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全面深化改革下的国有企业审计分析

2019-06-11 05:48姚娜
财讯 2019年5期
关键词:审计国有企业改革

姚娜

摘要:国有企业审计,顾名思义,是对全部的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进行必要的经济责任审计,从而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并且对审计进行全面的监督。本文基于此种观点对国有企业的发展和改革历程展开分析,确定国有企业功能定位,并且对国有企业审计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找出深化其审计的相关对策,从而促进我国国有企业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国有企业;审计;改革

在当前国家加强全面改革的背景下,重现推进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加强审计工作优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企业的发展提高。具体来说,在日又届三中全会中,我国决定全面深化改革,其重点内容就是促进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国有企业改革。从根本上来说,促进国有企业改革,加深对于国有企业审计的研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国有企业审计工作的发展。

一、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过程以及相关功能定位

总体上来说,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从1978年改革开放至1991年,对国有企业的经营权进行改革并且采取了承包经营等一系列措施。第二阶段则是将重点放在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方面。第三阶段的目标是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并且逐步提高其影响力。但是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工作暴露出了诸多问题,亟待解决,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自第三阶段以来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其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占有者重要地位,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增强宏观调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居于主导地位。在此种定位机制下,为了促进市场发展的平衡以及改革的大背景下,追求利润已经不是国有企业首先应当追求的目标,而是应当将目标放置于为社会的资源配置方面做出一定贡献,协助政府更好地进行宏观调控。

二、国有企业审计发展现状

(1)国有企业审计思路逐渐清晰。总体上来讲,我国国有企业总体的发展思路发生了较大变化,在本世纪初期,企业的审计工作大多是围绕企业本身进行的,多具有被动的地位;而近十年以来,我国国有企业的审计工作的重点逐渐转移到对于企业的安全问题以及领导人员的违法违纪方面,逐步突出其主体地位,这也标注着我国国有企业审计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2)审计工作内容逐渐丰富。从本世纪初期,我国就开始对于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情况进行了越来越多的而关注,国有企业的审计内容也逐步囊括了企业的重大投资决策以及领导人员的廉洁情况等等。随着近些年来改革的不断深化,其内容日益丰富,并且为了制约监督审计全,重现对于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违法违纪行为。

(3)经济审计责任是其工作主体。在我国当前的国有企业审计模式中,主要审计形式是对于企业的领导人员的经济责任审计,对其开展财务收支审计等工作。但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模式并不属于国有企业的审计模式,经济责任审计模j饼交为单一,这使得国有企业改革的多元化审计目标准以完成。

三、有关对策分析

(1法观调整国企审计目标。国企审计的目标主要有改革、经营以及责任性等。其中改革性目标是用来评4Wt4昔施的完备性的,关注的重点是各种审计对象的治理结构问题以及竞争性行业的进展问题。经营性目标是种用来判断国企绩效的关键标准,监管性目标是以国资委为审计工作的主要对象,看重:相关人员有没有缺位越位行事的现象,以帮助国企对于内部风险加以控制,责任性目标可以准确地戈]分经济责任的含义以及其范围,重要的经济决策是其中的重点内容,可以起到防止领导人员不J咯尽职守和滥用权力的问题。

(2)改变其审计组织模式。经济责任审计需要负责多种审计目标,在对国有企业审计方式展开改革时,需要牢记以经济责任的审核未中心,把审计工作的时间范围拖延到退休之后,并综合社会审计机构来帮助审核质量,强化对审计机关的监督力度,在对企业绩效展开审计工作的时候需要凭借调查分析,利用调查得来的数据资料来评定国企的绩效,并且按照公共产品的成本和消耗来确立国企经营的目标以及绩效的评估标准。为了保障国家重大决策不受影响在变更国企审计组织模式的时候需要对具体的工作展开调研,以帮助落实宏观调控政策实现政令的畅通。

(3)革新经济责任审计内容和模式。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的改革和更新需要在企业领导人员的周围展开,并把企业负责人的经济责任审计当做是重点的审计标准,在实施审计方案时要依据平衡选取样本的形式,全面铺设到经济责任审计范围当中,并按照审计的具体力量展开抽样统训,在设计一些重要的决策需要对四级以下的分支机构进行抽样调查的时候需要对各类的额审计监督工作展开审计,按照经济的责任审计方案来筛选该如何应用监督方案,来改革具体的审计方案。

(4)加强对于审计审计成果的利用,协调各方信息交流。我国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中,应当重视对于利益相关的企业提供必要的审计成果,其中主要包括调查报告等信息,此种审计形式主要是通过对于评价领导人员来进行必要的审计工作,包括了财务收支以及审会审计质量核查报告两个部分,并且为了对此种报告形成一定的约束机制,需要将其提高在国家审计中的作用和地位。最后,为了拓宽审计成果的利用渠道,需要强化各个部门之间的合作机制,当审计工作所涉及金额较大时可以同司法部门进行合作,从而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加强信息交流。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前提下,为了提高国有企业审计工作的效率,需要依据社会发展的新情况来对全面整合审计目标、组织形式,并改革经济责任的相关内容并理清审计成果的利用方案,只有依据这样的前提才可以发挥审计工作的具體效用,提升国企改革的工作深度。

参考文献

[1]审计署成都特派办理论研究会课题组.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国有企业审计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J]审计研究,2015(3):27-34.

[2]吕京华.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对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思考[J]纳税,2018(4).

猜你喜欢
审计国有企业改革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国有企业每5年至少审计1次
浅谈工程结算审计的方法与实践经验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从国家治理看审计反腐倡廉的作用
1—7月国有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272170.9亿元
“改革”就是涨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