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梦雪
〔摘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取得了一些成果,如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困境研究与创新路径研究有了新变化,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研究视角更有时代色彩,交叉学科视角下的话语研究多样化。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涵及其特点研究仍不完善,话语结构功能研究模糊化,实证分析类研究较为欠缺。因此,应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创新研究方法,构建中国特色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话语体系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E 〔文章编号〕1009-1203(2019)02-0118-03
党的十八大以来,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也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
一、研究成果
(一)话语困境研究与创新路径研究有了新变化
近年来,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发展的困境,对于困境的认识与分析呈现出从宏观视角向微观视角的转变。相对以往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放到整个宏观大背景下去分析其困境来说,近年来的分析越来越多地以微观领域的困境分析为特点。有研究者从我国由视图技术发展催生的读图现象入手进行分析,认为读图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存在“认知路径单一化”“思维能力千层化”“世界语言图像化”“文化结构趋同化”“信息传递碎片化”等困境 〔1 〕。这种由宏观视角向微观视角的转变给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困境研究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在研究中可以将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用宏观分析把控研究所面临的主要困境,用微观分析把握具体情况中的具体困境,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困境分析更加全面具体。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困境研究的发展趋势相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解困”方法研究转向了特定情境下的创新路径研究,学者们从分析不同情境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困境入手提供“解困”之道。有研究者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变革与重构问题。这类研究以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人本向度为中心,反思话语发展中的问题,避免话语中发生因符号暴力而导致的主体话语屈从情况,推动话语的人性化发展,强调以主体性维度进行话语转换。这种在具体情境下进行的研究有其可取之处,但也要注意对研究成果加以整合,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的整体性,推动研究的系统化、体系化。
(二)研究视角更有时代色彩
党的十八大以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核心内容的话语权研究的视角体现了新媒体、全球化的时代色彩。有研究者认为,在个人成为自媒体平台的新媒体时代,人的主体性已经被放到突出位置,新媒体时代下人的发展个性化色彩鲜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面对新媒体时代下的挑战应积极发掘话语资源,正视主体间性问题,转变话语方式使其更贴合主体需要,同时正确运用新媒体平台提高话语传播的有效性 〔2 〕。有研究者以全球化为研究背景,认为随着全球化不断发展而来的全球化意识形态话语权挑战,要求我们构建中国特色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并提出构建路径。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化,各国对强化本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需求比任何一个时代都要强烈,各种意识形态不断地交流、碰撞并抢占势力范围,从而为巩固本国主流意识形态进而提高文化软实力提供条件。但一直以来,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放到全球化背景中进行研究的成果甚少,这是在目前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中缺少关注的领域。
(三)交叉学科视角下话语研究多样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跨学科研究有了很大的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研究不再局限于思想政治教育本学科的范围之内,呈现出从单一学科研究视角发展到多学科研究视角的变化,例如传播学、语用学等等。以传播学为视角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将话语看作一种传播载体,要求探索话语传播规律,实现研究路径的突破,并实现其功能跨越。有研究者认为,新媒体具有“超时空”“双向互动”“多人参与”的传播特性,这使得社会话语有了由“权威环境”向“博弈环境”转变的可能性,由此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转换 〔3 〕。语用学是语言学各分支学科中的一门新兴学科,有研究者提出要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学术平台,以及在此基础上创新研究“形而上”与“形而下”逻辑,构成思想政治教育辞学研究形态;建议编撰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辞典,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哲学用语体系。有学者认为,目前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应分为“政治话语”“学术话语”“生活话语”三个样态 〔4 〕,这种提法符合具体语境下对话语使用的不同要求,但在分类上还有待考究。语用学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发展并不是十分成熟,也只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纳入语用学的范畴内进行研究,并没有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特色,但其借鉴哲学中“形而上”与“形而下”的研究逻辑有助于将抽象理论与具体实践相结合,也是其研究的亮点。
二、存在的问题
(一)话语内涵及特点研究仍不完善
目前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这一概念至今仍未形成一个统一的定义,这主要是因为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认识仍不完善成熟,同时学界至今对话语一词也未形成一个统一的定义,因此一直以来,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涵的界定存在着不同观点。有研究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可以界定为:“在一定社会主导意识形态支配下,遵循一定的语言规范、规则和规律,并在特定的话语语境里,思想政治教育活動过程中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用来交往、宣传、灌输、说服,以及描述、解释、评价、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主体间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表征的语言符号系统。” 〔5 〕也有研究者尝试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进行定义。各家之言、众说纷纭,但都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定义。这说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已经偏重于现象研究,基础性研究有待完善,理论基础不稳的问题应该予以重视。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特点,大部分研究者认为,其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浓烈的时代性,也有学者认为其具有明晰的层次性、相应的可接受性等等,基本上在时代性和意识形态性上能够达成共识,但对于其他特点仍有自己的看法。
(二)话语结构功能研究模糊化
