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众,为哪般

2019-06-10 07:05聂炜
上海工运 2019年5期
关键词:教徒盲从琼斯

◎聂炜

朋友圈中的“异口同声”

朋友圈有这样一个铁律,几乎人人都能印证它的真实:每当一起热点事件发生时,朋友圈便会立时随之起舞,启动“霸屏”模式。比如刚刚过去的4月,热点多且频繁:从“甜甜圈”黑洞,视觉中国版权,马云“996”言论到奔驰女维权,巴黎圣母院大火等。网友们异常活跃,不约而同地在朋友圈“发声”,以各种形式蹭着热度。

仔细想想,“996”一般只发生在互联网公司,普通人根本不知道视觉中国是干什么的,《巴黎圣母院》这本书没几个人看完,黑洞从来都是一个小众的话题。相关或者无关,所有人都在这些话题下讨论得热烈,一个话题过去了,迎来新的话题,像赶场一样无缝衔接。

诚然,言论自由受宪法保护,本无可厚非。但从心理学的角度审视,颇值得深入思考。这一系列表象的背后,其实是人们共同的心理——从众心理的体现。

从众心理是一个社会心理学名词,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因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

人为什么会选择“从众”?就从众的动机来说,形成从众行为的因素通常有三种。第一种是行为指引。当人处在一个令人困惑或者陌生的环境中不知所措时,他们会相信其他人对一个模糊情境的解释比自己更准确,于是周围人的行为就成为自己如何反应的线索。第二种是逃避责任。一旦知道自己若做出与群体相反行为将承担重大责任时,即便知道群体的行为是错误的,很多人也会基于“法不责众”而选择从众,或者是为了避免因与众不同而必须独自承担责任,也因此选择从众。第三种是出于合群、被认同,获得归属感的需要。如果与众不同将遭受嘲笑、被排斥甚至惩罚,很多人也会选择与团体期待相同的行为。

从众心理的反面案例

某种意义上讲,从众心理是人的本能。但本能若没有上位的理性约束,或被有心人士加以利用,其危害往往不可估量。

诚如前言,一些社会新闻,往往是导致从众心理爆发的“重灾区”。例如最初的媒体或者来历不明的小道消息报道了某起事件,有引导性地明里暗里倾向某一方,很多人便会轻易地发表评论,盲目谴责一方或者支持一方,全然不顾还不明朗的事件真相。当真相披露后,只有少数人会对自己不加思考的从众行为作出反思,而更多人会在下一个热点新闻出现时“故技重施”。因为他们觉得,即便批评错了或者支持错了,也不用承担任何责任。

另一个例子是某邪教教徒集体自杀事件。1978年在南美,人民圣殿教900多名教徒在教主吉姆琼斯的命令下,喝下掺着氰化剂的果汁,集体自杀身亡,震惊全世界。

在此之前,约1000名教徒在琼斯的带领下,从美国迁往南美,并专门建立起琼斯镇,教徒们在琼斯镇过着与世隔绝,没有任何个人生活和思想空间,并受琼斯武装卫队严密监控的集体生活。琼斯“成功”地为教徒建起了一个令其心甘情愿或不得不做出从众行为的环境。所以,即使关乎生死的大事,绝大多数教徒也盲从了琼斯的命令。

告别盲从做自己

在一个模糊不清的情境中,我们最可能依赖他人对形势的解释。但问题是,在一个真正模糊不清的环境中,其他人也许并不比我们拥有更多、更准确的信息。如果别人也是被误导的,那我们接收的就是错误信息,因此,依赖他人会把我们导向更糟糕的境地。

面对这种情形,自己去搜寻更多相关事件的信息,或者听听群里不同的声音,或者寻找群体之外人的看法,是摆脱因错误信息导致自己盲从的好方法。

人类是天生的群体动物。这就意味着,我们都需要与人交流,都需要情感的支持与爱。研究表明,被群体长期排挤的人会感受到很大压力,甚至造成心理创伤。这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一个人在明知道所在群体做出不良行为时仍然会选择顺从,这是在期望被群体接纳和对归属感的需求下做出的行为。

如果你不能认同群体的行为而又担心因不从众可能导致的被排挤时,可以尝试去寻找与你想法相同的人或者团体。

如果你一直顺从团体,偶然的偏离通常不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因为你先前的顺从已为你带来了良好信誉。当你偶然偏离,又没有导致严重后果时,你已经取得了偏离团体决策的权利。这样,慢慢地,你在全体错误决策时抵制团体影响也就变得较为容易。

虽然少数服从多数是最经常发生的事情,但研究发现,如果少数派一直坚持表达一致且毫不动摇的观点,那就可能会引起大多数人的注意,甚至采纳少数人的观点。

更重要的是,你需要经过自己的思考采取认同或者反对的行为。是“我仔细考虑过,觉得团体这个决策是合理的,所以我跟从”,或者“从我对事情的判断看,我觉得这样做是不妥的,所以我不能跟从”,抑或“事情的真相还不明朗,我应该了解更多信息后再作判断”,而不是“既然别人都这样想,这样做,我跟着就是了”。

猜你喜欢
教徒盲从琼斯
祈 祷
盲从
盲从
新新人类
琼斯太太的魔法
在诗歌创作与诗歌批评之间:德里安·丽斯-琼斯①教授访谈录
哲理思辨
《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的空间解读
骇图
你离成功很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