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少龙
摘 要: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现实需要,本文结合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的现状,分析了当前研究生教育管理在信息化建设中面临的发展瓶颈,提出了在软件建设、体制建设和人力资源建设方面加以完善的建议。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9)03B-0023-03
近年来,随着信息通信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研究生教育管理的信息化程度已经成为衡量高校办学层次的重要指标。管理信息系统和信息化网络的应用在提高教育管理效率,规范管理流程,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实现研究生教育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方面都表现出了显著优势。“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最大限度地利用教育资源信息,实现研究生教育与培养过程的全程跟踪与审核,对研究生教育管理、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及科学有效的决策,并积极探索新的研究生培养体制和培养模式,进一步更新研究生教育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一、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发展现状
在信息化的大背景下,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正进行着一场由现代信息技术代替传统教育管理模式的变革。研究生教育管理的信息化模式运作会给管理人员带来诸多的便捷之处。节约教育资源,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重复性劳动,从而更易于获得完整、准确的数据信息。现阶段信息技术在我国研究生教育管理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招生管理。教育部已经开通了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在招生各阶段均已实现网络化办公。招生信息的网络化方便了考生随时浏览招生信息,获取招考材料,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考生通过登錄研招网自行报名和交费,大大缩短了报名时间,提高了报名效率和采集信息的准确性,同时也缓解了各报名点的工作压力,保证了全国范围报名流程的一致性和同步性。复试调剂工作的网络化,便于考生迅速、全面获得可调剂单位的信息,简化了调剂程序,加快了全国研究生招生的工作进程。
2.培养管理。研究生教育是培养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能力型人才的教育。研究生培养涉及导师、学生、管理部门三方面的有效沟通和协作。研究生管理的信息化使办公自动化、信息共享、协同工作得以有效实现。
3.学位管理。学科建设、导师队伍建设、学位档案管理是学位管理工作的主干部分。信息化管理在这一方面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办公自动化、局域网、门户技术、数据库技术应用等,为研究生学位管理的信息化奠定了基础。通过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学科建设、导师队伍建设、档案管理等各种材料申报、审核、数据的收集和处理的网络化。
4.就业管理。近年来,就业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大众的关注,也是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信息化网络管理,研究生可以登录所在院校的就业信息网获取招聘信息,拓宽就业信息渠道。同时上报就业状况,为教育部随时掌握研究生就业情况提供依据。
二、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存在的瓶颈
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正在进入一个更快更高的发展时期。国家对教育管理信息化越来越重视,各高校在教育管理信息化方面不仅在不断加强硬件建设的投入,也在管理体制改革、信息资源优化和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1.缺乏长远规划,管理系统功能单一。各高校目前正在使用的信息管理系统多是基于单个部门功能开发的,如:招生管理系统、教学管理系统,档案管理系统等。系统的设计与开发缺乏整体的规划和统筹,没有考虑各部门之间业务的关联性和传递性,导致各系统数据无法对接,其他系统中已有信息不能在本系统中得到有效利用,出现一定程度的重复建设。信息系统的建设应该综合考虑学校的宏观政策、岗位设置和业务流程等因素,从而建设一个综合性、多功能、多层次的教育管理信息系统。
2.管理信息化标准难以执行,信息化管理亟待规范。早在2002年教育部就颁布了《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出台了一系列配套实施细则。但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并没有得到完整的执行。许多高校的行政部门都根据管理需要自行开发了教育管理系统,总体来看,各系统采集的管理信息都有自己的数据标准或格式,并没有遵照《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进行统一设计,造成了部门间横向和纵向数据交换与传输的障碍。
3.高校管理体制的改革不彻底,制约信息化发展。尽管高校的管理体制已经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但是由于这种改革缓慢和不彻底,国内各高校目前仍然沿用传统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模式。 “不完善的管理体制对高层决策的支持功能难以发挥,信息化资料缺乏也难以为教学、科研和管理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由此可见,传统管理体制与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严重脱节,已经不能适应信息化发展的新需要。
