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志潮
[摘 要] 古语有云:百善孝为先。“孝”的观念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始终传承的优秀品德,高职院校思政课程中的德育是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加以重视的重要内容。目前,高校思政课堂的德育仍然有很多待完善之处,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培养学生的孝亲观念,懂得尊亲、孝亲,这也是现代社会积极提倡的方面之一。
[关 键 词] 孝亲;感恩;高职院校;思政课堂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9-0046-02
自古以来,我国就提倡“百善孝为先”,孝道更是中华民族的立国之本,是一直延续至今的民族文化,由此成为国人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之一,对构建文明社会,维持稳定社会秩序有很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东风将西方文化吹进了我国,特别是受到西方价值观的冲击,部分学生受到利己主义思想的影响,渐渐忽视了本国的传统美德。当代大学生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在家被父母或爷爷奶奶溺爱成习惯,遇到事情时,更多只会从自身考虑。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社会制度还不够完善,不可停下完善的脚步,利益主体与价值取向趋于多元化,拜金主义严重,使大学生德育水平下滑、孝道意识淡薄。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前沿阵地,对学生的德育一定要加以重视,宣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力资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中坚力量,其素质直接关系到中国梦的实现。高校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把孝道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大力弘扬孝道文化,有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其道德素质,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
一、国内孝亲·感恩现状
现阶段,我国高校的很多学生是“00后”,加之很多都是家里的“心肝宝贝”,从小受到长辈和父母的过度溺爱,都将他们视为家里的中心,更多时间围在他们身边,让孩子从小生活在溺爱的环境中,一度称他们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因此造成他们存在“单边责任和义务”的心理。另外,现代大学生接触与自媒体接触的尤为频繁,通过微信、新闻头条等交流工具可以看到诸多感兴趣的内容,现代社会价值观更加强调自我价值,因此对孩子自我意识的强化形成了一定的影响,让他们更加强调展现个性和自我,也就养成无法换位思考的习惯。在“自我意识”强烈的情况下,当思想有冲突时,就会跟家长硬碰硬,甚至做出部分极端、罕见的行为。一般来说,国内现状可以具体概括为下面几点。
(一)对父母的抱怨心理
当代大学生,大部分是生长在“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的溺爱环境中,在众人的关爱下,几乎没有什么想做的事情是不能实现的,在物质上满足孩子充分的占有欲。家长之所以这样做,原因在于国内居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让家长有更强的能力满足孩子的需求,另一个原因就是家长的教育理念,学生家长之间攀比成风,其他孩子有的,自己的孩子也要有,不能落于人后。学生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中,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思维定式,“单边责任与义务”由此而生。在学生年龄、视野的增长和拓宽下,他们的要求也有所提升,如果家庭无法满足孩子生活上的需求,从心理上来说,就难以接受,从而对父母产生抱怨的心态,认为父母不够爱自己。如部分学生只要一进入大学就让父母购买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一旦没有达到要求,心理极易产生不满情绪,与父母产生矛盾。
(二)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
现代大学生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多方面进步中,学生的知识面有所拓宽和丰富,更多的是将自己作为中心,希望周围人能够围着自己转,遇事情首先强调自我感受,忽视了父母的内心感受。一旦他们和父母发生摩擦,通常会觉得父母对自己理解不够深刻,或者认为父母的观念保守陈旧,内心抗拒与家长进行交流。长此以往,家长越来越不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甚至部分家长会偷听孩子电话、偷看孩子短信或者查找孩子的上网记录等。此类情况如果孩子发现,只会加剧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矛盾,诱发更加激烈的摩擦,影响双方的感情。父母为不能深入了解子女而痛苦,子女为自己受到侵犯而痛苦。此种结果固然有代沟的影响、有父母处理方式不当的影响,但很大程度上和大学生过于注重自我的感受、强调自我意识,不能站在父母的立场上换位思考有着很大的关系。
(三)对父母缺乏感恩之心
