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 觅
(河池学院 文传学院,广西 宜州 546300)
1988年,国家语委、新闻出版署颁布了《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以下简称《字表》)。《字表》收通用字7000字,代替了1965年出版的《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规范了我国大陆的印刷字形标准,另外也恢复了在《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中被淘汰了的15个异体字为规范字。《字表》是我国现行规范汉字的依据之一。曹先擢著的《汉字形义分析字典》(简称《字典》)恰好是以《字表》收录的7000字为分析对象,为便于操作,我们按照曹先生《字典》的部首归类进行统计。另外,对义类的归并,我们按照汉字构形笔意进行分析。
1.阢(wù),形声兼会意字,从阝从兀,兀兼表音。《说文·阜部》:“阢,石山戴土也。”《段注》:“释山曰:石戴土谓之崔嵬。然則崔嵬一名阢也。”故“阢”表示上面覆盖着土的石山。引申为危急不安的样子。“阢陧”又作“杌陧”,是双声连绵词,用来形容局势、心情、生活的不安定。(见“陧”字。)
3.阵(zhèn),会意字,从阝,从车。表示土山前摆满了战车。字本作“陳”,“阵”是“陈”的分化字,本义指两军交战时队伍的战斗队形。“陈”由“阵”引申指军队的阵列、战阵。古代打仗为车战,故改东为车,分化出“阵”字。战阵的意义原写作“陈”。《论语·卫灵公》:“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后作“阵”。《玉篇·阜部》:“阵,师旅也。”《正字通·阜部》:“阵,军之行列也。”用作动词,表示步卒列阵。又指战场。杜甫《高都护骢马行》:“此马临阵久无敌,与人一心成大功。”阵又用作量词,如“一阵”。
6.附(fù),形声字,从阝(阜)付声,字又作“坿”。《说文·阜部》:“附,附娄,小土山也。”假借表依傍。《广雅》:“附,依也。”《易·剥》:“山附于地,剥。”由此引申指处于从属地位。《孟子·万章下》:“不能五十里,不达与天子,附于诸侯,曰附庸。”由依傍又引申为距离近。《孙子·行军》:“欲站者,无附于水而迎客。”
9.陵(líng),形声字,从阝,夌声。《说文·阜部》:“陵,大阜也。”本义是大土山。《诗·小雅·天保》:“如山如阜,如冈如陵。”“陵谷”指以山陵深谷的变迁比喻世事的变化。《诗·小雅·十月之交》:“高岸为谷,深谷为陵。”陵由土山转指指帝王的坟墓,即陵墓。李白《忆秦娥》词:“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阕。”双音词有:陵园、陵墓。陵是高大的山,引申作动词,就是登上、升上。《左传·成公二年》:“土陵城。”由此引申为高出其上,超越。《后汉书·冯衍传》:“不求苟得,常有陵云之志。”
10.陶(táo),形声字,从阝匋声。《说文·阜部》:“陶,再成丘也。”指两重的山丘,后又作地名用字。瓦器的意义《说文》作“匋”,从缶勹(bāo)声。《说文·缶部》:“匋,作瓦器也。”(依《段注》本)。文献通作“陶”。指制造陶器。《孟子·告子下》:“万室之国,一人陶,则可乎?”转指名词,谓陶器。《礼记·郊待牲》:“器用陶匏,以象天地之性也。”用制造陶器比喻造就培养。“快乐”义是假借用法。南朝宋·谢灵运《酬从弟惠连》:“共陶暮春时。”
