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特色下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研究

2019-06-11 06:30田野
当代体育科技 2019年1期
关键词:技能高职院校应用

田野

摘  要:职业教育主管部门致力于职业教育教学的改革,明确职业教育建设发展方向,提升职业教育服务行业、企业能力,人才培养规格对接社会需求是接下来教育教学工作主线;体育教学是职业教育改革完整的参与个体,是整体实施效果的影响因素之一。宏观上,从体育教学机制创新,教学考核评定,体育教学环境转变等方面对高校体育教学做出整体规划;微观上,从科学、实效教学方法引入、教学资源获取、教学评价方式创新等体育教学内在影响因子进行分析,结合改革大背景,科学、合理、有序的推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创新。

关键词:“应用+技能”  高职院校  体育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80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1(a)-0140-02

1  研究背景

背景研究是教学改革研究的首要前提,社会机制作用下的任何教学单位都不能脱离社会实践,脱离国家教育教学体制,单纯游离状态下的理想化研究都是不切实际的,毫无实用价值。背景研究包含各要素正是教学改革研究最终的表现形式,是研究成果的检验,创新型的人才培养方式下教育出来的学生都要踏入社会,人力创造的社会价值是教学成果的最好体现。教学主客体的研究是教师教学行为的研究,是学生认知行为的研究,两者交织在一起教学艺术行为的研究,利用最优化的教学方式,最合理的教学手段,达成预定的教学目标是体育教学的最佳状态。

学校体育教学是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体系中不可缺少的内因,体育教学以独有的教学姿态为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做出贡献,“应用+技能”人才培养要求下,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能否适应教育转变新需求,能否在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同时,配合学校专业技能课程教学,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转变的需要,是当前研究的重点。

2  学校体育机制的创新

2.1 体育教学体制创新

统筹学校体育整体建设,实现体育课堂教学、课外体育、学生体育社团多样化的教学载体,将课内体育教学与学生自发的体育锻炼有机结合。探索“俱乐部、学生体育协会”等多种形式的体育技能交流模式。通过多种体育教学方式的介入,发挥体育教学培养学生心智的优势。同时,对接专业课程培养要求,满足职业教育转型对于学生技能培养的侧重,从教学形式上创造符合“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实现体育教学改革的转型,首先要承认学生的权益,再协调各方面权益并使其丰富。高校体育教学管理在保障权益中应该起到导向作用、保障作用和制度干预作用。最终使高校体育教学成为促进大学生人的生成的教育[1]。

2.2 规范课外教学考核评定

传统课堂教学是体育教师的主要工作职责,在此之外,鼓励教师参与学生课外体育,以参与者、协助者的身份引导校园体育的发展,建立相应的课时补助标准,调动体育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吸收多方面参与校园体育建设的团体,学生的体育社团,体育协会,体育健身俱乐部等形式;以教学制度的方式将这类学校体育组织纳入学校正常体育教学行列,使参与的同学根据成效获得相应的积分奖励,让指导教师也能取得相应的等级加分。规范学生自发的体育团体,制度化、法制化,制定相应的规章,建立与之对应的活动章程,奖惩评定辦法,完善团体构建,人员结构、组织配备,使其运作科学、规范合理。作为学校课堂教学的延伸,发挥传统课堂教学不能达到的目的,在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运动技能之外,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养成良好的体育道德品质,作为培养学生优良职业素养的根基,是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关键因素之一。

3  体育教学软环境的创新

3.1 教学内容:注重课程内容与专业技能教学的融合

体育教学内容目前趋势下最大的表现形态就是课程教学内容,高校主流的体育课程内容是篮球、排球、武术、健美操等多项目的选修内容,大部分高校建立了师生双向选择机制,有条件的高校根据教学资源实际情况,开设或增设了一些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类似于轮滑、健身操、瑜伽、户外拓展等。但是,目前主流的课程内容还是集中于三大球,在满足学生一定兴趣选择基础上,实现教学资源利用最优化,与传统的田径、跑跳投相比,是体育课程改革的进步,与其说是改革成效,一定程度上也是教育发展阶段的必然选择。

在面临人才培养转型的关键时期,教育培养的内容逐步发生着转变,体育教学内容选择有必要作出调整,将核心与重点放在与技能培养类似的渠道上,比如说医学类职业院校适当增设易筋经、八段锦等传统功法项目,体育课程融合中医理念。机械类的职业院校根据学生实操的身体素质要求,项目选择应倾向于学生专注力的养成,学生开拓思维的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更要注重学生心理素质的养成,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是人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学校体育教学有自身的优势,以课程内容学习为载体,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适当的手段、方式,引导、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在体育竞赛中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在团队体育活动中,养成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这样的教育方式是体育课所独有呈现的。

