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群
摘 要: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访谈法等方法,以滨州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滨州市普通高校大学生健身现状进行了分析,为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提供了可行性实施方案。研究结果和结论:滨州市普通高校大学生能够意识到体育健身活动的重要性的占60.1%,但体育健身意识比较薄弱的大学生仍占39.9%。调查发现,导致该现象的主观原因是因为大学生对健身的意义认识不足,客观原因是因为体育场地、器材的局限性以及体育课程内容的单一性。
关键词:滨州市 普通高校 健身 现状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2(a)-0134-03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指出:关系到国家繁荣富强的青少年和儿童是全民健身计划的重点面向对象,他们的体质和健康需要受到全社会特别是各级各类学校的密切关注[1]。高校大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养成良好习惯和形成正确三观的最佳阶段,因此,大学体育教师要努力做好教育工作,使学生健身锻炼的意识、行为和能力得以培养,从而为终身体育奠定坚固的基础。为了培养大学生参加健身活动的习惯,从而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本文以《纲要》为依据,对滨州市大学生的健身活动现状进行研究,挖掘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并对如何发展大学生的体育健身活动提出可性策略和建议,这对高校完善体育教育课程的内容提供了借鉴,使高校体育教育工作发挥促进大学生健身活动开展的实际意义。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从滨州市普通高校(滨州医学院、滨州学院、滨州职业学院)随机抽取400名大学生调查并研究他们的体育健身状况。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数字检索、学校图书馆以及知网等途径查阅了近10年與大学生健身活动相关的文献资料,为本文的写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方面的支撑材料。
1.2.2 问卷调查法
作者首先初步调查了滨州市大学生的健身现状,然后综合设计调查问卷。本次研究一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了386份,回收率为96.5%,其中有效问卷为381份,有效率为98.70%。
1.2.3 数据统计法
对问卷所获得的有效数据运用Excel表格进行整理、统计。
1.2.4 访谈法
由于本文是以滨州市大学生进行体育健身的状况作为研究重点,因此作者对三所高校的部分体育教师、学生进行了谈话,并对他们关于如何促进学生参加体育健身活动征求了宝贵意见和建议。
1.2.5 逻辑分析法
采用归纳、综合分析法对研究结果进行逻辑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滨州市普通高校大学生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现状
2.1.1 滨州市普通高校大学生参加健身活动的主要方式
滨州市普通高校大学生参加健身活动的主要方式详见表1。
2.1.2 滨州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主要学习的体育课程内容
通过比较滨州市大学生经常参加的健身活动项目与在体育课中学到的内容(表2),发现学生在体育课中学到的球类运动还是能应用到课外健身活动中的,说明体育课在一定程度上指导了大学生的健身活动;但是,大学生在体育课中学到的部分项目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并没有进行,比如田径、武术等项目,取而代之的是轮滑、舞蹈等趣味性较强的活动。说明学习体育课内容仍比较单一,缺乏新颖性,这要求学校要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多开展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体育课内容,为学生进行健身活动提供更全面的指导。
2.1.3 滨州市普通高校大学生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频率
体育健身活动的频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参与体育锻炼的次数,它不仅能够反映出人们健身时间的长短,而且能够反映出人们健身习惯的养成程度和对体育健身的重视程度[1]。滨州市大学生参加健身活动每周在3次及以上占总人数的29.4%,每周在3次以下和不固定的占总人数的70.6%。说明有保持健身习惯的学生人数较少,大部分学生每周参加健身次数没有达到有效次数,且没有规律性。这就要求学校大力宣传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参与健身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其能够经常参加健身锻炼。
2.1.4 滨州市普通高校大学生进行健身活动的场所
调查显示大学生所选择的健身活动的场地人数由多到少依次为:校内室外场地、校外收费场馆、校内室内场馆、广场公园、其他。滨州市高校的篮球、足球、网球、排球等室外场地比较充足,大部分学生会选择校内室外场地进行健身活动。一个突出问题,为什么支付能力不足的大学生宁愿选择去校外收费场馆进行锻炼也不会选择到校内免费场馆呢?经调查发现,滨州市高校开放的室内场馆只有篮球馆,且场地面积较小,完全不能满足学生进行室内活动的需要,因此部分学生会只能去社会游泳馆、健身房、舞蹈室、羽毛球馆、乒乓球馆等场地进行付费锻炼。
