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中管理会计思维的培养

2019-06-09 08:42李鹤
商业会计 2019年4期
关键词:财务报表分析高职培养

李鹤

【摘要】  管理会计人才是会计行业变革对人才的主要需求,高职院校是培养应用型管理会计人才的主阵地。文章以高职院校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为例,阐述了在课程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管理会计思维,从而帮助学生实现由核算型向管理型会计转变,助力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高职;财务报表分析;管理会计思维;培养

【中图分类号】  F23;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5812(2019)04-0119-03

管理会计是指会计人员要面向管理领域,从传统的“核算型”会计向“管理型”会计转变,能利用信息技术做好财务分析、成本管理、预算、预测、支持财务决策等工作。《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争取3—5年内,在全国培养出一批管理会计人才”,直接将管理会计列为“行业急需紧缺人才”,并明确提出“到2020年培养3万名精于理财、善于管理和决策的管理会计人才”的任务目标。为适应国家、社会对管理会计人才的迫切需要,加大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力度,高职院校应重新调整会计人才培养目标,走出低端“核算型”会计人才的培养现状,规划设计出培养管理型会计人才的思路和方案,在专业课程中注重管理会计思维的培养。

一、会计人员应有的管理会计思维

思维是指人用头脑进行逻辑推导的属性、能力和过程。思维可以转化为能力,胜任岗位需求。思维在管理会计工作中应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价值创造思维

价值创造是指会计人员在财务工作中通过理性的数据分析和判断,为企业经营提供一些帮助,甚至在判定决策是否正确时发挥决定性的作用,帮助企业有效利用与合理配置资源,提高运营效率,優化资本结构,防范与控制风险,提高企业利润与现金质量,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显然,这与核算型会计的“价值守护”不同,“价值创造”更偏向于管理会计。价值创造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前提,会计人员具有价值创造思维,是适应行业变革的必然选择,更是会计人员向管理会计转型的现实需要。

(二)质量思维

质量从管理学的角度来讲是用来量度产品或工作的优劣程度。会计人员在经济管理工作中应具备质量思维,通过对财务及业务数据的分析,结合企业具体经营环境和经营策略,在货币资金管理、债权管理、存货管理、固定资产管理、投资管理、资本管理、收入管理、费用管理等各项工作中判断工作质量,进而对企业整体的资产质量、资本结构质量、利润质量以及现金流量质量进行分析与评价,寻求改善和优化企业管理的途径和方法,进一步推动企业价值管理。

(三)业财融合思维

业财融合是指将财务服务端口前移,即把管理会计活动嵌入企业业务活动的各个领域、层次和环节,财务通过对业务数据进行分析,发现问题,与业务部门共同寻找原因,共同推进企业发展,助力企业价值创造的一种现代化管理方式。业财融合是当前企业经营管理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是财务工作向业务领域纵深延伸的一种发展结果。这就要求会计人员要具备业财融合思维,主动融入业务,通过对财务数据和非财务数据的综合分析,将分析结果及时转化为业务部门需要的信息决策支持,提出改善建议,帮助管理层更加科学的决策,从而通过积极参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实现财务工作的价值创造。

(四)战略思维

战略是一种从全局考虑谋划实现全局目标的规划,战略的制定与实施正确与否影响着企业的价值创造。战略思维是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所作的系统性、整体性、长远性和全局性的战略思考。现代财务工作已经转型为战略财务,会计人员向管理会计转型过程中应具备战略思维,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在研究和分析问题时,要把同业务部门、同行业的横向分析和与自身的纵向分析结合起来,多方位看问题,全面把握问题,避免片面性,保证准确性。具备战略思维意味着具有一种科学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思维方式,通常会表现为一种较高的素质和能力,从而具有较高的工作水平,胜任管理会计岗位需要。

从以上各项思维的描述来看,对于管理会计人员来说,价值创造思维是目标性思维,质量思维是基础性思维,业财融合是必要性思维,战略思维是核心思维,也是最高层次思维。会计人员只有具备这些思维,在工作中大胆实践,创新工作方法,才能实现从“账房先生”到“价值经理”的角色转变,真正成为精于理财、善于管理和决策的管理会计人才。