11.陪(péi),形声字,从阝咅(pǒu)声。《说文·阜部》:“陪,重土也。”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重阜也,所谓再成邱也。”朱氏认为是两层重叠的山地。泛指重叠的,隔了一层的。《左传·昭公七年》:“逃而舍之,是无陪台也。”(陪台即仆隶的仆隶。)“陪臣”诸侯的大夫对天子自称陪臣,因为诸侯对于天子来说是臣,而自己又是诸侯的臣。《礼记·曲礼下》:“列国之大夫入天子之国曰某士,自称曰陪臣某。”引申指在主要的之外又有所附加。《国语·鲁语下》:“士有陪乘,告奔走也。”《左传·昭公五年》:“宴有好货,鄕有陪鼎。”(陪鼎即附加的鼎。)由此引申为从旁辅助。《史记·孝文本纪》:“淮南王,弟也,秉德以陪朕。”现代有陪审制度。又引申为陪伴。元·盍西村《小桃红》曲:“笑融融,半醒不醉相陪奉。”
13.隔(gé),形声字,从阝鬲声。《说文·阜部》:“隔,塞也。”指阻隔、隔开。《韩非子·难一》:“一人之力能隔君臣之间,使善败不闻,祸福不通。”引申为不和谐。《后汉书》:“若令雨可请降,水可攘止,则岁无隔井太平可待。”(隔井指“旱涝不调”。)“隔阂”古代指隔绝,不相通,隔用本义。东汉张衡的《西京赋》:“右有陇坻之隘,隔阂华戎。”今指彼此情感不合,思想有距离,隔用引申义。“隔”由本义又引申为距离、时间的相隔、间隔。唐代刘知几的《史通·汉书五行志错误》:“汉、莽之事,年代已隔,去鲁尤疏。”杜甫的《泛江送客》:“离筵不隔日,难得易为情。”古代常用“隔”表示隔膜。《管子·水地》:“脾生隔,肺生骨。”今双音词有“隔膜”。
15.障(zhàng),形声字,从阝章声。《说文·阜部》:“障,隔也。”指阻隔、遮挡。《礼记·月令》:“开通道路,毋有障塞。”韩愈《进学解》:“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用作名词,指用来遮挡的东西。《国语·周语中》:“泽不陂障,川无舟梁。”《左传·定公十二年》:“且成,孟氏之保障也。”此为屏障。《世说新语·汰侈》:“石崇作锦步障五十里以地之。”此指帷屏。
1.阡(qiān),形声字,从阝,千声。《说文·阜部》新附:“阡,路东西为陌,南北为阡。”本义指田间南北向的小路。《史记·商君传》:“为田,开阡陌封疆。”泛指道路。曹植的《送应氏》:“游子久不归,不是陌与阡。”后又特指墓道。欧阳修的《泷冈修表》:“其子修始克表于其阡。”
2.陌(mò),形声字,从阝(阜)百声。《玉篇·阜部》:“陌,阡陌也。”《史记·商君列传》:“开阡陌封疆。”西晋陆机的《答张士然》诗:“回渠绕曲陌。”后引申泛指道路。陶潜的《咏荆轲》诗:“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陌路”指路上遇到的不相识的人。
3.阱(jǐng),形声字,从阝,井声,井兼表义,表示陷阱,形状像井。《说文·井部》:“阱,陷也。”指陷坑。《韩非子·奸劫弑臣》:“智虑不足以避阱井之陷。”阱和井是同源字。
4.阪(bǎn),形声字,从阝反声。《说文·阜部》:“阪,坡者曰阪。”本义是山坡、斜坡。《诗·小雅·伐木》:“伐木于阪。”“阪上走丸”指在斜坡上滚动弹丸。比喻事情非常容易,毫无阻碍。阪又作地名用字,如“大阪”(日城市)。
5.陆(lù),繁体作“陸”。会意字,从阜,从坴(lù),“坴”亦兼表字音。“坴”表示土块很大。本义指陆地、高而平的地方。《说文·阜部》:“陆,高平地。”义为陆地。《周礼·考工记》:“作车以行陆,作舟以行水。”“陆沉”指无水而沉,就是虽在陆地而沉于水。比喻隐居。《庄子·则阳》;“方且与世违,而心不屑与之俱,是陆沉者也。”后喻国土沦丧,非由洪水,而因祸患。“陆梁”,双声连绵词,义为跳跃。“陆离”双声连绵词,色彩繁杂。“陆”念liù,用作数字六的大写。
