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真名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越来越发达,并且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信息技术的应用带来的便利也越来越明显。在新课改的推动下信息技术逐渐走进小学的教育教学中,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学习效率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也增强了课堂的活跃氛围,使学生和老师间形成良好的互动,老师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提升。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生;数学教学
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校园生活,是现代化教育教学的一项重大改革。现代信息技术将图形、文字、声音、色彩等因素融为一体,运用在小学教学中能够使课本知识更形象、更具体、更生动。本文从小学数学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优势方面进行探讨。
1 传统小学数学课堂中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方式单一,学习学习兴趣低
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主要以老师为主体,依托于老师的一支粉笔一张嘴来为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解。老师根据教学大纲和课本来为学生进行课堂教学,老师讲学生听,讲完让学生进行练习,师生间互动很少。由于小学阶段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认知能力差、想象能力差等特点,数学知识又相应比较枯燥,所以学生在小学数学课上往往容易走神,学生的学习兴趣很低。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容易造成学生封闭性思维,降低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降低学习积极性。
1.2 课堂教学效率较低,学生巩固练习效率低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重要依靠老师的板书来为学生进行演示,这种演示方式对于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的小学生而言缺乏吸引力,学生与老师间无法形成有效的沟通,导致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差效率低。巩固练习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的消化课上的知识内容,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传统教学模式下一般采用统一的教学练习,不同学习程度学生的巩固练习却是相同的,导致学习好的学生“吃不饱”,学习差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降低了练习效率,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甚至有的老师在课上只关注知识点讲解而忽视了课堂的巩固练习,学生课后进行练习时的遇到的问题无法及时得到解决,基础知识还没有打牢固就又要接收新的知识,学生学习陷入恶性循环,导致学生对于数学学科出现厌学情绪。
1.3 忽略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作为一门基础的工具学科,与生活实践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传统教学模式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多以倒灌式教学方式进行,课堂教学与生活实践出现脱离,使学生丧失了发散思维自主探索的能力,在课上单纯根据老师的思路进行思考,没有自主分析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2 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的优势
随着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对数学的課程内容、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的能力培养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引入信息技术使数学这门学科不再枯燥,让学生在寓教于乐的教学模式中进行学习,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2.1 信息技术丰富了学生的学习资源。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为学生带来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小学数学的学习不再仅仅依托于课本,学习资源也可以是文本、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信息技术为学生
提供了大量生动的生活案例,使小学数学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学生能够直观在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的应用。
比如人教版六年级学习“圆柱和圆锥”时,学生对于圆柱形比较常见,但是圆锥形学生没有留意,圆柱和圆锥的关系理解起来也比较困难,这时学生就可以通过老师用多媒体演示出的生活应用中的圆锥图形来引导学生思考圆锥形都具有哪些特点,更便于学习圆锥的体积。
2.2 信息技术的应用促进了学生对小学数学的理解
数学这门学科具有抽象性,需要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但是对于小学生而言学生生活经验少想象能力不足,对数学知识理解难度较大,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用更直观形象的演示方式来帮助学生在脑海中建立起数学模型,使学生更容易对数学知识进行理解。
比如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中“圆柱和圆锥”中讲解圆锥时,老师可以用多媒体动画来演示圆锥形成的过程,等边三角形绕底边中心进行旋转得到的图形就是圆锥。学生通过动画演示来形象了解到圆锥的体积都和那些因素有关,通过对之前学习过的体积公式进行分析,自己总结出圆锥的体积。
2.3 信息技术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信息技术的应用改变了学生原有的预习复习方式,课前可以采用微课的方式对要学习知识点进行预习,课上针对预习中未理解的知识难点和重点进行重点关注,课后学生的练习也可以在网上进行,对于没能理解的知识点可以再微课中进行重复学习,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现代化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预习复习和巩固练习,学习效果得到大幅提高。
比如学生在学习“认识时间”这课时,老师用制作了一个多媒体课件,通过形象的动画演示来为学生展示分、时的进率。在课件中制作了这样一个场景,用喜羊羊来代表分,灰太狼代表小时,灰太狼和喜羊羊在钟面上进行赛跑,喜羊羊跑了一圈,灰太狼才跑了一格,让学生观察他们分别跑了多远,学生通过观察得到分和时之间的关系。学生不再仅仅通过课本上的文字进行学习,通过微视频来直观形象的进行学习,学习效果得到大大提高。
2.4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信息能力
多媒体和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学生在使用过程中信息能力得到潜移默化的提高,学生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进行自主探索和创新,使学生积极的进行发散思维,对于解题思路有了更多的思考,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3 总结
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帮助老师营造了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对于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养成带来很大的帮助,使学生的预习复习不再枯燥乏味,拉近了数学和生活的距离,学生积极主动的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
参考文献:
[1] 边记弘.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4(24).
[2] 白玉香.浅析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信息记录材料,2017(12).
[3] 林伟真.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中的优化运用[J].新课程(小学),2011(03).
(作者单位:甘肃省兰州新区秦川镇保家窑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