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
[摘 要] 职高教育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社会对职高毕业生的要求也随之不断提高,职高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社会所需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遍应用,使各行各业都发生了焕然一新的改变,职高计算机教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大数据时代的来临,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无处不在,当前职高学生因为学习能力、兴趣以及学习动机等差异的存在,使其在计算机学习过程中的反馈也大大不同。显然,传统的“一锅端”教学模式已经不适用于当前职高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基于此现状,重点分析职高计算机有效性差异教学的实施策略,希望为提升职高计算机教学水平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 键 词] 职高计算机;差异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9-0242-02
计算机应用作为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只要加强职高学生的职场计算机应用能力,才能推动职高计算机教学为社会发展所需输出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作为教学改革的产物,差异教学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此基础上设计人性化的教学活动、学习任务以及规划教学工作的细节,从根本上提高职高学生的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
一、差异教学的概述
对差异教学的定义,中央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士后导师和全国差异教学创始人华国栋教授认为,在班集体的教学实际中,立足学生的差异,满足学生个体的实际需要,以推进学习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显著发展的教学实践称之为差异教学。早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古代,个别化教学通过私塾、书院的开设得到了应用。气候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大工业时代催生了班级授课制度的诞生,教育的普及为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多年来,教学工作者为提升教学水平不断探究教学组织形式,小班化的教学尝试、个别化教学的开展以及普朗特制等不同方案提出,在多年的实践和摸索中,教学实践愈发人性化。而当前,新课标教学改革力度的加大,传统的实践、方法、进度等整齐划一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用现代教育尊重和发展个性的需求,差异教学因其鲜明的针对性为越来越多的教学者所认可。
经过一定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基础的巩固,证明差异教学的开展与运用对提升教学质量、贯彻落实素质教育方针有着显著的重要作用。通过全面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差异,发现学生的优缺点,立足学生个体的差异,从教学的整体构建分别就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等实施满足学生实际所需的教学策略,最大限度挖掘每位学生的潜能,构建和谐与人性化的教学环境,进而促使教学实现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和諧发展。职高教学作为社会人才培育的摇篮,在这之中,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促使了社会人才需求的逐年增加。因此,职高计算机教学作为社会计算机人才输送的关键,对学生的计算机运用、实操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为了更好地实现职高计算机的教学目标,运用差异教学以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渐趋普遍。
二、职高计算机教学中运用差异教学的必要性
根据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相关调研分析报告显示,2018年,以计算机应用为主的电子信息行业销售收入总规模已经高达12.4万亿元,同比增长12.7%,作为全球创新最活跃、渗透性最强的领域,计算机技术的加速成长,也带动着我国计算机产业的深刻变革。计算机不但是一个专业,更多的是社会发展的一种趋势,具有相当广阔的就业前景。而社会的变革,计算机行业对学生技能水平的要求变高,需要学生既学好知识,更要扎实掌握计算机技术。在这个过程中,职高计算机教学在计算机领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而职高计算机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因为学生认知方式、基础能力、智力因素等多方面的差异,使教学成效有好有坏,差异教学的提出适时改善了这一局面,为此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其在职高计算机教学中开展的必要性。
首先,新型教育模式的影响下,教学过程中愈发重视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课堂的选择权交给学生,教师通过引导促进教学是现今教学工作的新模式,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不但是贯彻落实素质教育教学方针的体现,更是教育可持续发展观的重要工作内容。据不完全统计,当前职高计算机教学中,学生的个体差异主要表现在家庭背景、自控能力、操作技能、性格兴趣四大方面,特别是关于性格兴趣对计算机学习的影响调查报告显示,因为对电脑游戏的喜爱而对计算机感兴趣的占比更是高达75%。对职高计算机教师来说,在充分了解学生学习的基本情况后,能够提升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和科学性。
其次,差异教学的应用能够挖掘学生在计算机学习中最大的潜能。职高计算机差异教学在教学活动中,兼顾学生个体的不同需要,以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师格局不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反映出不同特点和需求,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完善自身的不足,从根本上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并且,差异教学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有了更多沟通和交流的机会,这不但是人性化教学的体现,学生主动参与计算机教学还能减轻教师教学工作的难度,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通过对不同学生采取多种方式的测评,理论储备薄弱的学生加强知识点的学习,实践能力欠缺的多动手操作……此类尝试在潜移默化中能够锻炼学生的能力,以更好地提升计算机教学的教学质量。
