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万个可能

2019-06-11 11:18金东旭
阅读(教学研究) 2019年3期
关键词:建构习作儿童

金东旭

听完时老师的这堂习作指导课,这首歌便猝不及防地滑到了我的嘴边!

这首歌便是台湾师范大学的国文系研究生,来自美国新墨西哥州的克丽丝汀,于2014年创作发行的第一张专辑《一百万个可能》中的同名中文单曲。

“一百万个可能”——课堂教学是与一切可能性对话!课堂中的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生命个体,教师能否在课堂中聆听生命拔节的声音,取决于教师能否尊重每一个孩子,尊重每一种教育的可能性。习作的源頭是生活,生活中丰富的影像和情感体验则是这源头活水。因此,时老师这节习作指导课就是在不断激活儿童的生活记忆,唤醒其读写记忆,引发其表达愿望。这堂课的习作内容是儿童自己确定的,习作重点是儿童自己确定的,习作方法是儿童自己建构的,习作评价是儿童自己完成的。这种基于自我生活体验的纪实作文,不正是儿童一切可能性的自然勃发吗?

“一百万个可能”——学习就是为一切可能性的持续不断的自主建构!“在一瞬间,有一百万个可能。该向前走,或者继续等?”这是歌曲《一百万个可能》中的一句歌词。“该向前走,或者继续等?”这是很多成人对人生的诘问,也是教师对课堂生态的选择。时老师毅然选择了“孩子,你慢慢来!”这是一种基于哲学思考的教学策略选择。“猜一猜,聊聊读书”“看一看,忆忆往事”“谈一谈,议议要求”“比一比,选选素材”“讲一讲,用用技巧”“评一评,找找亮点” ——时老师的这一教学流程安排,本身就蕴含着无穷的智慧。这就是一个学生自主建构意义的过程。这是一个生活重构的过程,是一个分享发现的过程,更是一个方法建构的过程。这不是层层铺垫的演绎,而是“点石成金”的点拨。这个过程点化出的是儿童对生活的敏感,积聚出的是儿童对方法的认知,激荡出的是儿童对表达的渴盼。

“一百万个可能”——教学要为可能性的实现创造可能!“如何把生活中曾经的记忆写具体?”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生的自主建构,一定是基于原有的生活经验和阅读、习作体验,但这种经验和体验一定要在适切而又真实的学习情境中才能激发。时老师深谙此道——基于真实课堂中真实的资源展开教学,通过编织“资源”,放大资源的价值,实现学生对资源的创生性占有。“这个故事哪个地方说得特别好?”“还有什么地方没有说清楚?”“大家觉得哪个部分应该写具体?”“对于这个细节,你们还想知道什么?”这种看似轻松、愉悦的对话,却是教师巧用资源的载体,这种“放慢一点,再放慢一点,聚焦、定格、放慢、拉长”的安排,正是老师无痕的点化,让学生的眼光、能力,乃至心灵,都能在这过程中潜滋暗长。

“孩子,你慢慢来!”这正是时老师对“在一瞬间,有一百万个可能。该向前走,或者继续等?”这个问题最铿锵有力的回答。

猜你喜欢
建构习作儿童
多元建构,让研究深度发生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建构游戏玩不够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习作展示
“六·一”——我们过年啦!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