有研究者将话语构成看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结构体系,主要包括学科话语、教学话语、宣传话语。有研究者认为在话语构成上,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由话语主体、话语内容、话语客体、话语语境、话语媒介、话语言说方式以及话语效果等基本要素构成。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结构主要是指话语系统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包括认知—阐释、价值—信仰和方法—策略三个基本层面 〔6 〕。目前,有关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结构的研究存在认识简单化、模糊化问题。但是,值得肯定的是,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功能的研究,研究者们的观点有一个明显转变的过程,即从对政治性功能的探讨转向了对满足现实的人的需求的人本功能的研究。这种认知转向说明研究者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规律开始有了正确认识,因为满足现实的人的需求的人本功能是发挥政治性功能的前提与基础。
(三)研究方法上实证分析类研究较为欠缺
一直以来,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中很少采用实践调研、史学材料挖掘、科学的数据分析与计量的研究方法。不作调查没有发言权,不作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实践调研是对问题的详细考察与分析,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是解决问题的重要基础,但现在的研究却很少有基于调查结果的实证类研究。当然,也不排除有研究者使用这种调查研究方法,但其选择的调查样本却很少具有代表性,涵盖范围不广。史学材料的挖掘近年来虽有一定的进步,但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现阶段的研究来说还是远远不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文献中蕴藏的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大量资源等待探索;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同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也各有特点,有着丰富的经验值得学习借鉴。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应积极探寻人文学科领域内的数据分析方法,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数据库。可惜的是,我们的研究在此方面还比较欠缺。
三、前景展望
(一)加强基础理论研究
党的十八大以来,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偏向应用研究,而忽视对基础理论的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理论领域研究起步稍晚,尽管近年来在理论研究方面也有不少收获(较有代表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基础理论研究成果主要有《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结构探析》《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结构及其功能》),但仍属于研究的薄弱领域。研究者们对基础理论研究的关注点多聚焦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结构与功能方面,而忽视话语内涵、话语内容、方法论等基础理论研究。基础理论研究不带有功利色彩,有助于我们增强对周围事物的理解能力。基础理论研究是应用研究的基础,而如今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中话语内涵仍未确定,结构功能研究模糊化,基础理论研究尚不成熟,此时弱化基础理论研究而偏重应用研究,不仅使基础理论研究得不到发展,应用研究也没有稳定的支撑基础。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中应加紧基础理论知识研究,如理清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结构与功能,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整体性研究,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涵等。
(二)创新研究方法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大多采用文献法、调查法、交叉研究法等研究方法,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中也是相同的情况。与自然科学相比较,人文科学的“科学性”常会受到质疑,大部分原因是因为研究中常使用模糊性描述话语、注重定性分析研究方法,甚少采用定量分析研究方法。伴随着大数据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提出要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引入科学的数据分析方法,用量的分析增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科学性”。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中也可以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定量分析,可以借助科学的数据分析方法,提高对研究对象认识的精准度,理清各种复杂的关系,更加科学地揭示学科发展规律,并预测研究对象的未来发展趋势;通过定性分析,可以借助科学思维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思维加工,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达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揭示研究对象的内在规律。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中同样可以使用定量分析方法,如通过对历年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成果(此处指学术论文)的主题或关键词进行频数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总结研究焦点的变迁轨迹与规律,增强研究的针对性。当然,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中使用定量分析方法,要把握对定量研究的依赖程度,因为过度重视定量研究,可能会弱化人文科学研究中的批判性与创新性思维。总之,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科学合理地使用定量分析方法是大数据时代下学科研究发展的趋势。
(三)构建中国特色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
成熟的学科标志是具有独立完善的话语体系,它能为研究者提供思考、表达以及交流的规范性认识,加强学科研究的话语权。因此,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成熟发展也应构建独立完善的话语体系,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的目的之一。同时,构建什么性质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也是学界的研究课题之一。任何国家都有自己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只是在名称上有所不同,例如我国称之为“思想政治教育”,其他国家有“公民教育”“政治教育”等概念。“思想政治教育”本就是在中国特色话语体系中形成的概念,因此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就应该构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对此,笔者比较赞同将中国特色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放到中国的革命、建设及改革的实践中去理解并提炼思想政治教育的术语、价值意义与话语表达方式。但关于构建中国特色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研究并不十分成熟,研究者们的观点大相径庭。这同时也说明,构建中国特色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其可作为未来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的一个发展方向。
〔参 考 文 献〕
〔1〕闫小磊,玛利亚·居乃丁.读图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方式的困境与选择〔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04):35-36.
〔2〕張 翼,崔华华.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文化困境与文化进路〔J〕.学术论坛,2017(01):162-166.
〔3〕熊建生,李小红.新媒体境遇下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转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11):9-11.
〔4〕侯丽羽,张耀灿.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三种基本形态〔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8(12):143-148.
〔5〕邱仁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28.
〔6〕吴 琼.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结构及功能〔J〕.思想教育研究,2014(07):5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