监督不到位,资金沉淀和成本加重等问题。因此,报业集团要加快财务管理信息建设,实现财务业务一体化,从而有效提高企业资金使用效率。

参考文献

[1]陈旭婉.如何推进集团公司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J]现代商业.2017(11):89-90

[2]王先锋.基于内部控制的报业集团财务管理策略探析[J]会计之友.2017(34):123-124

[3]甄兴荣.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信息化策略探讨[J]时代金融.2017(17):177-178

[4]张忠明,骆鹏飞.科学理财集中管理——湖北日报报业集团探索财务管理新模式[J].中国报业.2017(02):190-191

[5]周龙涛.基于云计算的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方案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7(24):67-68

[6]付立新,黄静,艾俊礼.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7(13):55-56

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之外,特别明确并增加了“科技创新中心”这一新战略功能。协同战略可以形成不同的发展模式:多中心分布模式,强化网络化中心服务支撑和各个分中心独立发展。

(1)通过“统一战略+分中心”协同模式,使三地对外资研发管理更清晰

以后,京津冀区域会将一部分大学或奉旧1机构进行有机调整与配置,结合弓也不同的战略定位,使校企联系更加紧密,从而形成本区域产业创新中心。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规划来看,三地目前可以进一步强化‘最大化跨国公司R&D投资聚集效应的宏观制度环境建设”这一目标:即北京定位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可以大量吸引跨国公司来华开展R&D基础研究工作,天津定位为“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河北作为“产业转型月级砌金区”注重拓展又创妾京津地区跨国公司价值网络活动中推进自身于裂充产业多}级转型的示范工作;充分发挥“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的独物力能,探索出吸引跨国公司R&D聚集外溢,适合自身发展水平的“第三条道路”。

(2)通过强化“网络化中心服务支撑体系”,优化三地对跨国公司产业链的招商与布局

目前,结合北京地区吸引跨国公司研发投资的经验看,尚存在对外资研发机构政策管理的多头部门协调与整合的挑战,并没有从制度上建立针对外资研发投资服务的事前、事中与事后“一体化”程序与组织,因而难以从宏微观调控与监测视角更好把握在京跨国公司研发投资活动的全面动向。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来看,可以从强化网络化统一监管服务这一中心工作入手。從产业价值链服务的视角加强三地的政策研究沟通与人员异地轮岗交流,通过有目的、层次性的学习,推进三地深刻认识自身在跨国公司产业链不同环节的承接地位与资源优劣,逐步建立并完善三地协同发展的网络化服务支撑体系。

四、总结

京津冀地区的协同发展,首先要明确统一化管理理念和网络化合作原则,三地加强制度化合作的同时,还应注重突出自身地域品牌与制度创新特色。三地可以针对大都市圈内不同人才流动与需求特征以及产业发展阶段特征,在京津冀区域内部创造出具有本地特色的人才应用平台,摒弃陈旧观念,着眼于“人才为我所用”的开故创新理念,通过差异化服务措施的实施,提高区域内人才交流频次与技术转移程度,同时基于“商业价值——生态价值——社会价值”的不同层面来破解区位资源瓶颈,打造符合自身区位的独特竞争优势与治理模式。

参考文献

[1]王缉慈,等.超越集群——中国产业集群的理论探索[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2]Marshall A Elements of economics of industry[M]LondonMacmillan,1910.

[3]Michael E.Porter.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M]New York:The Free Press.1990.

[4]丁魁礼,钟书华.创新集群的本质涵义及其与产业集群的区分[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7(10):43-46.

猜你喜欢
信息化建设财务管理
医院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公路施工财务管理和成本核算
新会计制度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试析新形势下高校财务管理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财务专业视角下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培养
数字化校园的整体构架及技术分析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策略研究
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