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与现代教学手段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有机结合的教学思路探讨

2019-06-09 10:24王轶媛
新西部·中旬刊 2019年4期
关键词:有机结合初中历史教学思路

【摘 要】 本文从实际教学经验出发,指出了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手段的优点和不足,从教学角度分析了传统与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情况,提出要结合初中历史教学的实际需要,采用传统和现代教学手段的互为依托、有机结合的教学观点,以提高初中历史教学质量。

【关键词】 传统教学手段;现代教学手段;初中历史教学;有机结合;思路

相对来说,传统的教学手段是指教材、教具、粉笔、黑板和教师的教学;而现代化教学手段主要是指各种电化教学设备和电子教材,目前更为先进的是交互式电子白板。就现在的发展情况来看,交互式电子白板几乎集合了目前所有现代教育手段的优点,例如:播放幻灯、音乐、视频、投影等,特别是可以迅速联网,学生在教室就可以检索信息、查阅资料、极大的方便了师生的教与学。在如今高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现代化教学手段进入课堂辅助教师教学也是时代發展的表现,现代教学技术和手段也是教师必须掌握的基本教学技能。

一、传统教学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优点和不足

1、传统教学手段的优势和不足

现代教学手段体现的是教育技术的革新,无论教育怎样改革,手段怎样先进都逃不开教师的“讲授”。传统的教学手段有利于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学科知识的系统传授,有利于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情感交流,有利于观念的碰撞,有利于课堂结构的适时调整,有利于教师的灵活适应。相对来说,教学投资成本低、经济。随着时代的变迁,现代化的手段进入课堂成了必然。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传统教学手段慢慢就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脚步,主要表现在: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教学过程主要以教材为中心,不利于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导地位,与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存在较大差距;教师的教学以黑板为主,课堂信息容量相对较小,课堂练习明显跟不上;简易的教学环境不利于师生综合素质的共同发展;课堂效率相对低下,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2、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优点和不足

现代化教学手段最大的优点是能够保存大量的教学资料,方便师生的及时查阅,例如:课堂板书、练习题、教学资料都可以永久保存,随时查阅、随时复习。现代教学手段必将给教育带来更深刻的变革,为教育的大众化、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做出更大的贡献,同时也催生了教师教学模式的更新、师生关系的变化,课堂也不再是教师的单一传授、而是趋向于双边甚至多元化的呈现。课堂也能打破学科的界限、实现各学科的渗透与共享。但是现代化教学手段也不是十全十美的,例如:课堂容量加大、图片和音视频的大量广泛使用会让学生产生视觉疲劳;思维、想象能力下降;课堂注意力不够集中;作业的电子化导致书写能力下降,完成作业有了依赖性等。

二、传统和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情况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现代教学手段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教学改革也将出现革命性的飞跃,但是现代教学手段推广和普及的力度不够。

1、师资差异

对于年轻教师而言,能很快学习和掌握现代教学手段,也能迅速适应角色的变化,但是对于老教师而言要迅速适应现代教学手段并发挥现代教育的优势还需要努力提升。学校要推进现代化教学手段首先在设施设备方面要全面落实,需要功能齐全的网络教室、阅览室、学生公寓要实现网络的全覆盖、学校有专门的网络控制中心等。也要定期组织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和现代教学手段的培训,形成学校整体研修模式,推进现代教学手段的落实。

2、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现代化

新课程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老师叫我学习”改为“我要主动学习”。现代教学手段改变的不只是教师的教学方式,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如果仅仅停留在教师教学手段的现代化,那只能是老师拿了一个巨大的黑板来讲课,学生看了几张图片、几个视频、做了习题,课后很可能大量遗忘。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第一,根据学生家庭条件差异,实行分层布置作业。对于家庭条件好的孩子,教师可以尝试布置孩子完成部分网络作业并向老师提交。家庭条件差的同学可以借助“乐教乐学平台”、微信、QQ等及时通讯设施设备完成部分作业。目的是拓宽学生视野,强调角色变化,适应环境变化,做新时期优秀初中生。