三、职高计算机有效性差异教学的实施策略
2017年11月,全国差异教学研讨会在成都青羊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300多名教育专家一致认为,差异教学要使教育回归到对人的整体性和主体性的关注上。因而,职高计算教学差异教学的有效性最为关键的一点在于,要充分尊重个体的差异,明确差异产生的原因。结合上述分析可知,职高计算机差异性存在的原因多离不开家庭背景、自控能力、操作技能以及性格兴趣几方面。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以此为基础,从学生个人特点、教学目标、教学设计三方面展开分层教学。
具体来说,当前职高计算机教学普遍实现了局域网教学的能力,在教学初期,教师可以通过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调查问卷,结合数字技术,依据影响学生计算机学习客观和主观因素的不同情况,寻找小范围的共性,就计算机教学差异性产生的主要原因对学生进行分类,将班级划分为若干个小组。然后为了与每个小组的知识结构相匹配,根据计算机基础掌握程度的不同,为每个小组制订不同的目标。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家本杰明·布鲁姆在其所提出的目标分类中指出具有挑战性的学习能够促进不同学生以较高水平的思维方式开展学习,和职高计算机教学紧密相关的教学指导,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不同难度的挑战,从掌握知识到理解运用、分析评价的不同维度中稳步递进。实际来说,职高计算机教师可以对计算机知识学习较为薄弱的学生制订基础性目标,而对水平中等的学生要设置一定的提高性目标,计算机能力尚佳的则是发展性目标,通过目标分层,学生在教学设计的分层中按层达标,一方面能够提升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自信心,另一方面则是锻炼和提高了学生自身的能力。教师再结合适当的奖励举措,大大提升学生对计算机的热情,以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实践。
需要注意的是,差异教学并不是将所有学生都割裂成独立的个体,分层教学要想充分发挥其教学作用,需要合作学习与其展开一定的配合。同质小组分组学习,或者知识水平接近的学生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相互交流与沟通中,通过讨论分析、动手实操、自我探究相互进步和相互学习,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在计算机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进一步提升其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另外,当水平较高的学习小组完成了相应的学习任务后,异质小组形成以强带弱、弱能促强的互助格局,让每个学生能在多角度理解计算机所学的内容,既丰富了视野,又锻炼了自学的能力,更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人际交往的技巧。
而随着教育信息化工程在全国范围内的推进,职高计算机有效性差异教学的实现也离不开一定的理论支撑。不光是职高计算机教师,所有的教学实践都要建立教学数据库,资料不但涉及课堂教学的实际状况,更要包括教学实践、学生学习成果等相关情况,当前,越来越多的职高通过建设校内信息共享平台,让教师的过程性评价有了更为充足的依据,并且通过教学信息数据库的构建,教师能充分了解不同學生对教学的不同反馈,以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水平。
因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习能力和发展速度等具有个体差异性,所以教师在教学评估中也要遵循评估的原则。差异评估不同于传统的教学评估方式,不但在学习准备阶段,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性格特点以及学习风格予以测查,更会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观察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以及动手能力等,进行综合与更为细致的评判。同时,就发散思维、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差异评估,对不同学生实施不同的发展差异评估。而每个阶段的评估工作都有着不同的工作重点,例如,在计算课堂任务的交流讲评环节中,教师要在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客观评价,对表现优异的学生给予表扬,而在原有基础上取得较大进步的学生也要及时肯定,增设优秀之星、进步之星等,一方面培养学生在职高计算机学习中的自我认同感和自信心,另一方面激励学生在计算机学习过程中不断努力、不断探索,让学生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四、结语
人与生俱来就是独立的个体,从因材施教到差异教学,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是教学模式持续探索中所得出的优秀成果。全国差异教学研讨会明确提出,差异教学的教学目标是促进每个学生有选择的发展,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自由成长空间。职高计算机科目作为一项技能型学科,开展差异教学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挖掘不同学生的潜能,通过有针对性的教学实现学生个人能力的稳步提高。当然时代在变,事物的发展不停,这就需要职高计算机教师在不断的尝试和摸索中,结合职场对计算机人才的实际需求,寻求提升差异教学有效性的最佳方案,以帮助学生学有所长,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张玉萍.开展数学差异教学,提升学生核心素养[J].学周刊,2018(12):115-116.
[2]周丹文.职高计算机有效性差异教学策略初探[J].科技经济导刊,2017(17):160.
[3]郝佳睿,黄卓君,刘德玲.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计算机基础差异教学策略研究[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17(1):25-28.
[4]罗坚,邵竞萱.实施差异教学提升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实效[J].现代商贸工业,2016,37(10):15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