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昶序
[摘 要] 在新课程不断深入改革发展的当下,中职时期对学生而言是极其关键的,是学生性格和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因此,中职教师在利用德育生活化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坚持做到注重案例讲解、挖掘生活榜样、创设德育情境、开展多项活动这几大关键方面,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结合多年中职教学经验,对中职德育生活化课堂构建的实践与思考逐一做深入阐述。
[关 键 词] 中职德育;生活化;构建课堂;实践思考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3-0142-01
一、注重案例讲解
教师要注重对教材案例的选择讲解,使案例内容更加贴近生活。中职学生的学习基础普遍较差,知识面不足,同时也有一些不良的学习习惯,但是对一些新鲜的事物比较感兴趣。所以德育教师要在德育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握生活热点,将这些热点知识与课堂知识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究欲望。例如,教师在讲授《哲学与人生》中的创新思维能力这一节课程章节内容时,学生对创新相关知识的理解比较浅,印象不深刻,只是对一些比较注重的事情才会关注,所以教师为了改变学生这一状况,可以将最近出现在大街小巷的共享单车这一新鲜事物向学生进行讲解,围绕共享单车的话题来展开讨论共享汽车、共享雨伞以及共享其他东西的相关问题讨论。经过教师的相关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被极大地提升起来。在通过共享的问题讨论之后,学生明白了创新,只要你热爱生活,积极地关注生活,就会有一些奇思妙想。教师积极地将这些生活案例引入课堂讲解过程当中来,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二、挖掘生活榜样
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挖掘生活中的榜样,不断提高学生自我的道德修养。教师在平时的德育教材知识内容讲解过程中要从教材知识内容中挑选出几个榜样来激励学生不断奋发努力学习。但是在平时的课堂教学过程当中一些榜样对学生太过遥远,不切实际,所以教师要充分发掘生活中的榜样力量,尽量选择那些学生生活当中的榜样,学生能够感受到亲切,自然而然地就容易不断激发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更加有利于学生道德品质素养的养成。例如,教师在教学《劳动光荣》这一德育课程的章节内容过程当中,可以提出当今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不喜欢劳动,经常会出现有人逃避值日的现象,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班级里寻找一些比较爱劳动的同学,并和自己做对比,以榜样的力量不断激发学生努力向前,榜样在学生身上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学生良好的品德素养也随之养成。教师通过这种树立榜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更加有利于学生去学习德育知识,丰富自我内涵。
三、创设德育情境
伴随着教学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中职德育课堂上越来越注重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使学习问题变得更加生活化,同时教师也要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当中,使其在德育课堂中能够感受生活,领悟生活,从而适应社会发展。所以教师要创设更加贴合学生生活实际的德育教学情境,不断提高德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教师在平时的教育生活中要不断启发学生进行思考,调动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思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求职与面试的技巧学习课程章节内容时,教学过程当中可以模拟面试的场景,让三个学生充当面试的面试官,让五名学生作为面试者,其他学生作为观众,感受面试场景的氛围。在面试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面试过程进行点评,通过相互间的提问题和建议,让学生不断学习和掌握到面试过程当中的技巧,作为新社会所具备的重要口才素养。教师这种生活计划的教学过程能够更加使学生提升自我丰富的生活经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辨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四、開展多项活动
教师要开展多项德育实践教学活动,不断提高品德教育过程当中的实效性。教师开展德育实践教学活动能够使德育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例如,教师在讲授《保护资源环境》这一德育课程教学章节内容时,可以结合当地的垃圾分类活动进行实践性和有针对性的地区调查活动,让学生结成不同的活动小组,让每个小组深入调查自己所在的社区环境垃圾分类状况,同时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利用街头调查访问的形式,对社区居民垃圾分类知识的知晓率和执行情况的了解进行统计,之后教师在课堂上将学生的统计结果进行总结,并概括成图表,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了解到实践过程给自己带来的收获,从而激发学生对德育知识的趣味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
总而言之,中职德育生活化课堂构建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德育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当中要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为学生树立榜样,开展多项德育实践活动,创设新的教学方法,不断加强学生的品德修养。
参考文献:
[1]白松万.中职学校贯彻落实德育教学的问题及策略探究[J].中职教育,2015(9).
[2]曾庆春.跟随榜样成长:教师职业道德经典案例评析[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编辑 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