6.陂(bēi),形声字,从阝皮声。《说文·阜部》:“陂,阪也。”《释名·释山》:“山旁曰陂。”指山坡。“陂”又表示水边。《诗·陈风·泽陂》:“彼泽之陂,有蒲与荷。”毛传:“陂,泽障也。”《说文·阜部》:“陂,一曰池也。”(据《段注》本)段玉裁:“陂得训池者,陂言其外之障,池言其中所蓄之水。”《淮南子·说林》:“十顷之陂,可以灌四十顷。”“陂”又念pí,如“黄陂”(地名),又读pō,如“陂陀”。
8.陬(zōu),形声字,从阝取声。《说文·阜部》:“陬,阪隅也。”指山之角。泛指角落。《段注》:“陬谓阪之角也,引申为凡隅之称。”《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后吴奔壁东南陬,太尉使备西北。已而其精兵果奔西北,不得入。”引申为山脚。晋·束皙《补亡诗》:“在陵之陬。”
9.陲(chuí),形声字,从阝垂声。“垂”兼表义。本为垂。《说文·土部》:“垂,远边也。”后加“阝”作陲。本义指边疆、边地。《左传·成公十三年》:“芟荑我农功,虔刘我边陲。”引申指边缘。唐代姚合的《街西居三首》之一:“独我恶水浊,凿井庭之陲。”
10.隅(yú),形声字,从阝禺声。《说文·阜部》:“隅,陬也。”《玉篇·阜部》:“隅,角也。”《诗·邶风·静女》:“静女其殊,俟我于城隅。”引申指边、旁。《书·益稷》:“帝光天之下,至于海隅苍生。”曹植的《远游篇》:“仙人翔其隅,玉女戏其阿。”
11.隈(wēi),形声字,从阝畏声。《说文·阜部》:“隈,水曲也。”(据《段注》本)指水流弯曲处。《淮南子·览冥》:“田者不侵畔,渔者不争隈。”两汉时期高诱注:“隈,曲深处,鱼所聚也。”后转指山边弯曲处。《管子·形势》:“大山之隈,悉有子深。”引申为角落。左思的《魏都赋》:“考之四隈,则八延之中,测之寒暑,则霜露所均。”
12.隍(huáng),形声字,从阝皇声。《说文·阜部》:“隍,城池也。有水曰池,无水曰隍。”《列子·周穆王》:“藏诸隍中。”“城隍”泛指城池。汉·班固《两都赋序》:“京师修宫室,浚城隍,起苑囿,已备制度。”后转指主管某城或某一方的神,如城隍庙。《红楼梦》第二十九回:“贾母的轿刚至山门以内,见了本境城隍土地各位泥塑圣像,便命住轿。”
14.隧(suì),形声字,从阝遂声,遂兼表义,表示通道。《玉篇·阜部》:“隧,地通路也。”本义是隧道。《庄子·天地》:“凿遂而人井。”古代还特指墓道。《左传·僖公二十五年》:“请遂,弗许。”
1.际(jì),繁体作“際”。形声字,从阝祭声。简化后以“示”作声符写作“际”。《说文·阜部》:“际,壁会也。”《段注》:“两墙相合相缝也。”引申为交界或靠边的地方。《楚辞·天问》:“际,边也。”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由边际转指中间、里边。陶潜的《归园田居》:“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由交界引申为彼此之间。“交际”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由交界又引申为遭遇,遇合,如“遭际”。又由交界处词义转移为正当……时候,如“……之际”。
2.阽(diàn),形声字,从阝占声。《说文·阜部》:“阽,壁危也。”王筠的《说文句读》:“见于群书者,皆但言危,此云璧者,或以其从阜也。”本义是“壁危欲堕”。引申为临近危险。《广雅》:“阽,危也。”《楚辞·离骚》:“阽余身而危死兮,览余初其尤未悔。”贾谊的《论积贮疏》:“安有为天下阽危若是而上不惊者?”
