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综合实践教学模式的设计与探讨

2019-06-11 10:48区雪连郭艳平李润祺
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 2019年1期
关键词:导向职业评价

区雪连 郭艳平 李润祺

[摘 要] 高职学生的就业竞争核心是综合职业能力,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应该着力于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将学生学习的专业理论知识,最大限度地转化为学生的职业能力,实现“学生过程”与“工作过程”深层对接,是设计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综合实践教学模式的关键。

[关 键 词] 综合职业能力;工作过程;综合实践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3-0014-02

一、引言

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一线的高级技术技能人才,主要是服务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高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可以说,高等职业院校是关于“就业”的教育,如何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在人才培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应不再局限于具体岗位的专门知识和技能要求,而应被视为多种能力品质的综合体现,进一步强调学生在应对技术手段和生产模式变化时具备的收集、整理、使用信息和新技术的能力,人际交往、合作共事的能力,组织、规划、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强调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综合实践教学模式的定位

因此,围绕“就业能力”这个核心,针对高职理工科学生不热衷大篇幅理论知识学习,喜欢亲身实践,热爱团队合作完成动手任务的特点;工作过程为导向,开发基于实际项目为载体的综合实践环节;有利于践行学生学习的理论知识,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以项目为参照点贯穿整个实践工作过程,让学生在以项目为载体所设计的综合化情景中学习完成完整的工作过程,并获得相关知识和技能的课程模式,从而达到获得职业中工作能力、行动能力、方法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学习目标。

基于此,本项目以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为例,以本学院16、17级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的实践课程教学为研究对象(样本为4个班级,共139名学生),设计了以职业综合能力培养为核心,设计学习子情境和模块,相互整合并渗透职业群知识和技能,着重培养专门技术能力、认知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工作发展能力等;更新动态教法,以能力集合的本位评价为反馈,构建项目导向的综合能力实践课程体系,探索并揭示教学规律。

三、综合实践教学模式的思路设计

(一)立足综合能力培养,以实践为中心,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践环节

结合市场调研与企业、紧贴专业岗位群的设计,改革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实践环节。以实践为中心主线,让实践主导课程的脉络,以实践引导专业课程的开展。以给水排水工程实际项目为载体,设计学习子情境和模块,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创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综合实践体系,将学习子情境、模块及工作任务有机整合并渗透;更新动态教法,以能力集合的本位评价为反馈,构建综合实践单元,探索并揭示教学规律。

(二)紧扣专业岗位群,深化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一体化”的综合能力实践课程教材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岗位群设计,项目以职业工作过程为导向,通过整合工作领域的“技术过程”与“工作过程”,力求综合实训的过程与真实项目的工作过程深层次对接,并加深与企业、行业专家的联系,保证教材内容与实际工作的高度对接。此外,丰富教材内容与形式,集合更多的实际工程案例、行业标准规范、项目现场图片、补充习题集、试题库等。将职业岗位的工作领域转化为学习领域,整合并层次性地相互渗透支撑实践课程内容,科学设计、打造关注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全面提升、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开放型实践教材。

(三)剖析职业角色,探讨适应综合实践体系的教学方法以及动态教法集合

根据专业综合实践体系的搭建,工作过程的不同模块,剖析与之相适应的角色行动及环境支撑,以学生为主体组织学习;充分吸纳企业元素,创造模拟情境,研究灵活恰当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通过师生互动构建自身主体性、开放性的实践教学活动,探讨综合实践课程实施的优化教法及动态教法集合。

(四)完善实践体系的数字教学资源库,助力信息化技术教学的开展

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和前期学情分析的结果,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组织学习,优化教学设计过程,创造模拟情境,研究灵活恰当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教师在课前、课堂、课后合理运用信息化技术、数字资源推进教学,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信息化教学环境,提高学生利用信息化技术学习的能力,完善专业实践课程的数字教学资源库平台、多媒体课件、微课视频、图片录像、动画、微信、扫二维码、QQ、微博、问卷网、仿真系统等。助力翻转课堂等信息化教学课堂的开展,提高教学质量。

(五)以激励反馈机制为驱动,重视形成性过程考核,构建有机多元整合的综合实践评价体系

综合实践体系的考核应采取过程评价和目标评价相结合,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单项能力考核与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以过程考核为主,着重考核学生掌握所学的基本技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建立形成性的考核标准。并与相关职业技能证书考核相扣接,综合地考核学生实践过程与结果。

集合不同能力要素,采取技能测试、模拟测试、口头问答、直接观察、考察学习证据等多种评价方法,建立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全方位的实践课程评价体系,发挥评价的激励、反馈导向功能。同时,课程评价与职业资格或职业技术等级证书挂钩,使课程更具实效和职业导向性,评价标准综合,评价方式多元,評价体系开放,可持续地推进课程质量和课程改革。

(六)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引入协同培育机制

引入企业工程师、行业专家、专业毕业生助教等“能工巧匠”和“专家能手”担任兼职教师,教学组织安排符合学生学习的认识规律和给排水工程实际项目运作与管理程序,阶梯式层次化地设计各环节实践教学活动。通过完善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及管理制度,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保障综合实践教学质量,实现校企协同培育机制。

四、综合实践教学模式践行的关键

1.项目导向综合实践,如何进行有机整合,体现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实践环节;如何处理好不同课程、不同实践环节、不同工作任务之间,实践与理论之间的衔接、渗透、互补,如何保证实践教学过程的完整性、综合性和实效性的同时;科学分解工作过程任务,转化为学习任务,实现“工作过程”与“学习过程”的深层次对接;实现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2.综合实践体系与之相适应的评价体系的构建。培养的核心目标是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在职业项目导向中,如何将实际技术的工作过程转化为实践学习过程,并进行规范有效的考核评价。综合实践体系的评价体系应与职业资格或职业技术等级证书挂钩,使课程考核更具实效和职业导向性。

五、结论

以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设计与探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综合实践教学模式,缩短学生“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的距离。实现“工作过程”与“学习过程”的深层次对接;有力地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郭艳平,沈智勇,区雪连,等.高职教学中以学生职业能力为中心的“项目导向型”教学模式探索[J].新课程学习,2014(3).

[2]郭艳平,唐菠,区雪连,等.基于项目导向综合能力培养的实践课程体系设计与探讨[J].职业教育,2014(4).

[3]区雪连.高职给排水专业工学结合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路径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4(10).

[4]翟大军,侯勇.高职焊接专业毕业综合实践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装备制造与教育,2018(3).

[5]周文蓉.基于工作过程的环境工程施工技术课程改革研究[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10).

编辑 武生智

猜你喜欢
导向职业评价
基于任务为导向的长文教学策略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我爱的职业
犬只导向炮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五花八门的职业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关于马术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