二、高职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现状

在高职会计专业教学中,能培养学生具备管理会计思维的课程应首选财务报表分析课程。财务报表分析能力在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IMA)制定并发布的《管理会计能力素质框架(征求意见稿)》中被认定为管理会计核心胜任能力之一。然而,从目前高职院校的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现状来看,与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要求相去甚远。

(一)教学目标陈旧

现阶段高职院校的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目标大多还是围绕培养传统的核算型会计人才而展开,在能力目标设计上更多地体现为会进行各种财务指标计算,能对企业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等展开简单分析,这与国家对管理会计人才的要求有很大差距,因此,急需更新教学目标。

(二)教学内容失衡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内容从整体覆盖上来说相对全面,但是在具体内容安排上呈现出失衡状态。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偏重理论计算而轻视实际分析,教师往往会安排大量时间讲解财务指标内容和计算公式,实际财务分析往往占用时间较少,甚至考试内容安排上也是财务指标计算占分值较多,财务分析分值较少或没有,这背离了财务分析的根本,学生无法通过深入的财务分析培养管理会计应有的价值创造思维;二是在开展财务分析过程中,对于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三张表的独立分析安排时间较多,但对于财务综合分析安排时间较少,不能将三张表进行横向综合分析并上升为企业战略管理高度,并且对于财务分析报告指导不充分,从而达不到进行综合财务分析的目的,也不能充分培养学生的业财融合思维和战略思维;三是从分析内容安排上看,更多偏重的是传统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等单方面分析内容,而对报表的项目质量分析则涉及很少或没有涉及,这会使财务分析的真实性和有用性大打折扣,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质量思维。

(三)教学方法单调

目前高职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教学模式大多还是“教师主导型”的,即教师以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为主,尽管在讲授过程中,有些教师能够穿插一些简单的案例讨论并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但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状态,抑制了其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管理会计思维。

(四)教学资源落后

财务报表分析是一门实践性 、技术性 、操作性都很强的课程,教学中应有各项教学资源作为保障。然而,从目前各高职院校的整体教学资源保障来看相对较为落后。虽然各学校都在大力推进教学信息化建设,但由于财政资金等限制,各学校的建设力度并不一致。比如:缺少基于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的仿真综合实验实训室建设;缺少包含财务分析、成本管理、预算管理、财务决策等功能模块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引入;对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微课、MOOC制作、案例资源库建设经费支持不足;对校外实训基地开发力度不够等。资源的普遍落后无法保障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教学效果,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无法得到相应的锻炼。

(五)教学效果堪忧

从学生学完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后的反映来看,大多数学生只记得学习了很多财务指标,但对财务指标的具体应用尚不能完全把握,更别提开展综合财务分析了,对于撰写财务分析报告也是一知半解,缺乏信心。这样的教学效果显然无法培养学生的管理会计思维,无法达到会计职业能力要求,无法帮助学生实现从核算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最终无法助力学生会计职业生涯成长成才。

三、高职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中管理会计思维的培养

鉴于当前高职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笔者根据多年教学实践认为,高职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眼来培养学生的管理会计思维,从而帮助学生向管理会计方向转型,增强学生未来可持续学习能力。

(一)调整教学目标

与原有目标不同,在管理会计人才培养视角下,笔者认为,高职院校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教学目标应定位为“为各级企事业单位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良好会计职业道德和财会技能,并具有较强管理会计思维能力,会分析、懂管理,能为领导决策提供支持的具备一定管理会计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调整后的教学目标更加突出了培养学生的管理会计思维能力,思维能力包括理解力、分析力、综合力、比较力、概括力、抽象力、推理力、论证力、判断力等能力,这些思维能力与单位管理会计活动相结合,就要求会计人员要具备价值创造思维、质量思维、业财融合思维和战略思维,只有在这样的管理会计思维下,学生才能较好地开展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学习,未来才能胜任管理会计岗位工作需要。

(二)重塑教学内容

鉴于原有教学内容存在的失衡性问题,为与调整后的教学目标相匹配,笔者认为高职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教学内容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重新设计。

1.突出分析主体地位,做到主次分明。为避免学生学完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后只会若干财务指标计算的尴尬效果,教学中应突出分析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学会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财务分析方法,使学生领会财务指标计算只是在做定量分析时需使用的一种分析工具,真正的财务分析能力是在客观思维的基础上运用会计职业判断做出的相应分析,使学生理解该课程重在养成管理会计思维展开财务分析工作而非单纯的指标计算,在学习中做到主次分明。