3.2 教学方法

传统体育教学方法是知识传授的正常渠道,通过“讲授、演示、示范”等教学方法实现运动技能教师与学生间的传递,传统的体育课堂随着教学载体,教学组织形式的变化,促成体育教师可以吸纳更多科学的、新颖的,实效性、接受性更强的体育教学方法。目前多数高校采用的选项上课,体育教学内容师生互选,极大的增强了学生参与体育课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通过内容学习更好的实现增强体质、愉悦身心的教育目的;其次,学生体育运动协会、体育社团等自发性学校体育团体也在在学校体育课堂教学以外发挥着作用。

再者,传统体育项目受众多、耗资少、易于开展、学生认可度高,但学生的身体条件导致并不是每一位同学都能轻松熟练掌握授课内容,对于运动技能的习得后期内化也未必能有效的衔接。社会体育中许多群众基础较好,社会参与度较高的体育项目在学校体育中受到资源条件限制难于开展,在学校体育改革中,许多高校决策者也意识到这一点,同样学生作为接受教育的主体也迫切希望能有这样的体育课程加入进来,由此许多高校尝试以“俱乐部”的形式将教育资源耗资相对较高,许多相对小众、新颖的体育运动项目引进体育课堂,学生以技能掌握情况选择不同的授课层级,同一授课阶段的课程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满足各个技能水平的学生都能有效参与进来。

3.3 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从广义上讲,指教学过程中被教学者利用的一切要素,包括支撑教学的,为教学服务的人力、财力、物力、信息等[2]。横向上的体育教学资源包含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纵向上又涵盖好多种类,信息化学资源、课程项目资源、数字化教学资源等;这其中多数现代化的教学资源发挥的作用是传统手段无法获取的,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利用,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视频的呈现,将课程内容要求的技术动作通过视频回放、慢放呈现,视频技术效率远超于普通课堂45min的讲解示范。在现代教育技术飞速发展下,如体育教学视频的应用可以将语言式的训练指导变成直观的图像,使学生首先建立动作表象,进而可以通过视频慢放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技术的重点、难点,从而提高体育教学效果,体育各种项目的技术动作的表现首选视频资源[3]。教学资源面临的问题不仅是资源的获取,资源能否有效利用,部分原因来源于资源的合理规划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是否成功纳入体育教学课堂。

3.4 教学评价

体育课堂面向的教学主体,身体素质、技能存在较大差异,固定的教学评价内容考核难以真实反映学生对于该项目的掌握、理解程度。相同年龄、性别的学生由于自身条件受限在同一时间段也难以达到一致的学习效果,一概而论的评价内容不能成为约束学生学习行为的客观依据。同时,终结性评价手段片面,不能全面反映学生阶段性的技能掌握情况,作为学生唯一的学业成绩测定依据有失偏颇。针对不同的课堂教授环境,以及不同的项目特点,开发全面、客观的评价方法至关重要,是关乎学校体育教学发展质量、持续性的重要因素。

放開体育教学评价的自主权,体育课程担负着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重要任务,以培养学生身体健康为主要目的,多样化、开放性的教学环境,课堂教学内容选择性强,与学生课余体育爱好结合度高,学生个体差异性大。因此,体育课的教学评价难度大、涉及面广、教学组织难以统一实施,给予体育课堂教学充分的自主评价权符合教学评估真实、全面、客观的准则,也是学校体育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的持久动力。

实行学分课堂,推动高等院校全面实行学分制,推进开发学分制相配套的课程与教学管理制度,探索不同类型的学分认定与评价积累制度,将体育社团、体育健身俱乐部等多种形式的学生自发群体作为与学校体育课堂并重的教学载体,以此为依托,扶持培育、鼓励多样化发展,使大多数学生都能从中找到自己喜爱的项目。逐渐打造更具校园文化特色运动品牌。课堂教学软环境各因子间协同作用,单方面影响因子的改变对整体教学实施产生系列影响,阻碍全局的进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孙鸿,刘新民.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新视野[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5,32(2):229-233.

[2] 周建华.教育规划纲要指理念下高校体育教学资源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5,49(1):79-83.

[3] 刘玫瑾,庄灵.背北京体育大学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35(7):75-77.

猜你喜欢
技能高职院校应用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