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慧娥 孙丽
【摘要】 随着经济模式的不断创新与变革,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对会计人员的要求在不断提高。就目前来看,高职院校培养的会计技能人才难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在教育白皮书(IEP2)发布了《成为胜任的会计师》,为高职会计技能人才的培养做出了指导,提供了会计技能教育教学的改革思路。文章从高职会计技能培养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着手,对高职会计技能培养的路径提出促进建议。
【关键词】 高职教育;会计技能;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F23;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5812(2019)06-0127-03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商业模式的多样化,进而催生的经营模式的变革性的发展,社会对会计人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以往高职会计技能培养侧重于理论教学,而这种方式下培养出来的会计人才很难适应社会的需要。高职会计技能教育培养的不是研究会计的人才,而应该是可以做到与企业无缝对接的应用型人才。借鉴《成为胜任的会计师》,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通过课程体系的设计,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以动手能力为导向,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无缝对接,从而真正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一、高职会计技能培养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下,一些高职院校针对自身实际,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并在工作中付诸实践。如滨州职业学院的“项目导向、任务引领”的教学模式,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的“一条主线、三大模块、五个结合”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职业化实践教学体系,丽水职业技术学院的“代理记账公司”项目训练体系,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的“跨专业综合实践平台”等。当然各高校基于其特定的经济发展环境、市场发育情况,有其特色。即便如此,高职会计技能培养在人才培养方面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一)分层分类缺乏
在传统的高职会计技能培养中,忽视了人才培养的层次性以及高职院校生源的差异性。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知识结构参差不齐,生源渠道不一。主要生源有:普通高中、职业高中、中职、技校。不同的生源,前期知识结构不一,但高职院校在制定培养目标时并没有结合生源的问题来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这无疑是不科学的。其次,没有考虑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使那些有能力进行深造的学生错失了深造的机会。没有按照学生前期的知识结构和未來发展方向进行分层分类教学。
(二)培养目标过于专业化
现阶段,高职院校对人才的培养方案建立在职业岗位的基础上,强调专业技术的应用,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却缺乏,而社会用人单位的职业胜任能力的要求在不断的提高,未来社会用人单位对会计人员的素质要求将会越来越高。如何培养应用性强,又能适应社会的综合素质的学生,这无疑是高职会计技能培养要关注和重视的课题。
(三)课程设计不合理
在经济高速发展和互联网+时代的今天,各种财务软件、信息系统层出不穷,ERP、会计报账系统、会计云,大数据时代已经覆盖全球,而高职院校在课程的设计上,没有考虑这些时代性的产物。主要表现在,对专业课程的教学仍旧停留在手工操作的层面,没有考虑工业4.0时代的先进的需求性。其次,教材的新颖性缺乏,甚至是陈旧不堪,没有跟上企业会计准则的变化以及相关财务会计税务知识的变化。第三,课堂教学依旧是以教师为主的“教”,以学生为主的“做”比较少。
(四)“双师型”教师队伍缺乏
高职会计技能培养教育教学要求教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水平,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方能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培养动手能力强、技能水平高的学生。然而在现实的会计技能教学过程中,高职会计技能培养教育教学教师90%以上是从学校到学校,教师队伍本身缺乏对实践操作的认识,在现实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无法结合会计技能业务实际对学生进行培养。各省组织的高等院校调查报告中,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比例在80%以上,然而,此处双师型教师队伍的认定是以取得“双证”为标准,而职业资格证书的考取依旧是建立在理论基础上的,对实务特别是实际技能操作上的业务几乎是盲区。
二、高职会计技能培养现状分析
高职会计专业近几年发展迅速,截止到2018年底,占普通高校总数的50%以上。随着公司治理结构的不断发展,各种经济模式的快速出现,经济业务日趋复杂,财务会计与国际日渐接轨,对会计人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综合我国高职会计技能培养现状,对照《国务院关于加快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以及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在教育白皮书(IEP2)发布的《成为胜任的会计师》,我国的高职会计技能培养与会计人员职业能力之间是存在差距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专业理论课程实用性缺乏,实践课程设置难以与职业知识融合
高职院校会计技能理论课程过于专业,理论性强,实践课程过于单一,脱离实际操作严重,在评价考核过程中没有引用职业能力进行界定。学生对企业的财务会计工作岗位的设置认识不足,对经济业务的认识处于懵懂状态,对经济业务流程的认识处于模糊状态,对原始单据的认识没有能力进行分辨。缺乏对岗位的感性认识和业务流程的分析解读能力。在最后一个学年虽然有安排学生进行企业会计综合实训,但是并没有对会计岗位进行细分,而是一个人从出纳岗位、成本会计岗位、销售会计岗位、材料会计岗位、项目与固定资产会计、会计主管全盘体验下来,学生对岗位的区别细分认识没有体现。专业知识之间的相互渗透融合不够,这与会计人员职业能力的要求相差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