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本刊记者 赵苡萱
第二十九届中韩日职业安全健康研讨会场
2019年4月22—23日,第二十九届中韩日职业安全健康研讨会在江苏省南京市召开。来自中国、韩国、日本的职业安全健康领域的主要团体、非政府组织、专家学者及业内人士约200余人参会。
会议由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主办,江苏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研究会、江苏省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承办,以及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等9个单位协办。
据悉,中韩日职业安全健康研讨会已成功在中国、韩国、日本举办了二十八届,其学术性、开放性、实效性受到了业界的高度认可,已成为中韩日三国职业安全健康交流对话的重要平台。
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理事长王德学在开幕式上表示:“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是中国宪法的明确要求。中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职业安全健康工作,经过多年努力,中国的职业安全健康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当前中国的职业安全健康工作依然面临许多严峻和复杂的问题,除历史积淀的问题外,新的职业安全健康问题不断出现,职业病预防科学、技术研发滞后,技术支撑能力不足等问题普遍存在。毋庸置疑,提升中国的职业安全健康工作水平,需要借鉴发达国家尤其是韩日两国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希望国内与会代表利用学术研讨会这个平台,虚心向韩日两国学习,取长补短,推进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工作的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重点在职业卫生理论和体制机制、职业危害预防和现场管理、职业危害本质安全和源头治理、职业卫生法制建设及监督管理,尤其是职业卫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方面,不断加大力度,探索、创新、强化、完善、提升,进而缩短与发达国家在职业安全健康方面的差距,并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赶上和超过发达国家的职业病防治水平。
本次研讨会设有主题演讲、专题研讨、学术报告、学术交流以及壁报报告会五部分。
在大会主题演讲环节,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马骏作了关于《中国老龄化现状与对策》的演讲。他介绍,截止到2018年底,中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有1.58亿,中国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在中国,退休后继续工作的老年人逐渐增加。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骨骼会有一些生理或病理变化,这些生理和病理变化使老年工人变得更加脆弱。因此,老年工人需要独特的职业安全措施。针对这一问题,马骏建议:首先需要制定和完善老龄化法律法规;二是完善现有的公共卫生体系,满足、适应人口老龄化后老年人长期被保护的需求;三是加强老年健康促进行动;四是更加关注老年职业工作者及其职业健康问题,制定老年工人的职业安全与健康的法律法规等,为老年人提供工作技能和预防疾病的更多培训。
韩国首尔汉阳大学医学院的Jaechul Song博士在其《关于韩国职业性哮喘的监测(KOWAS)计划》的演讲中指出,韩国职业性哮喘监测(KOWAS)计划在6年时间内收集了236例职业性哮喘新病例的数据,发现最常见的致病因子是异氰酸酯(46.6%)、面粉/谷物(8.5%)、金属(5.9%)、活性染料(5.1%)和溶剂(4.2%)等相关内容。
日本国家职业安全健康研究所、过度劳累相关疾病研究中心吉川徹博士以《面对日本过度劳累导致的相关健康障碍问题,职业健康团队面临的挑战和扮演的角色》为题,介绍了在日本,多数脑血管/心血管疾病病例是50多岁的男性。长时间工作是脑血管/心血管疾病的患病主要因素,同时还有工作量不规律,工作时间长,经常发生商务出差,轮班工作,热/冷压力,社会心理压力/负担同时进行而导致的。
本刊记者从现场获悉,本次论坛共收到学术报告42篇,壁报展示41个,论文摘要100多篇,并最终评选出优秀壁报3个。上述报告、壁报和论文涉及化学中毒、职业癌症、粉尘危害防治、人口老龄化、职业安全健康、应急管理等问题。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教授、博士生导师周志俊分享的课题是《国内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他介绍了目前国内关于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监测要求和相关规范指南,以及目前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目前,国内绝大多数用人单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都没有严格按照指南执行。周志俊建议,国内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监测应放宽对“数据”的要求,将工作重点放在工作环境质量保证上。
