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艳
[摘 要] 在高职院校全面开展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工作背景下,高职院校职业技能鉴定培训体系的开发和研究也得到人们前所未有的关注。阐述高职院校职业技能鉴定的意义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将教学与技能鉴定结合在一起,保障职业技能鉴定实施成效。
[关 键 词] 诊改;职业技能鉴定;培训体系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3-0004-02
職业院校开展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是指学校根据自身办学理念、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聚焦专业设置与条件、教师队伍与建设、课程体系与改革、课堂教学与实践、学校管理与制度、校企合作与创新、质量监控与成效等人才培养工作要素,查找不足与完善提高的工作过程。职业技能鉴定是相应的考试机构对从事某种职业所掌握的技术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进行考核,并做出相应的评价,是衡量职业技能水平的一项考核活动。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大部分高职院校利用自身师资、场地、设施、资源,成立了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鉴定和培训工作,提高了学生的操作能力、职业技能水平和就业竞争力。但很多高职院校技能鉴定水平和培训质量不高,对学生技能水平的提高意义不大,因此,在诊改背景下,要加强职业技能鉴定培训改革。
一、高职院校开展职业技能鉴定的意义
高职院校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工作有利于提高高职学生职业技能水平,增强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提高高职学生综合能力素质,增强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发展,提高经济效益。近年来,高校和高职院校毕业生人数增长迅猛,就业压力也随之增大。为了使高职学生进一步适应社会需求,高职院校应鼓励学生参与技能鉴定,参与培训,通过车工、钳工、修理工、调试工、化工、制冷工等操作技能鉴定和培训获取资格证书,实现学业和职业资格双证上岗,这对高职学生自身发展意义重大。
二、高职院校职业技能鉴定存在的问题
(一)职业技能鉴定场所及设备不足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利用自身资源,如教学场所、师资力量、实验设备,由教学或行政管理人员兼任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为考评工作临时设立技能鉴定机构,没有独立的培训机构,没有专业的技能指导人员进行培训,鉴定项目也比较单一,服务范围比较窄,服务项目也比较少,因此,学校职业技能鉴定场所通常是共用教学场所和设备,而教学和职业技能鉴定之间还未建立起很好的联系和合作,在相互冲突的情况下,培训场地少,培训设备少,教学内容无法跟上进度,职业技能鉴定培训无法避免应付或不了了之的情况。
(二)鉴定培训项目与岗位技能脱节
高职院校职业技能鉴定培训项目每年变化不大,更新速度也不快,因此,培训课程内容更新不及时,技能鉴定项目题库更新频率不高,而企业岗位技能标准和岗位规范每年都会进行修订和调整,这就导致高职院校技能鉴定培训项目和内容无法跟上企业岗位技能要求,产生严重脱节现象。同时,在培训过程中,由于条件有限,高职院校很难及时引进新的设备、技术和工艺,在指导过程中,学生即便发现问题,教师也很难解决问题,而在职业技能鉴定考评过程中,对运作规范和技术等都有明确要求,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转变过来。
三、基于“诊改”的高职职业技能鉴定培训体系开发
(一)构建职业技能鉴定培训体系基本条件
1.建设一套过硬的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基地硬件
近几年,我国为高职院校在培养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时提供政策支持和保障,高职院校也建立了实习实训基地。但是职业技能鉴定所需要的培训场所、基础设施和仪器设备更加完备,规模更加庞大。因此,为了满足高职学生职业技能鉴定培训,为企业输送高层次、高技能、综合型技术人才,高职院校要建立完善的仿真培训环境,做到培训如上岗,打造岗位、职业和环境一致的培训基地。
2.建设一支优秀的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建设一直是高职院校的核心任务,也得到高职院校的重视,在不断提升一体化教师比例的同时,还要求教师具备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技能型教师队伍的建设需要专业教师在各方面做出重大转变。首先,专业教师教学观念要转变。职业技能鉴定培训重点是提高高职学生实践技能,从而适应岗位工作。传统的教学以学历教育为主,教师主要任务是传授知识,提高理论素养。教学模式也应当由原来的传授型转变为综合运用型、指导型、讨论型等多种模式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思维和学习互动。其次,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岗位针对性强,培训指导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培训要解决高职学生的从业问题,使高职学生的知识和技能与未来的工作岗位相适应。因此,培训教师不仅要具备专业理论素养,还要熟悉最新的职业行业动态和前沿技术技能的应用状况。再次,培训教师具备综合多样的教学技能。