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东南猪源大肠杆菌血清型调查与药敏试验

2019-06-11 08:08:58申子平孔庆娟郭丹丹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晋东南血清型琼脂

申子平,孔庆娟,郭丹丹

(长治职业技术学院动物科学系,长治 046000)

大肠杆菌属于猪体内的常驻菌,一旦免疫力下降或环境变化就会引起仔猪发病。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晋东南养猪场猪大肠杆菌病频繁发生。由于流行的大肠杆菌抗原血清型尚不明确,防治效果较差。本研究对晋东南地区10个县区的养猪场进行取样,进行大肠杆菌的分离、培养和鉴定及药敏试验。以明确晋东南猪大肠杆菌病的抗原血清型,进一步找出治疗该病的高效药物。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料 在晋东南地区沁县、武乡、襄垣、黎城、平顺、沁源、长子、长治、壶关和陵川等10个县的15个养猪场,采集具有大肠杆菌病典型症状的病猪或病死猪的直肠内粪便,或者截取猪的十二指肠作为病料,共采集51份。

1.2 试剂 营养琼脂和营养肉汤购自上海哈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麦康凯培养基购自上海博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微量生化鉴定管购自广东环凯有限公司;药敏片购自杭州微生物试剂有限责任公司;伊红美蓝琼脂购自广东环凯有限公司;大肠杆菌O抗原定型血清购自宁波天润生物药业有限公司。

1.3 大肠杆菌的分离、培养 在伊红美蓝琼脂培养基上无菌接种病料,37℃培养24 h,挑取有金属光泽、紫黑色的单菌落,涂片、染色,镜检判断[1]。挑取镜检后的单菌落分别接种到营养琼脂培养基、营养肉汤和麦康凯培养基,37℃培养24 h,镜检。挑取在麦康凯琼脂上生长的砖红色单菌落[2],接种于营养琼脂培养基,37℃培养24 h后,保存于4℃备用。

1.4 生化试验 挑取纯化后的菌落,按照常规方法进行生化反应试验[3]。生化试验有15项:葡萄糖、赖氨酸、甘露醇、鸟氨酸、麦芽糖、MR、吲哚、果糖、尿素、VP、枸椽酸盐和H2S等。

1.5 分离菌血清型鉴定 用2 mL含有石碳酸(0.5%)的生理盐水洗下纯化扩繁后的培养物,稀释后密封于玻璃管内,121℃灭菌2 h,备用。用微量移液器吸取灭菌后的待测液,加1滴到玻板上。另换枪头吸取单因子定型血清,滴1滴到抗原内,立即混匀,静置5 min后观察结果。如果出现凝集现象明显,则为阳性。灭菌后的待测液和生理盐水混合液作为空白对照[4]。

1.6 分离菌毒力试验 选取体重20 g左右的小白鼠,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小白鼠3只。取纯化培养后的细菌接种于营养肉汤,37℃培养24 h,培养后计数并稀释。每只小鼠腹腔接种0.3 mL稀释后的细菌液,而对照组小鼠则腹腔接种0.3 mL灭菌后的生理盐水。接种后仔细观察小鼠存活情况,做好记录。取病死鼠的病料接种于麦康凯琼脂上培养,挑取培养后的菌落染色镜检。使3只小鼠菌死亡的菌株为强毒力菌株;可致2只小鼠死亡的菌株为中等毒力菌株;仅致1只小鼠死亡的菌株为低毒力菌株;无死亡为无毒株的标准[5]。

1.8 药敏试验 测定用K-B纸片法进行[6]。用于测定的药物包括:头孢吡肟、阿莫西林、环丙沙星、头孢唑啉、阿米卡星、链霉素、利福平、呋喃唑酮、头孢曲松、卡那霉素、氟苯尼考和氧氟沙星等[7]。采用药物的抑菌圈直径(d)来判断细菌对该药物的敏感性:d≥16 mm为敏感;d<10 mm为耐药;10 mm≤d<15 mm为中介。

2 结果与讨论

2.1 培养与镜检结果 经培养与镜检初步确定,51份病料中47份可分离到大肠杆菌。菌落在麦康凯琼脂上为红色;在伊红美蓝培养基上为带金属光泽的紫黑色单菌落;在营养琼脂上为边缘规则的光滑圆形菌落,且呈灰白色的半透明状;在营养肉汤中呈浑浊样,管底有白色沉淀,管上有菌环,闻管口有臭味。用分离菌涂片,染色后镜检,可见分离菌为无芽孢的革兰氏阴性菌,两端钝圆且染色略深,分布分散,偶有几个连于一起。