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病防治所副所长韩磊在专题报告会中回顾了江苏响水“3·21”爆炸事故公共卫生组的具体工作情况。
据了解,2019年3月21日14时48分左右,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生态化工园区的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发生爆炸之后,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在1小时之内完成人员集结、应急监测设备整理装车,由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党委书记朱宝立带队与4名应急小组成员一起火速奔赴响水县。21时32分抵达响水疾控中心,与市、县疾控中心汇合并立即召开了公共卫生应急工作会议,明确当前阶段工作重点,成立了领导小组及7个工作组:包括现场监测组、生活饮用水监测组、食品监测组、检验检测组、环境消杀与病媒生物监测组、病例监测组、健康教育组。工作组连夜制定了响水“3·21”爆炸事故区域消杀应急处置工作方案、事故疑似中毒病例应急监测工作方案、事故生活饮用水应急监测工作方案、事故应急健康检查技术方案、事故周边人群环境健康风险评估技术方案、事故人群健康教育及心理干预实施方案共6个技术(工作)方案。
壁报设计者向参观者介绍壁报内容
现场监测组根据爆炸可能波及的范围,对距爆炸中心点500 m处、附近居民点、小学等监测点开展空气监测,并在现场工作中对消防抢险人员的个体防护配备和正确使用进行技术指导。
环境消杀与病媒生物监测组对救援消防人员前线、消防营地、武警营地及王商小学进行消杀,累计消杀范围25.5万m2。对消杀区域及王商村居民区开展蚊蝇鼠密度监测,蚊蝇鼠密度控制在国家标准范围内。
截止到4月8日,周边医疗卫生机构累计监测报告12例,出现以头晕、恶心、咳嗽、咳痰等为主要症状的病例,无典型中毒症状病例报告。最后,对现场处置工作进行了总结和反思。
来自日本的Susumu Ueno医学博士分享了日本职业中毒与癌症相关的现状与问题。他提到,据报道,日本近期涌现出职业性中毒现象,即职业性胆管癌(BDC)和膀胱癌(UBC)。
首次发现胆管癌(BDC)现象是在2012年,BDC患者是某印刷公司工人,因其使用的清洁剂中含有二氯丙烷(1,2-DCP),使自己暴露于二氯丙烷(1,2-DCP)中。那时,尽管它与被《防止有机物质条例》规定为有毒溶剂的二氯甲烷(DCM)和1,2-二氯乙烷(1,2-DCE)具有相似的化学结构,但是《工业安全和健康法》并未将1,2-DCP归为有毒化学物质。经过此案,条例被重新修订,DCM,1,2-DCE和 1,2-DCP被重新归类为“特定化学物质”。
通过对1,2-DCP导致的BDC现象原理的研究,最近有一种可能的解释,谷胱甘肽—缀合形式的1,2-DCP,包括潜在的致癌物质,可能通过位于肝细胞上的转运蛋白排泄到胆汁中。
而膀胱癌(UBC)现象的发现是在2015年,某化学制造工厂在生产着色剂原料时,所有员工都接触了含有邻甲苯胺(OT)的芳香胺化合物。他们使用的橡胶手套,在经过有机溶剂清洗后会重复使用,由于OT残留在橡胶手套内部,这就导致了使用橡胶手套的员工的皮肤直接接触到了OT。这是职业性癌症的第一个证据,其可能的接触途径是透皮途径。需要进一步研究以阐明OT诱导的UBC的潜在机制。
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安全分院通风所副所长姚海飞在其《矿井掘进巷道粉尘三维时空分布规律研究》的课题中指出,为研究掘进巷道粉尘三维时空分布规律,克服以往短时间、有限点监测的不足,设计了实时监测和存储同一断面多个测点粉尘浓度的装置,开展了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作业工序全尘和呼尘浓度实时监测,根据监测结果研究了粉尘时空运移规律。
根据监测研究,结果表明:在掘进、收煤、支护、添加风筒、移动掘进机及小皮带等作业过程中,掘进作业产生的粉尘浓度最高,高浓度粉尘呈间断性,百米内粉尘浓度本底值0.5~3.0 mg/m3之间。
江苏省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许曙青教授在其分享的《新时代安全应急管理教育与人才培养的路径研究》课题中指出,当前,我国安全应急仍然处于脆弱期、爬坡期和过坎期,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应急管理教育应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应急管理教育的顶层设计、推动应急管理教育与人才培养,开展专业教育和实施系统的全民应急教育刻不容缓。许曙青从职业院校师生应急管理素质和能力提升的内容与路径、教育教学的问题与方法、策略与实践、成效与创新4个方面进行了交流。其团队基于职业院校学生安全应急实际,创建了共建共享立体开放的应急教育资源,构建了新时代现代中高职应急管理人才培养体系,推进了学训赛与职业体验相融合混合式学习模式,构建了全新的应急管理教育机制,增强了师生应急防护意识,提升了师生应急素质与应急能力。
除了多位学者的主题发言,其他与会学者针对报告、论文、壁报阐述问题进行了交流,并对关注的热点问题展开深入探讨,取得了预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