与学历教育不同,职业技能鉴定培训教学周期短,开设时间少,教学质量难以保障,而很多技能鉴定项目环节多,项目复杂,要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解释,如现场演示、理论讲解、实际操作等,要求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练习、学习、操作等。培训的各个环节也需要不同形式。因此,培训时间少、周期短与教学要求高形成了突出矛盾,要解决这一现实问题,对培训教师就提出了更高要求。培训教师只有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探索新的适合职业技能鉴定培训的教学方法,具备扎实的教学功底和综合教学技能,充分利用时间,保障高职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技能知识和技巧。
3.建设一套完整的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工作制度
高职院校职业技能鉴定主要参照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有关要求,以非竞争性集中管理方式为主。那么,在高职院校,负责培训的部门和高职院校主管部门应对职业技能鉴定培训项目、内容、参与人员、技能场所、技术、设施设备、技能鉴定内容、考评办法等进行规定,出台相应的管理办法,拟定工作制度。
(二)构建高职职业技能鉴定培训体系整体框架
1.建立高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培训体系
作为职业标准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技能鉴定培训主要针对生产、服务、管理一线对资质有要求的人员。对符合资质的人员发放职業资格证书,将证书纳入国家统一证书体系,将有助于高职学生在毕业后在单位应聘、上岗、转岗、再就业,也将有助于工商等部门对劳动市场进行检查和监管。高职职业技能鉴定培训重点在于提升高职学生工作技能,实现由实践型向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应用技术型人才转变,从而提高高职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应用技能。培训内容不仅包括公共理论,还应涵盖专项理论、专项技术与技能。根据国家人力资源中心培训要求,要制定相应的培训内容和学时数,完成各项培训后,才能参加技能鉴定考试,通过后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在培训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企业、行业、社会专业技术人员力量和学校科研优势,借鉴优秀培训基地经验,科学、合理地设置培训课程,完善培训项目考核标准、大纲、教材和试题库,构建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体系,为高职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工作提供基本保障。
2.建立高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考评体系
高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在每年年底前都要制订下一年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计划,报技能鉴定指导中心批准后在下一年实施。在高职职业技能鉴定考试体系中,考试工作应涵盖高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计划、考评小组建设、发布通知、组织学生报考、整理技能鉴定试题、考前准备工作、组织实施技能鉴定工作、对试卷进行评阅、报送技能鉴定考试结果、发放证书。在每次实施技能鉴定工作后,高职院校要撰写工作分析报告,总结本次工作情况和经验,且问题要及时解决。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应对高职院校给予相关的指导和监督,提高培训质量,使高职学生通过培训职业技能训练后提高自身职业技能素质和水平。同时,要依托社会培训机构,将培养职业素质和获取职业资格证书作为目标,规范培训内容,完善评估体系,科学管理,使大部分高职学生经过培训后能够提升职业素质,并取得相关职业技能证书。
四、结语
高职职业技能鉴定为高职学生提升操作能力、就业竞争力和改良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良好的机会,为了适应社会需求,高职院校应将职业技能鉴定与教育教学、课程体系改革紧密结合起来,将校企合作融入职业技能鉴定,将职业技能鉴定培训落到实处,保障职业技能鉴定成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庆华.东莞市职业技能鉴定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D].云南:云南大学,2013.
[2]何琦,王颖斌.中职数控专业日常教学与职业技能鉴定有效对接的探析以浙江信息工程学校为例[J].职业,2018(3):22-23.
[3]徐蕊.高职院校开展高级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求知导刊,2015(9):44-45.
[4]茅志强.谈职业技能鉴定[J].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07(2):34-35.
[5]台畅.高职院校提升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的研究与实践[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7(11):12-13.
编辑 武生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