2.基于管理和质量视角设计财务报表分析框架。管理会计作为企业的一项重要管理岗位,开展的是价值管理工作,管理的最终目标就是要进行价值创造,帮助企业提升效益。因此,财务报表分析课程要基于管理和质量视角来设计财务报表分析框架,使学生建立起完整的分析视角,对财务报表分析的内容有全面把握,同时培养管理思维、质量思维和价值创造思维。在参考张新民、钱爱民《财务报表分析》(第四版)教材中框架设计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分析:

(1)背景分析。背景分析是财务报表分析的立足点,内容包括对企业经营环境和经营战略进行分析,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和所处行业特征,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的资产结构、资本结构、盈利模式以及现金流量特征,也是分析企业战略管理的基础。

(2)财务状况质量分析与评价。财务状况质量分析与评价是财务报表分析的重头戏,内容包括资本结构质量与资本引入战略分析、资产质量与资源配置战略分析、利润质量与战略实施效果分析、现金流量质量与战略支撑能力分析。在分析内容的安排上,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培养管理会计思维,不能只就报表数据谈分析,而是要透过报表数据看到蕴藏在背后的管理质量。比如:分析资本结构质量时,要与资本引入战略相联系,资本引入战略的制定与实施结果会反映资本结构的质量差异,而企业战略的制定与实施又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企业股权结构的影响;分析资产结构质量时,要与资源配置战略相联系,资源配置战略的制定与实施会影响企业资产结构质量,进而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在这些内容的安排上重点培养学生质量思维、战略思维。

(3)财务状况质量整体评价。这部分内容应安排在对三张报表阅读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横向综合性分析,比如与同行业进行对比分析、开展杜邦分析等。通过对财务状况的整体质量分析,可以判断公司战略选择的合理性和实施的有效性,同时结合相关非财务信息来进一步评价企业的管理质量并合理预测企业的发展前景。在这部分内容的安排上要重点培养学生价值创造思维。

3.基于质量视角开展报表项目分析。在对财务报表分析整体框架有了定位后,在具体开展报表项目分析时要突出质量分析。只有提高质量才能提升效益从而达到价值创造的目的。项目质量分析主要是通过对财务报表各项目的规模、结构以及状态进行分析,还原企业所发生的经营活动和理财活动,并根据各项目自身特征和管理要求,结合企业具体经营环境和经营战略,对各项目的质量进行评价。分析时要把握的重要思路就是要强化对管理过程的分析与评价,分析企业不同部门开展的经济与管理活动对报表项目的影响以及内在联系,发现问题,与业务部门共同寻找原因,对业务加以指导,寻求财务与业务深度融合,重点培养学生质量思维和业财融合思维。

(三)丰富教学方法

改变以往“教师主导型”的教学模式,采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主”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可采用问题启发、案例研讨、小组合作探究、项目分析展示、管理角色模拟等多种方法,鼓励学生自我建构财务分析思路、创新财务分析方法、判断企业管理活动对价值的影响,培养学生管理会计思维。

(四)优化教学资源

高职院校从各方面对教学资源进行优化会显著提升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教学效果。比如:从校内来看,要大力支持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加大信息化建设经费投入力度,支持教师进行微课、MOOC制作和案例资源库建设,建设基于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的仿真综合实验实训室,引入包括财务分析决策在内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等;从校外来看,加大与校外企业的合作力度,搭建企业实践平台,争取引企进校,创建校企共建实训岗位,让学生多看多做多学,寓教于学。

高职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虽然只是培养管理会计人才的冰山一角,但是通过该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价值创造思维、质量思维、业财融合思维和战略思维,为学生从核算型会计走向管理型会计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为高职会计专业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石。X

【主要参考文献】

[1] 谢武,陈晓剑.风险与收益的对称性对国有企业经营者战略思维的影响[J].科技管理研究,2002, (5):48-52.

[2] 張新民,钱爱民.财务报表分析(第四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

[3] 于久洪.财务报表编制与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4] 骆淑芳,谭璇臻.高职《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研究[J].商业会计,2012,(21).

[5] 谢小春.高职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及实现途径研究[J].商业会计,2017,(21).

猜你喜欢
财务报表分析高职培养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大华股份财务报表分析
财务报表分析在纳税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特变电工集团财务分析
企业运营管理与财务战略分析研究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