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垚垚
[摘 要] 职业教育(vocational education)是指让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高职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职业教育的主体部分,承担着为社会开发劳动力资源、直接向全社会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责任,这就决定了对高职教育教师职教能力的特殊要求。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教师;职教能力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3-0162-02
一、高职院校教师职教能力现状及原因分析
职教能力,特指高等职业教育教师应当具备的各种能力。它包括思想政治素质、专业理论、专业理论的实践能力、教育理论、教育理论的教育实践等方面。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教师的职教能力总体上能基本满足高职教育的需求,但仍存在以下几方面的不足:
(一)思想政治素质不过硬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剧,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等各方面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教师作为传承和发扬国家主流文化的主要宣传力量,必须要具备敏锐的辨别能力和坚决抵制诱惑的能力。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有些教师的政治意识相对薄弱,组织观念不够强,在同事间甚至学生当中容易产生不良影响。
(二)教学技能有待提高
高职院校的教师并不完全毕业于师范院校,对教学技能的掌握不够全面,在设计技能、课堂技能、辅导技能、评价技能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导致教学效果不够理想。
(三)科研能力和水平较低
高职教育与市场紧密接轨,在行业技术研发、企业管理体制创新研究等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但在繁重的教学任务、职称晋升压力、经费限制等多种合力作用下,导致高职院校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水平较低,出现院级课题无病呻吟、省级课题难以出成果、国家级课题申报无门现象。
(四)缺乏专业实践锻炼经验
高职院校教师大多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走向讲台,缺乏在行业企业工作的相关经历,一部分在企业供职后由于各种原因转行到高职院校工作,企业经历也大多数在3年以下,且供职单位多以中小企业为主。实践锻炼经验的缺乏直接影响教师的专业能力,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二、新时代高职院校教师职教能力培养路径
2016年10月28日,教育部、财政部联合颁布《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2017—2020年)的意见》,实施该计划的目的在于切实提升职业院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建设水平,加快建成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技艺精湛、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高素质专业化的“双师型”教师队伍。2018年1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又下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要大力振兴教师教育,继续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不断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能力,全面提高职业院校教师质量。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培养新时代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全面提升高职院校教师职教能力,可从师德师风建设、专业技能培养、提升科研能力以及加強实践锻炼等几方面来探讨。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狠抓师德师风建设
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而教师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职业之一,也是最伟大、最神圣的职业之一,担任着教化人、塑造人的光荣使命。“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一位合格的师者,首先必须拥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具备良好的师德师风。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明确要求“把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摆在首要位置,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教书育人全过程,突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师德养成,推动教师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职业院校教师大多毕业于综合实力较强的大学,绝大部分拥有本科、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学位,受教育背景良好,思想前沿,见多识广,自主自觉意识较强,容易吸收新鲜事物,相对于其他行业的收入和地位,“高职教师”这个头衔没有给他们带来更多的荣誉感。因此,务必要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让其“牢记立德树人使命,做新时代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各教育主管部门、各高职院校等纷纷开展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活动,或各类网络专题培训,或各类说课、讲课比赛,或各类专题征文活动,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加强专业技能培养,提高职业技能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要求,全面提高职业院校教师质量,建设一支高素质双师型的教师队伍。继续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引领带动各地建立一支技艺精湛、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而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中也明确提出,提高职业院校教师素质的目的是造就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技艺精湛、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高素质专业化“双师型”教师队伍。高职教师学习能力较强,具备较强的可塑性和培养潜质,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加强其专业技能的培养。
1.探索建立青年教师导师制。目前安徽建筑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财经学院、铜陵学院、上海机电学院等国内一系列高校都已在探索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并初见成效,为国内各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导师制的建立和实施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模式。同时,教育主管部门也在积极探索青年教师的培养。2018年8月,四川省教育厅印发《四川省教育厅关于改革高等学校新入职教师职业技能(岗前)培训内容和方式的通知》,要求四川省高等学校新入职教师职业技能培训采用“集中培训+线上学习+返岗教研”相结合的混合型培训方式,以专家讲授为基础,导师指导为重点,线上学习为辅助,返岗教研为延伸,由参训教师所在高校为每位参训教师配备一位相同或相近专业教学经验丰富、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指导教师(每位指导教师最多指导两名新教师),采取“传、帮、带”的方式助力教师教学能力和专业能力提升,并对所带教师的教育教学提供针对性指导和过程性评价。此举是对青年教师导师制的有力支持和补充。
2.支持鼓励教师参加职业技能大赛。通过参加各级各类比赛,有助于教师开阔眼界,提高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改善教学效果,增强核心竞争力。目前,各教育主管部门、各专业研究会、各高职院校分别开展说课、讲课教学技能比赛(如“精彩一课”、青年教师优质课比赛、“教师职业能力提升”教学竞赛、“辅导员技能大赛”),学校应当大力支持和鼓励教师参赛,在评优评奖、职称评审和职级晋升方面予以政策倾斜。
3.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活动,提升综合素质。高职院校的教师不仅需要掌握先进的教学技能和专业知识,还需要了解前沿的学术动态和市场需求,这就需要他们不断加强学习。学校应当制订详细的培训计划或者方案,从课程安排、经费划拨等方面支持和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培训活动、各类教研活动和学术研讨会议等,以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在培训方式上,可考虑校外培训与校本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与在线培训相结合、强制培训与自愿培训相结合的模式。
4.支持鼓励教师参加职业技能鉴定。鼓励教师通过自身努力進取,积极参加学校和社会开展的一系列培训进修活动,积极涉猎与专业相关或跨专业知识,参加自己擅长的专业进行职业技能鉴定,有利于学校建立一支“业专而技精、一专而多能”型的“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
(三)支持鼓励教师参加教研教改项目,开展各类学术课题研究
一所院校的科研水平和学术能力很大程度上彰显着其综合实力。教师在项目和课题研究中,既要涉及本专业的前沿知识,也要涉及教育理论、教科研方法,这不仅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还要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和掌握善于学习的方法,认真解决课题中的每一个问题。所以说,课题研究是教师成长的助推器,教师应该具备一定的科研和学术研究能力,并通过相关研究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和职教能力,才能推动教师不断成长和可持续发展。院校应当出台相关科研管理办法及配套管理办法,在课题及项目申报、经费和政策方面给予支持。
(四)支持鼓励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提升实践教学能力
教育部曾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增加专业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验的教师比例,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验,提高实践教学能力”。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是与企业需求紧密相关的,所以作为高职院校的青年教师,必然要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企业的技术要求、运作模式、管理结构等,而大部分刚从高校毕业的青年教师并不具备行业企业经历,少部分有相关经历者也并不丰富。因此,从培养教师的职教能力和素养及培养与社会密切接轨的高素质人才两方面考虑,学校应当支持和鼓励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并制定配套的管理办法、考核方式、激励倾斜政策,同时加大校企深度融合,尽可能保障每位教师都有到企业进行锻炼的机会,且各有所学,学有所用。
参考文献:
[1]陆梅,刘立刚.论课题研究在促进青年教师成长中的作用:以省级教学改革为例[J].改革与开放,2012(11X):137-138.
[2]刘红委.高职青年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的现状与改进措施[J].职业技术教育,2010(20).
[3]周华.试论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职业能力的培养途径[J].现代交际,2015(9).
[4]李畅,王国庆.谈高职教师三大职教新能力的再造[J].职业与教育,2010(3):48-49.
编辑 武慧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