第二,根据学生性格特点和特长形成小组学习机制。小组学习能有利于同学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分给小组长一定的权限,根据各小组同学的不同特点有力组合,相互监督、相互促进,交流学习感悟、展示学习成果。教师也可以根据各组情况布置不同层次的作业,做好课堂教学的分类推进工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第三,开展现代教育模式下的各类竞赛。初中生充满活力,总是喜欢尝试新鲜事物,教师可以组织一些体现现代教育要求的竞赛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配乐诗朗诵、电子作业布置与批改、网络观摩课学习与交流、网络优秀作业展评等。这些竞赛活动会迅速提高同学们的参与热情,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初中历史教学中实现传统与现代教学手段有机结合的思路

在最新的课程标准中讲到:“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教师教学方法、学生学习方法和教学评价方法的创新”。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无疑可以提高初中历史课的直观性、生动性和形象性。把已经“过去了的事、死了的人”尽可能的呈现给学生,创造历史背景、总结历史经验,体现“学史论史、以史为鉴”的最基本史学观点,以促进社会主义改革深入发展。初中历史近年来一直采用同政史合卷考试、开卷考试的形式进行,历史部分所占分值少。试题总体呈现出综合性强、时代性鲜明、开放性突出的特点。考察题型全面。重视双基和能力训练,强调历史图表类的运用,体现论从史出的史学原则,在知识难度上体现向高中历史过渡的特点。

为了满足中考历史学科的教学要求,达到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教师必须在教学设计上下功夫,体现学科特点,跟上教育需求。初中历史教学最常用的教学方法是:讲授法、讲解法、谈论法、演示法、练习法、课堂讨论、史料分析、对比法等等。教师授课重视史实的陈述、史论的分析、史感的概括。要求学生在课堂上经过小组讨论、班级交流、教师点拨等教学过程,能广泛参与到课堂学习中,能够根据史实表述个人的观点,形成个人的基本历史认知。现代化教学手段下催生出来的教学方式主要有:观摩课教学、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网络资料结合教学、现场优质课教学等等。现代教学手段在资源共享和史料搜集上给教学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但是对老师和同学的能力要求就更高了,教师需要提前备课、制作课件,研究教情和学情,考虑课堂预设和生成;对学生而言一节课的容量明显增加,在课堂上学生就要加倍学习,课后要积极消化。从初中历史课堂来看,教师要引入大量史实和图片、播放幻灯片和教学视频、呈现大量图文并茂的练习题,这些都可以交给现代教学手段去解决,然而老师画龙点睛式的一次板书、恰到好处的一段点拨、饱含智慧的一次师生思想碰撞都是课题上最精彩的一瞬,也是最能打动学生、体现教师风采的地方。所以我们要认真根据教学要求和课程标准用好传统与现代教学手段,积极寻找两种教学手段的最佳结合点,尽可能的给同学呈现生动、形象、睿智的历史课。

从发展趋势来看,现代教学手段辅助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并发挥巨大的教学优势肯定是历史的必然。然而传统教学体现出教师扎实的教学基本功、丰富的教学经验、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独具魅力的教学理念必将使现代化教学手段更加熠熠生辉,发挥强大的感染力。所以,我们教师必须权衡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手段在课堂上的优势,并选择最佳的组合方式,互为依托、互为补充、物尽其用、有机结合,打造更为高效、更加优质的初中历史课堂。

【参考文献】

[1] 赵国栋.论现代教学技术的应用与高等教育现代化[j].电化教育研究,2000.8.

[2] 张剑平主编.现代教育技术(第4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7.

[3] 教育部.初中历史课程标准.2014.

[4]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读).2015.1.

【作者简介】

王轶媛(1978—),任职于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庄里初级中学,二级教师.

猜你喜欢
有机结合初中历史教学思路
初中音乐教学中流行音乐引入分析
初中历史探究式学习的教学途径
初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情感的培养策略
浅析广西高速公路景观绿化与原生态环境恢复的有机结合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课程教学的有机结合
我的思路我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