4.管理人员信息素质普遍较低,导致信息化水平难以提高。随着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开始在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中普遍应用,但是管理队伍的信息素质并没有跟上发展的步伐,这制约了教育管理水平的提高。尤其是“网络技术、智能技术还未能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教育管理信息化总体水平较低。管理人员知识匮乏,技术水平不高阻碍了基础数据在宽度和深度方面的增加,影响了数据的精度”。
三、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展望
我国研究生教育管理制度日益成熟,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快,提高信息化水平已成为高校建设的重大课题。为了加快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的步伐,必须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创新,在软件建设、体制建设和人力资源建设这三方面加大投入,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1.建设研究生教育管理综合信息系统。鉴于各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内容及规律的相似性,可以建设一个以业务流程而不是部门职能为中心的综合性的信息系统。该系统应具备整合业务流程、合理配置信息资源的功能,包括了研究生教育管理的各个主要环节。系统的用户包括国家、省、高校三个级别的教育管理部门。对各级用户设定不同级别的权限,各用户在权限范围内尽其职责,完成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在系统的功能设计上,不但包括信息录入、处理、上报以及学籍认证、培养计划实施、就业服务等简单功能,还应该包括较高层次的决策分析支持功能。当然,各个院校也可以在系统现有功能的基础上,结合自身需要进行二次研发,不断丰富系统功能。通过研究生教育管理综合信息系统的建设和使用,实现学校信息资源的共享与优化,从实质上深化研究生教育管理的信息化。
2.深入贯彻执行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信息化建设的统一规划,管理系统的统一标准,是实现系统间信息共享与交换的基础和前提。研究生的教育管理涉及招生、培养、学位、就业等多个部门,信息化建设要把研究生教育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研究,通过统一数据标准实现各部门间的系统化和网络化管理。因此,必须在加强信息化标准的执行方面加以改进。对于国家颁布的信息标准要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另外,在实际工作中要不断修订和完善,使数据标准更加适应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从而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信息标准。
3.建立高校信息主管负责的管理体制。信息化建设是一个涉及多个领域的系统工程,既涉及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也涉及研究生教育管理的各环节。因此,信息化的建设需要学校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的有效辅助,通过领导层的重视和参与实现高校信息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在这一方面,可以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的现实状况,建立高校信息主管负责的管理体制。在高校的决策层和管理层设置信息主管(CIO,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专职负责研究生教育管理的信息化建设。选拔具有教育管理和计算机等多学科背景的人才担任信息主管,并在其领导下设立信息技术部门,承担信息化建设的宏观规划、建设以及具体目标和任务的制定、实施工作。从而促进研究生教育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使信息技术更好地应用于研究生教育管理活动。
4.加强管理队伍建设,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人力资源是信息化建设中的首要因素,而计算机和网络只是信息化管理的一种工具,只有把这些工具和管理者有机结合起来,建设一支具有先进管理理念,掌握信息化管理技术的专业队伍,才能有效地实现研究生教育管理的高效率和科学化。
具体而言,要从两方面入手提高管理人员的信息素质。一方面,要引导管理人员转变思想,更新教育理念,使其正确认识信息化管理手段,消除畏惧和抵触心理。另一方面,开展针对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并跟踪考核,提高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水平和信息素质。对管理及行政人員进行岗前培训,着力提高应用计算机和互联网进行信息处理的能力,充分发挥信息在研究生教育管理活动中的积极作用,让信息化管理为高校服务。
参考文献:
[1]韩刚,沈伟哉.论高等学校研究生教育管理的信息化建设[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5).
[2]黎胜禄.研究生教育管理的信息化建设[J].龙岩学院学报,2008,(2).
[3]赵峰.研究生教育管理的信息化建设[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
[4]闵令江,刘焕奇,沈伟,潘庆杰,赵勇,罗世明.硕士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的实践及创新——以青岛农业大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科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6,(30).
[5]昂洋.研究生教育管理在高校“双一流”建设中的作用浅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6,(33).
[6]陈柯柯,张友志.理工科背景下设计艺术类研究生教育管理初探[J].文教资料,2012,(25).
[7]唐晔楠.教育激励在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中的运用[J].文教资料,201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