因为上述两方面原因会让孩子养成好“单边责任和义务”的意识,过于强调自身感受,对父母的付出缺乏感恩之心。《孝经》有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因为父母给予了我们生命,人类能够得以繁衍,学生才有机会感受大千世界。大部分学生因为自我的心理,对父母几十年如一日的付出视为理所当然,不会换位思考,考虑父母需要什么。父母之所以没有满足自己的要求是不肯尽力,太“自私”或者没本事,有的学生有的学生甚至因此埋怨父母、轻视父母。所以才会有大学生因为一时找不到工作甚至要求父母给予生活费并将父母告上法庭的事例。
邵帅,从矿大附小走出的徐州少年。2010年,因母亲邵丹患白血病,正在上学的邵帅休学一年到北京照顾妈妈。在听医生说妈妈需要骨髓移植的时候,当时12岁的邵帅捐献了自己的骨髓。“徐州少年捐髓救母”,经媒体尤其是央视在内的多家媒体广泛报道以后,这对徐州母子的命运一度引起国内大范围的关注。邵帅是在单亲家庭里长大的,从小跟随母亲生活,母子感情甚笃。随着邵丹查出白血病,邵帅小小年纪承担起沉重的家庭责任,休学来到妈妈身边,为妈妈送饭送药。妈妈病情严重,急需进行骨髓移植,邵帥毅然捐献出自己的造血干细胞,为母亲进行骨髓移植,回报母亲的养育之恩。记者采访邵峰时,他说道“以前我身上流淌的是妈妈的血,现在她身上流淌的是我的血,我感到很高兴”。我们相信,这是这个淳朴少年最真的期盼。
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曾经说:“孝字,是老字在上,子字在下,作为孩子要有担当。”小时候,父母为我们顶起了一片天,长大后的少年为他的妈妈同样顶起了一片天,“乌鸦反哺”不仅仅是一个小故事,更是人性光辉的闪耀。
二、高校思政课堂孝亲·感恩意识的培养
(一)入学阶段孝亲意识培养
每逢开学之际,各大院校都可以看到莘莘学子在家人的陪同下,带着各种繁重的行李入学,其中,不乏部分双手空空、揣兜前行的学生,轻松自在地跟在父母的身后,很多学生看到后不为所动,这成为大部分学生的通病。笔者认为,这种家长与孩子共同到校的情况次数难得,教师可以利用这样的有效机会,搜集家长送孩子上学的情景,利用现代技术做成视频让其余同学观看,由此让学生以孝亲为切入点,进行思考。这样的课程内容可以在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时讲授,选取与学生生活相关的事件,作为该课程开讲的开始,孝亲的内容不仅从时间上和内容上都符合当下的焦点关注,而且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探讨。新生入学后先要适应独自生活,远离父母,会对父母产生更强烈的思念之情,教师这个时候讲解相关知识,不仅能够为学习提供素材,从情感上来说也能够引起他们共鸣。经过在思政课上对孝亲的探讨,能够让学生意识到对父母未尽的责任,让他们对社会、对他人都能够产生强烈的责任意识,学生更容易接受,对日后该课程的讲授更有好处。相关教育活动需要学校与政治老师共同努力,以学校为单位,以政治老师为主讲人,开展孝亲观念的培养。
(二)增加教材中孝亲内容
思想品德课程从小学就进入教学课堂,对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国家也高度重视。不过我们发现,不论是哪个版本教材中,孝亲方面内容相对较少,或仅为匆匆几笔带过,师生并未将其作为重点来讲解和学习。笔者认为,“孝亲”内容可以设置为专门的章节进行讲述。为深化这方面知识内容,教师可以增加教材内容的趣味性,让生硬的理论知识更加生动形象,也可以引用古往今来孝子的相关案例,丰富学生知识,为学生建立学习的榜样。孝亲内容进入课堂首先要求学校领导对德育工作要加以重视,确保课时的充足,为学生学习构建轻松愉快的课堂环境。思政教师讲授课程的时候,要充分利用课上时间,讲授孝亲的内容,避免只是对教材知识的复述,而是要与时代社会接轨,明确学习目标,可以让有资质的教师讲授。
(三)将孝親知识付诸于实践
“孝亲”教育不能止于思想层面,更应该落实到实际行动上。如学校可以在放假前给学生布置任务,让他们在假期里为父母做几件事;学校还可以利用有特殊意义的节假日(像中国的中秋节、重阳节,西方的父亲节、母亲节),让学生算算“亲情账”给自己的父母写封感恩信,感念父母的养育之恩。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借助有力的奖励手段引导学生践行“孝道”。如学校对孝敬父母、友爱家人的学生给予及时的奖励,对表现突出的学生可以在全校范围内树立为典范,在学期成绩考核中适当加分,并列为学期评优评先的考虑对象;通过这类奖励手段可以在学生中起到较好的引导、规范作用。
综上所述,“孝亲”是亘古不变的真理,父母给予了我们生命,每一个人都应该尊重父母、关爱父母,为他们未来的生活保驾护航。“孝亲”意识的培养需要,不仅仅是停留在课堂的口号,而是要在实践中加以落实。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防止相关活动流于形式,应该做到实事求是,以不同的形式进行传播。另一方面,教师还应该将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进行连接,不局限于校园的小环境,而是将活动拓展到社会的不同角落,进而能够为社会作贡献。孝道教育要从小事入手,正视对学生孝道意识的培养和孝道行为习惯的锤炼。为了更好地开展“孝亲”教育,从而提高德育工作的成效,我们在对传统孝道梳理的基础上提出现代“孝亲”意识的要求,并倡导我们的高等院校借助一定的方式督促学生把现代“孝亲”意识落实到行动中,从而构建一个新时期的文明社会。
参考文献:
[1]于学强.刍议《论语》中的孝道思想及其道德教育意义[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
[2]李倩.受助贫困生感恩意识、主观幸福感水平分析及提升途径探索:基于武汉市某高校样本的实证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6(4):184-187.
[3]金绍荣,吴玲玲,刘子鋆.红岩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及其实现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2015(7):28-29.
[4]王炜.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感恩意识的培养[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1):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