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设计表现技法》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2019-06-08 02:26王铁球
新西部下半月 2019年4期
关键词:工科课程改革

王铁球

【摘 要】 设计表现技法是高等院校工业设计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具有重要的承接作用。本文分析了设计表现技法的课程属性和工科工业设计专业生源的特点,提出了设计表现技法课程应从利用互联网优势、优化教学手段;引入竞赛机制和小组化教学等方式丰富教学方法;建立多元化、多重性的考核机制这三个方面进行课程教学改革。

【关键词】 工科; 工业设计专业;设计表现技法;课程改革

一、设计表现技法的课程属性与重要性

设计表现技法是工业设计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具有重要的教学承接作用,对学生四年的学习生活以及毕业、升学、就业都有很大的影响。

1、设计表现技法在专业课程体系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并贯穿始终

设计表现技法课程的先修课程有素描、色彩、设计基础等基础性课程,后续有一系列的专业设计类课程,因此作为基础美术的延续和设计课程的基础,起着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与此同时,在工业设计专业后续三年的本科专业学习中,设计表现也将作为表达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始终。由于设计表现具有电脑绘图所不具备的快捷性和便利性,能最大化满足创新思维的要求,从而在后续的专业课程设计中成为方案草图、方案讨论等环节的重要实现手段。

2、设计表现技法是增强学生设计表达、沟通与交流的重要手段

设计表现能力的培养,不仅仅体现在图纸表达的完美,更在于“沟通”这两个字,这包括学生设计观念的输出、同学之间的设计交流以及设计成果汇报、展示沟通等环节,成为最直观的便利手段。学生如果具有良好的表现技能,就可以无障碍地实现设计方案的快速记录、思维表达、沟通交流等,建立良好的专业自信心,从而实现创新概念的无损化表达,甚至是最大化表达。思维产生设计,设计由表现来推动和深化。

3、设计表现技法是学生未来就业、考研的重要考查指标

设计表现除了可以快速的传达不同想法和创意以外,同时可以让设计师和客户之间达成更好的沟通效果,以此來推进项目任务的发展,因此大部分企业把设计表现功底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之一。与此同时,全国高校开设工业设计专业的硕士点也越来越多,表现技法作为工业设计硕士入学考试的必考课程成为考试成败的关键。

二、工科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的特点

1、专业认知存在较大偏差

国内工业设计起步晚,发展慢。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对工业设计也越来越重视和关注。20世纪80年代中国工业设计开始引入到高校,到90年代才慢慢走上发展的道路。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经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大家对工业设计专业的认识逐步提升,企业对工业设计人才的需求也逐渐加大,于是一些工科院校纷纷开设了以理科生源为招生对象的工科工业设计专业,以此来满足市场需求。

但是目前工科院校的工业设计专业基本都是在机械设计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专业也基本设置在和机械专业相关的学院中,因此在招生过程中就会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工业设计就是在掌握相关机械原理的基础上,完成一些发明或绘制出简单的外观,简而言之,工业设计就是机械加上一些其他东西。这种认识上的偏差和错误,容易导致学生忽略了创造力和想象力,而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一些基础的重复性技能操作上。在设计表现技法课程的教学中也不难发现,有一定数量的学生仅仅把表现技法看作一项简单、重复性练习,认为只要通过大量机械式的练习就可以提高表达能力,忽略了练习过程中的审美艺术性和设计思考。也有一些学生因为对工业设计专业认识不足,面对设计表现技法等绘画类课程的时候,因为美术基础太薄弱,很快失去兴趣和信心,转而将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机械类课程体系中,最终导致严重的专业方向的偏离,失去专业归属感。

2、理性思维能力较强,艺术感知薄弱

相比较艺术类院校的艺术生源或文科生源在入学前就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或人文基础,工科工业设计生源在入学前基本没有接触过相关的美术训练,他们对色彩、形态的理解和掌握都比较薄弱,对美的感知力也相对较差。工科学生由于长期注重逻辑思维的训练和培养,因此养成了理性思维方式,在课程教学中常常过于关注形式,总是简单地以“画得像”作为学习成果的唯一评价指标,缺乏自我感悟和艺术沉淀。