2.1.5 滨州市普通高校大学生获得健身知识、技能的途径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获得健身知识、技能有多种途径,通过同学或朋友,占43.0%;通过电脑、网络等媒体,占31.2%;通过体育教师,占14.7%;通过付费指导,占7.9%。身处校园的大学生,获取健身知识和技能的主要途径却不是教师,这值得我们反思。调查发现,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中只是传授了单方面的项目技能,涉及到健身知识较少,不能给学生比较全面的指导,这就启示高校体育教师在上好体育课的同时,应该丰富自己多学科方面的知识,并在课上传授给学生,使教师的价值得到更好地发挥。
2.2 滨州市普通高校大学生的体育健身观念
2.2.1 滨州市普通高校大学生进行健身活动的动机
调查发现,滨州市普通高校大学生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动机有许多方面,多数学生的动机集中在兴趣爱好,但是培养习惯所占比例甚少。大学是树立终身体育意识的最佳阶段,如果没有养成良好的健身习惯,就不利于今后健身行为习惯的养成,这需要学校或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中向学生传达养成健身习惯的重要意义,使更多学生养成正确的健身习惯。
2.2.2 滨州市普通高校大学生对体育健身活动的态度
(1)滨州市普通高校大学生对健身活动的喜爱程度。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指出要增强全国人民特别是大学生的健身意识[1]。了解大学生对健身活动的喜爱程度可以反映出《纲要》的实施效果。调查显示,60.1%的大学生喜欢进行体育健身,说明大部分学生对健身活动有较高的认识,《纲要》的指导思想逐渐深入人心。但滨州市大学生对健身活动持一般和否定态度仍占39.9%,说明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健身意识不强,学校应做到使更多大学生认識到体育健身的重要性,使健身思想深入人心。
(2)滨州市普通高校大学生对我校场地设施的满意程度。
学校体育场地、设施是学生进行健身活动的物质基础,调查其状况以及学生的满意程度,可以为学生提供完备健身条件,有利于学校体育工作更好地开展。有51.4%的大学生学校健身场地设施不满意,原因是滨州市高校体育场地虽然比较完善,但主要局限在篮球、排球、田径、足球、网球、乒乓球等体育教学项目上,而学生进行的课外健身项目比较广泛,目前的健身场地设施仍不能满足大部分学生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进行健身活动。因此,学校应增加体育设施的投资,特别是学生经常进行健身锻炼项目的场地设施。
(3)滨州市普通高校大学生对体育课内容的满意程度。
体育课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的体育健身活动。目前,滨州市高校不喜欢体育课内容的大学生占56.4%,男生还希望体育课增设的内容有游泳、搏击、器械健身等兴趣性、更加实用性的健身方式;而大部分女生对竞技性强、对抗激烈的田径、球类项目缺乏兴趣,她们更加希望体育课增设游泳、体育舞蹈、瑜伽等健身方式。因此,学校要充分了解学生对体育课内容的意向,使课程内容更加新颖、丰富,为学生进行健身锻炼提供服务。
2.3 影响大学生健身观念和行为的因素
由表2.14可知,影响大学生健身观念和行为的因素主要包括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主观因素中对健身的兴趣占主要方面,可见兴趣是促使大学生进行健身活动的首要动力;客观因素中设施器材占主要方面,这启示高校应该加大健身器材投资力度,满足大学生的健身需求。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滨州市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内容比较单一,不能很好地迎合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导致大学生的体育健身项目传统项目、球类项目居多,缺乏丰富性,从而阻碍了大学生的健身行为。
(2)影响大学生参加体育健身活动最主要的客观因素是滨州市高校符合学生兴趣爱好的场地、器材具有局限性。
(3) 滨州市普通高校大学生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时间、频率没有规律性的占60%,大部分学生的随意性强,难以养成良好的健身习惯。
(4)体育教师对大学生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缺少系统、全面的指导,大学生缺乏体育健身知识,因而影响健身活动效果。
(5)滨州市普通高校大学生认为体育健身活动重要的占60.1%,但仍有39.9%的大学生对体育健身持一般和否定的态度,锻炼不积极,健身意识比较薄弱。
3.2 建议
(1)在选择体育课程内容时,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增加健身性、娱乐性、与时俱进的体育教学内容。
(2)学校方面应该加大室内场馆建设的投资,为学生创造较好的健身服务条件。
(3)高校体育教师在上好体育课的同时,要采用多种形式向学生传授体育健身基本理论知识,指导大学生进行健身锻炼。
(4)通过健身软件或微信公众号搭建健身指导平台。
参考文献
[1] 李鹏.河南省普通本科院校大学生体育健身活动现状与对策研究[D].河南大学,2007.
[2] 吴秀琴.大学生健身认知和行为取向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闽江学院学报,2006,27(2):1-3.
[3] 王淑荣,张健.影响大学生体育健身的因素分析[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2014,30(1):1-4.
[4] 吴书丹,李敬.滨州学院普通系大学生体育锻炼活动现状调查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4,4(24):156-157.
[5] 秦中梅.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与对策[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9,34(2):177-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