2.2 分离菌生化试验 对47株分离菌进行15项生化试验,结果见表1。在生化试验中葡萄糖、赖氨酸、甘露醇、鸟氨酸、麦芽糖、MR、吲哚、果糖几个项目的试验阳性率为100%[8],而在尿素、VP、枸椽酸盐和H2S项目的阳性率为0%(表1)。分离细菌符合大肠杆菌的特性。

2.3 分离菌血清型鉴定 47株分离细菌确定O抗原的有42株,没有确定类型的有5株。42株分离菌共有12个血清型,主要有O138、O2、O107和O152,分别占已定型菌的19.05%、14.29%、11.90%和11.90%,合计占已定型菌株数的57.14%(表2)。由此可见,O138、O2、O107和O152是晋东南地区猪大肠杆菌主要血清型。因此,在预防该菌引起的仔猪疾病时应以O138、O2、O107和O152血清型为主要对象。

2.4 毒力测定 实验组小鼠出现了呼吸急促、拉稀等症状,并有大量小鼠相继死亡。47株分离菌中具有强致死力的菌株数为25株,占53.19%;有38株引起小鼠死亡,占到总数的80.85%。小鼠的死亡时间主要集中在接种后24 h。典型的病变为肝出血、肿大,心包淤血,脾肿大等。47株分离大肠杆菌中有9株大肠杆菌没有引起小鼠死亡。另外,对照组的小鼠没有出现死亡情况,剖检也无病理变化[9]。说明,在晋东南存在的猪源大肠杆菌致病力很强。养猪时应该对仔猪黄、白痢和水肿病重视[10]。

表1 分离菌生化试验结果Table 1 Biochemical test result of E.coli isolates

表2 分离菌血清型鉴定Table 2 Identifi cation serotyping of E. coli isolates

表3 分离菌毒力强弱测定结果Table 3 Virulence measurement result of E. coli isolates

表4 38株大肠杆菌对15种药物的敏感情况Table 4 Sensitivity of 38 E. coli isolates to 15 kinds of drugs

2.5 药敏试验 采用15种药物对致小鼠死亡的38株细菌进行了敏感性测定,结果见表4。分离的大肠杆菌菌株对头孢吡肟敏感性最强(敏感率89.47%),其次是阿米卡星(敏感率81.58%)、呋喃唑酮(敏感率73.68%)和氧氟沙星;中介毒株对氟苯尼考最为敏感(敏感率68.42%);而对利福平敏感性最低,耐药性最强,其次是阿莫西林和大观霉素。所以在该区治疗仔猪黄、白痢和水肿病时应首选头孢吡肟,其次是阿米卡星、呋喃唑酮和氧氟沙星;少用庆大霉素和氟苯尼考;禁用利福平、阿莫西林和大观霉素等作用效果差的药物。

经过近几年的调查,发现晋东南地区的养猪场兽医人员短缺,许多养殖人员不具备科学用药知识,由于引起猪大肠杆菌病的血清型种类过多,随意用药造成了细菌的抗药性增加[11]。

大肠杆菌引起的仔猪疾病较多,在晋东南广泛流行,有的猪场大肠杆菌对仔猪致死率达到了50%,甚至更高。本调查为晋东南猪大肠杆菌病的有效预防和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

猜你喜欢
晋东南血清型琼脂
马传染性贫血琼扩试验中琼脂配比浓度及温度因素对琼脂板制作的影响
新农业(2021年9期)2021-06-20 11:26:32
晋东南特色面食名称英译及面食文化外宣
欧盟食品安全局重新评估琼脂作为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
建构数学模型领悟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
生物学教学(2016年9期)2016-08-21 02:37:00
通辽地区牛肉与牛肉制品沙门氏菌血清型调查
食品界(2016年4期)2016-02-27 07:36:44
广东地区水禽大肠杆菌血清型鉴定
试论晋东南地区方言古语词的训诂学价值
明代晋东南和晋南地区的自然灾害比较
探寻晋东南早期人类的栖身之所
大众考古(2014年2期)2014-06-26 08:29:34
肺炎链球菌血清型鉴定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
医学综述(2014年14期)2014-03-27 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