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小青
幼儿对于周边的一切都有很强的好奇心,经常会对自己周边的环境和事物进行询问。新《纲要》指出,在幼儿园里要尽可能多地创造条件为幼儿提供更多参与实际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幼儿在实际探索过程中感受科学带来的成就感,体验发现的乐趣。基于这一要求,根据我班孩子们的情况,我设计了“我与小螺丝的那些事儿”的游戏活动,螺丝在我们身边是随处可见的,在激发幼儿探索欲望方面有很大帮助。设计此活动的目的是让幼儿在愉快的操作活动中,对粗浅的科学知识进行了解,进而培养他们探索科学的兴趣和观察分析的能力。
幼儿阶段游戏的情况对于幼儿未来学习成效以及自身成长方面都有很大的作用,这种作用是基础性的。因此,必须注重在幼儿阶段对其学习能力和学习积极性进行激发。结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可知在这一阶段,幼儿对周边的一切都是充满好奇心的,在这种好奇心的驱使下,幼儿对自己所学知识有着很大的兴趣,有了兴趣,孩子们的游戏活动才会顺利完成。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将游戏和学习进行有效结合可以实现寓教于乐,让幼儿的天性得到很好的释放。在开展相关研究的过程中,我们生活周边的一些细小的零部件,尤其是比较熟悉的生活化的零部件更是可以有效激发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在进行环境布置后为其提供教学的新思路,进而总结出适合幼儿游戏的新模式。
基于以上认识,结合幼儿园幼儿日常活动实际,以生活中熟悉的材料——螺丝为研究对象,对借助螺丝在幼儿园开展教学的原因、必要性以及相关实施策略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全面阐述了螺丝在幼儿日常活动实践中发挥的效用,为一线幼儿园老师在开发适合本园的生活化教学课程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一、问题的提出
《3~6岁儿童发展与学习指南》中指出:幼儿参与的科学学习就是在探究具体事物记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对事物之间的异同和联系进行发掘的过程。这一做法的核心便是激发幼儿进行探究的兴趣,对探究的过程进行体验,培养其初步的探究能力。螺丝是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物品,但是一个小小的螺丝却可以将大大的物体牢牢地固定住,在“大物体”和“小螺丝”这种强烈的反差中能够极大地激发幼儿进行探究的欲望。与此同时,小螺丝的可操作性比较强,可以让幼儿的动手能力得到很大提升和进步,对幼儿的好奇心也是一种的满足。
二、利用螺丝开展教学的必要性
(一)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通过向幼儿展示小螺丝的结构、螺纹设计及作用、螺丝与螺母大小的匹配情况,可以实现幼儿观察能力的提升。此外,通过引导幼儿亲自操作,在实际动手过程中,感知小螺丝的大作用,让幼儿的动手能力得到很好的提升。通过组织幼儿参与和螺丝有关的实验活动,老师事先进行示范后再安排幼儿进行操作,在这一过程中,可以让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在这一操作过程中,幼儿难免会出现搭配错误的情况,这是很正常的,这时就需要老师对他们进行引导,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螺丝的作用。在以上认识的基础上,幼儿可以通过螺丝的使用将分散的物体进行组合,固定到一起,成为一个成品,让幼儿的成就感得到很大提升,也可以让幼儿发现生活中科学现象兴趣的提升。
(二)通过小螺丝的使用实现幼儿的全面发展
在以小螺丝为主要材料进行游戏前,老师将相关材料进行出示,为了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兴趣,老师可以提前制作一个百宝箱,将其他材料放入箱内。在游戏开始前老师以百宝箱的形式将材料进行出示,与此同时提出相关任务要求,让幼儿进行讨论,并将讨论的结果进行记录。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安排幼儿取出材料,在取出后让幼儿说出材料的名称,并将该材料的用途用自己的话进行阐述,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实现幼儿表述能力和探索兴趣的提高。在这一环节中,老师可以将和螺丝有关的完整图片展示给幼儿,让幼儿对组合的材料有初步的认识和感知,根据出示的图片,可以提问幼儿它们是由哪些材料组成的,在幼儿有一个整体认识后,再让幼儿猜测材料的名称,效果会更明显。
(三)创新幼儿教师教学理念,实现科学教学水平的提升
借助生活化的零部件开展教学是教学改革的很大尝试,对于教师来说是挑战更是机会。通过将小螺丝这一小零件融入实际课堂教学中,将幼儿熟悉的物品融入课堂之中,可以让课堂进行得很順利。另外,小螺丝融入课堂中让教师的教学教研能力得到很大提升和进步,在创新教学效果方面有很大帮助。利用螺丝开展教学活动也是开发幼儿园生活化课程的一种尝试,通过开设与螺丝相关的课程,可以让教师教学理念得以更新,带动幼儿园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和进步,幼儿会将学习的螺丝活动运用到区域游戏中,真正将学习的知识融会贯通。
三、利用小螺丝的融入实现教学效果最大化的策略或建议
(一)分组讨论,加深幼儿对小螺丝发挥大作用的认识
1.幼儿老师率先发布相关任务,比如老师可以展示事先准备好的材料,和一些破碎的小木块,让孩子们进行讨论,如何将木块固定住呢。
2.将到场的幼儿进行平均分组,每组安排一个组长,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小组长负责将小组讨论的意见进行绘画记录。
3.组长将本小组讨论结果进行公布,并将相关理由进行阐述。在分组讨论的过程中,幼儿的思维会得到进一步发散,对借助小螺丝开展教学的效果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对于幼儿的全面发展有很大帮助。在分组时需要注意的是要保证每个小组幼儿的整体水平是平衡的,确保每个组在完成时间方面不会相差太大,只有这样才会更大程度地激发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和信心。
(二)在讨论基础上安排幼儿进行实际操作,验证讨论结果
按照以上分的小组,安排每组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操作,对自己的讨论结果进行验证,看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操作,并将正确的结果进行记录。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和课题组的成员们要做好引导者的角色,操作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在操作环节结束后,还要安排小组成员之间以及小组之间对讨论结果进行分享,以此来带动幼儿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的提高。
(三)集体开展关于在生活中还看到过哪些地方是用螺丝进行固定的问题的讨论
安排幼儿进行集体讨论,可以发散幼儿的思维,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引导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有关螺丝的用处进行发挥,为了实现借助螺丝开展教学效果的最大化,还可以让幼儿对幼儿园中用到螺丝的地方进行观察,进一步带动幼儿观察能力的提高。
(四)加大任务难度进一步提升幼儿的识别能力
在完成以上操作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将所有的螺丝和螺帽混到一起,也可以将大小不同的螺丝进行配对,这时可以安排幼儿进行辨认,让幼儿通过对不同型号的螺丝和螺帽进行匹配,让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识别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并对螺丝的作用有更深入的认识。在本环节结束之后,老师可以做出以下总结:螺丝和螺帽只有大小匹配了才可以正常使用。
(五)任务拓展
在游戏活动结束前,老师可以为幼儿安排一个任务,就是观察在自己生活的周边有没有用到螺丝的物品,进一步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四、结语
幼儿阶段是一个人全面发展和进步的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幼儿各方面能力可以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应用,对于其今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幼儿天性是爱玩的,基于这一认识可以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融入游戏化的教学模式,并结合本地生活化的零部件资源让幼儿在熟悉的环境下参与寓教于乐的课堂之中。在开展游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将课堂还给幼儿,让幼儿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体,但这也并不意味着教师不管不问,教师一定要做好引导者的角色,对课堂的开展情况进行有效地把控。
【作者单位:苏州市吴江区菀坪幼儿园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