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腾飞
2012年以来,扶贫工作成为我国各级政府的关注焦点,在这其中普惠金融作为面向小微企业、农户等扶贫工作重点带动群体,能否有效的得到贷款支持,成为了实现2020年消除贫困人口这一目标的关键。而数字化、网络化发展,能够最大限度的提升普惠金融的服务效率和精准度的方式,对于整个扶贫攻坚工作的影响与中远期发展情况的相关研究,对我国扶贫工作以及商业银行的普惠金融业务开展,都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首先对扶贫政策和普惠金融发展现状进行了总结,分析其中优势与劣势,剥离出细节问题,并尝试给出解决方案。
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2020年基本我国范围内的消除贫困人口的扶贫总目标后,各级政府均在努力调配资源,通过不同方式方法为小微企业、农户等有希望带动地方整体脱贫的关键群体,提供相应的政策便利,铺平抚平工作的道路。
一 、以往普惠金融的发展状况及问题
但由于长久以来,普惠金融面对长尾客户群自身实力较弱,分布又较为广泛,数量众多,所以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很难对这些用户群体进行深入的征信调研,触及相应贷款时,也常常举棋不定。一方面是扶贫工作对资金的迫切需求,另一方面是征信监管、贷款对象鱼龙混杂带来的高风险。这使得普惠金融业务运营商陷入了背靠政策大潮,却陷入两难境地的尴尬局面。
近年来,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更新迭代发展,5G时代即将到来,不仅仅提升了人们的生活品质,也为商业银行开展普惠金融业务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在大数据、高速移动通信网络和价格低廉的智能终端的影响下,大大提升了商业银行普惠金融业务的风险控制能力,不良贷款率能够有效控制在0.9%的范围内,真正搭建起了连接扶贫政策和弱势群体的关键桥梁。从一个侧面昭示着5G时代,普惠金融发展广阔前景。
二、普惠金融发展状况
中国目前正朝着扶贫工作的重难点项目全力以赴,对于普惠金融来说,2014年到2017年经历了重大改革。首先是金融服务网点以每年5%甚至10%的速度迅速覆盖,基本能够在90%以上的行政村,ATM机总数保持将近20%的增长率,大踏步的吸收广大农村地区的闲散资金,为扶贫重点地区大量输送发展改革的动力。
其次是征信体系不断完善,也直接影响了小微企业、农户的信用体系建设。不到6年的时间,信用档案建立突破2亿,在今后的3-5年内实现完全覆盖。为普惠金融的发展打下基础。
最后是信贷意识也逐步深化,从信用卡保有量和小微企业、农户的贷款业务数量不断攀升的环境下看出,更多人群开始学会享受金融服务带来的便捷。
不过与此同时,贫困人口中信用卡持有率仍然不足45%,非正规民间借贷、小额担保公司暴力催债、卷款“跑路”等现象时有发生。这说明大量真正需要资金支持的贫困人口,仍然无法从正规渠道得到相应的金融服务。
(一)普惠金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数字化程度不高
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带来了很多便捷,依托互联网的金融工具大大提升资金周转的效率,加速了经济发展。但我国整体的网络硬件设施水平发展不平衡,尤其是贫困地区的网络发展更为迟缓。仅以网络速度作为参考,国际平均的网络速度通常在26Mbps以上,但我国平均值仅为5-6Mbps,不难看出贫困地区的网络速度和通信设备投放量仍然较低。基于这个现实,普惠金融业务很难在一方面数字化转型的同时,兼顾另一方面扶贫工作的支持。
2.贷款上下游通信不通畅
科技含量低仍然掣肘困扰普惠金融发展。由于长久以来二元经济结构使得农户和扎根农村的中小企业缺乏必要的生产资料,可质押物几乎为零,大部分金融机构,尤其是民营大型商业银行面对农村市场,常常满腹狐疑,贷款积极性极低。
3.征信体系不完备
尽管人民银行与各级地方政府积极协调,推进征信工作深入到基础农户,重点向贫困人口覆盖,以求为金融机构提供更可靠的征信数据,鼓励金融机构进驻扶贫工作。但征信渠道仍然单一。另一方面,数字化程度而言,无论是普惠金融担保机构还是普惠金融服务对象,数字化、网络化程度仍然不够,科技含量较低。4G时代发展起来的手机银行、移动支付、互联网金融等等便捷的数字化工具,仍然未能在基层贫困地区得到良好普及。
这使得敢于涉足普惠金融业务的金融机构较少,直接导致民间扶贫资本薄弱,整体发展的可持续性较低。
4.扶贫专项金融政策乏力
既往的金融监管政策已经形成了保监会、银监会为代表的监督体系,但就普惠金融业务而言,由于涉及更多政府層面的扶贫政策、法律监管以及地方经济发展的特殊要求。这直接导致了多头管理,权责划分不明晰的情况下,每个部门都不得不台高标准,避免掉落“接力棒”。同时,过多层级的监管,导致政策从立项到落实需要相当长的过程,有的直接超过了小微企业的生命周期。
5.监管制度跟进较慢
高速互联网即将到来,不仅仅单纯扩大机会,也进一步扩大了风险,这让本来就已经很复杂的金融监管,在普惠金融范畴内,呈现出更复杂、更高风险的态势。如何能够在加速资本向贫困地区倾斜的同时,阻止恶意信贷、金融诈骗等不法行为,污染尚处于成长中的普惠金融行业,成为目前当务之急。
三、 普惠金融业务数字化发展的突破口
(一)用户使用习惯的培植
带动普惠金融业务走出困境的关键是数字化、网络化的普及,只有更多农户、小微企业运营商习惯了移动互联网工具的使用,才能够进一步感受到互联网带来的便利,方便后续工作的开展。
所以普惠金融业务数字化的第一个突破口,并非是扶贫政策本身,更多可以从用户角度入手,培植更多潜在用户,为普惠金融的发展做好铺垫。
(二)征信体系的完善
良好的征信体系是一切金融行为的关键,金融作为一种严谨、科学的数学实践性学科,需要更为反映实际的数学抽样作为数据依据,才能够开发可靠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普惠金融作为一种特殊的功能性金融服务,面对人群特殊、发展方式特殊,但归根结底的困境与突破口仍然是征信体系。(作者单位:郑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