3、善于理解和把握产品的技术层面知识

尽管工科生在艺术感知和美学修养方面存在一定欠缺,但同时也具有艺术类文科生所没有的技术优势。工业设计是一个横向交叉的专业,体现的是人对产品的需求,是多种学科知识相互交融的过程。现代工业产品制造在技术、设备、管理等方面更新越来越快,需要多项横向技术相互协调的管理。往往一个产品设计就要涉及到多门学科知识,尤其是工程技术和机械专业方面的知识,这就体现出了工科工业设计生源的优势。工科工业设计生源在机械原理、材料学、结构与工艺等工科课程的学习中更轻松,更扎实,对工业产品的结构、性能、技术指标等方面具有更深的理解和更好的悟性;工业设计专业实践性强,各种实操课程也比较多,工科工业设计生源在例如人机工程、材料和工艺实习、3D打印实习等教学环节更具有优势;工科工业设计生源在面对调研分析、人机关系分析等设计任务时,具有更为理性和客观的科学研究态度,在小组团队合作的过程中,体现出更好的协作能力和团队感。

三、工科工业设计专业表现技法课程的教学改革对策

鉴于设计表现技法课程的性质以及工科工业设计专业生源的特点,在该课程教学方面笔者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和总结,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思路进行课程教学改革。

1、利用互联网优势,优化教学手段

设计表现技法教学包含理论和实践两部分,理论部分相对较少,更多是通过课堂演示等方法完成的。同时,由于课程的实践性强,需要学生通过大量的练习和课堂交流等方式加以提升。因此应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的资源和优势,建立丰富的学习资料库,通过翻转课堂的方式让学生提前完成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观摩,而课堂教学时间用于更有意义的交流、分析和调整。这样做打破以往 “教师为本, 先教后学, 目标单一”指导的先教后学模式,建立“学生为本, 先学后教, 多维目标”的教学模式,既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又能调动课堂的学习积极性,营造良好的互动学习氛围,实现课堂效率的最大化。

2、引入竞赛机制、小组化教学等方式丰富教学方法

在课程中后期结合自拟课题或竞赛课题进行设计方案表现,加强学生的创新能力。过去,设计表现技法课程大多只注重画面的表现效果,过于强调技法的把握,工科生原本存在的画面表达能力差的劣势被放大,极容易失去学习信心和耐心。通过有针对性的课题化设计方案表现,摆脱一味追求绘画效果,从机械式的“画得像”转入到注重设计创新的“想得妙”,避开薄弱单调的技法教学;同时让学生自由组合,形成项目小组针对方案草图进行深入充分的设计交流和探讨,这样更符合工业设计专业的创新特点和设计内核。

3、课程考核方面应该引入多元化、多重性的考核机制

课程教学要避免以往只重视结果的终结性评价的片面性,更多关注学生的需求、情感、思维、价值观等,采用多种渠道、多个角度进行综合性考核,因此评价内容要多元化。既要考虑学生基本表现技能的掌握,又要兼顾对思维创新表达的考核,使其最大化且最真实地展现学习状态。同时,还可以设置评价环节多重性,实现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如单元任务考核、小组考核、学生互评考核、期末考核等,全面激励学生成长、进步和发展,以此加强整个教学过程中的质量把控,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并及时获得各种教学信息反馈。

四、结语

总之,针对工科工业设计专业和生源的特点,设计表现技法课程的教学应该发挥工科学生的优势,强调创新意识,让设计表现为我所用,而不再拘泥于传统的技法型教学。教师也要通过各种互动式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关注和鼓励,因材施教,尽量让学生少走或不走弯路。与此同时,还可以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为学生提供广阔的艺术视野和表现空间,教师应该广泛吸取相关知识,与时俱进,以系统、规范、科学的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造型能力和创新思维。

【参考文献】

[1] 郭小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及其方法论效应[J].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7(1)17-22.

[2] 沈玉顺.现代教育评价[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工科课程改革
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探究
新工科背景下课程建设研究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新工科下民办高校食品专业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探究
天津大学:成立全球首个新工科教育中心
团队竞争教学方法在工科教育中的应用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