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建构数学模型

2019-06-09 10:34张壁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数学模型问题小学数学

张壁

【摘  要】 建构数学模型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手段,这种教学手段主要是指利用数学语言来对数量关系、空间形式以及世间万物的特征进行概括和描述的一种数学结构。但是在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的数学模型的建构过程中仍存在着一定问题,使得数学模型的优势无法被充分地发挥出来。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数学模型;问题;对策

新课程标准中明確提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要注重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其中就包括数学模型的建构能力。而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基于数学知识技能的,这也导致很多小学数学教师在建构数学模型的过程中经常会存在一些误区,这样不仅不利于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同时还会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产生不利的影响。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建构数学模型存在的问题

(一)过于注重课堂知识的呈现,缺乏建模思想的渗透

在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在建构数学模型的过程中,只注重对课堂知识的呈现,往往会忽视对建模思想的渗透。例如:在对“加法”这一数学知识进行教学时,小学数学教材中通常都是给出左边几个物体,右边几个物体,然后要求学生求一共有多少个物体。这样一来就会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固定思维,只要有“一共”这个题眼那就是求加法。

(二)过于注重形式和结论,忽视体验的过程

在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的建构数学模型的过程中,教师往往只注重形式和结论,而忽视了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过程。比如:在对“圆的周长”这一课时进行教学时,很多教师会让学生拿绳子在圆形物体上绕一圈,然后测量绳子的长度,或者让学生拿圆形物体在直尺上滚动一圈,然后再观察尺子上的刻度。通过对不同圆的大小进行测量之后,让学生将数据记录下来,并引导学生对数据进行观察,找出其中的规律,引出圆周率的概念,最终推导出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都是根据教师的指令完成的,缺乏主动思考的过程,进而对于这一知识无法形成深刻的体验。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建构数学模型的策略

(一)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培养建模意识

在小学教学中,要想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数学学习方法,最好的方法就是要让学生进行再创造,即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找到正确的数学学习方法。让学生在对问题进行主动思考的过程中,建构清晰的数学模型,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累计更多的数学学习的经验,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二)通过实践操作,帮助学生建立模型思维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实践操作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模型思维。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注重实践教学,同时在实践活动中不仅需要引导学生对实物进行操作,同时还需要在操作的过程中进行观察、思考、比较和交流等思维活动,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抽象的数学模型。

综上所述,在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建构数学模型是非常必要的,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加强对每一个教学环节的关注,并将数学模型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这样才能够将数学模型的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进而促进学生模型思维的形成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晓刚,康慧. 小学数学教学中建构数学模型的问题与对策[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8):55-56.

[2] 张春梅.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建构数学模型[J]. 中小学数学(小学版),2011(4):1-6.

猜你喜欢
数学模型问题小学数学
活用数学模型,理解排列组合
浅谈构建数学模型,建立千以内数的数感
对一个数学模型的思考
“费马点”数学模型在中考中的应用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