3.院(yuàn),形声字,从,完声。《广雅·释宫》:“院,垣也。”本指院墙、围墙。后转指有围墙的房屋、院子。《广韵·线韵》:“院,垣院。”《旧唐书·李愬传》:“唯愬六迁大镇,所处先人旧宅一院而已。”旧时官署有的称院,如“都察院子”“枢密院”“翰林院”等。现代有些机构和公共场所也称院,如“国务院”“设计院”等。
4.陴(pí),形声字,从阝卑声。《说文·阜部》:“陴,城上女墙俾倪也。”城上女墙,上有孔穴,可以窥外。即古代城墙上的短墙。《左传·宣公十二年》:“国人大临,守陴者皆哭。”陴又称“俾倪”。《墨子·备城门》:“俾倪广三尺,高二尺五寸。”又写作“埤堄”。
1.阮(ruǎn),从阝元声。《说文·阜部》:“阮,代郡五阮关也。”古关名,在今河北省。又为姓氏。《通志·氏族略》:“阮氏惟盛于晋、宋。”又为古琵琶的一种,四弦有柱,形似月琴。相传两晋阮咸善谈此种乐器,因而得名。《水浒传》第八十一回:“李师师取过阮来。”
2.陇(lǒng)形声字,从阝,龙声。《说文·阜部》:“陇,天水大阪也。”(天水指汉设的天水郡。)指陇山,又名陇坻、陇坂。今称甘肃为“陇”。
4.陕(shǎn)繁体作“陜”。形声字,从阝夾(shǎn)声。古地名。战国陕邑,在今河南省陕县。《公羊传·隐公元年》:“自陕而东者,周公主之,自陕而西者,召公主之。”现指陕西省:陕甘宁。繁体的“陝”和“夹”是两个字。“夹”读xiá,同“狭”。《说文·阜部》:“隘也。”
2.阶(jiē),繁体作“階”。形声字,从阝皆声。简化另造形声字“阶”,从阝,介声。说文·阜部》:“阶,陛也。”本义是台阶。《书·大禹谟》:“舞干羽于两阶。”由“台阶”是登高的凭借和途径,于是引申为根据,原因。《诗·小雅·巧言》:“无拳无勇,职为乱阶。”台阶有层次高低,引申为等级、品级。《广韵·皆韵》:“阶,阶级也。”
3.防(fáng)形声字,从阝方声。《说文·阜部》:“防,堤也。”本义为堤坝。《周礼·稻人》:“以防止水。”堤坝是用来挡水的,引申为防备、戒备。《三国志·吴书·吴主传》:“夫法令之设,欲以退恶防邪。”《水经注·江木》:“昔巴、楚数相攻伐,籍险置关,以相防捍。”
4.阼(zuò),形声字,从阝乍声。《说文·阜部》:“阼,主人台阶也。”《仪礼·乡饮酒礼》:“主人阼阶上……宾西阶上。”封建帝王即位或主持祭祀时登阼阶,因以阼指代帝位。《史记·鲁周公世家》:“周公乃践阼代成王摄行政当国。”
6.陔(gaī),形声字,从阝(阜)亥声。《说文·阜部》:“陔,阶次也。”本义台阶。《汉书·郊祀志上》:“令祠官宽舒等具泰一祠坛,祠坛放豪忌泰一坛,三陔。”因田埂高出地面似台阶,故引申为田埂。西晋束皙的《补亡诗》:“循彼南陔,言采其兰。”
7.陛(bì)形声字,从阝坒声。《说文·阜部》:“陛,升高阶也。”指帝王宫殿的台阶。《段注》:“自卑而可以登高者谓之陛。”汉·贾谊《治安策》:“陛九级之上,廉远地,则堂高。”特指帝王宫殿的台阶。《玉篇·阜部》:“陛,天子阶也。”“陛下”对皇帝的敬称。东汉蔡邕的《独断》:“谓之‘陛下’者,群臣与天子言,不敢指斥,故呼在陛下者而告之,因卑达尊之意也。”
8.陨(yǔn),形声字,从阝员声。《说文·阜部》:“陨,从高下也。”《尔雅·释诂》:“陨,坠也。”《左传·庄公七年》:“夜中,星陨如雨。”《左传·僖公十六年》:“陨石于宋五。”古代通“殒”,意为死亡。贾谊《吊屈原赋》:“遭世罔极兮,乃陨厥身。”
9.除(chú),形声字,从阝余声。《说文·阜部》:“除,殿陛也。”义指宫殿的台阶。《史记·魏公子列传》:“赵王扫除自迎。”泛指台阶。杜甫《南邻》诗:“得食阶除尿雀驯。”汉代称除去旧职,担任新官为“除”。《汉书·景帝纪》:“初除之官。”晋以后授官也可称除。东晋王导的《让中书监请为三师表》:“臣乞得除中书监,竭诚保傅。”引申为去掉。《段注》:“凡去旧更新皆曰除,取拾级更易之义也。”《广雅·释诂二》:“除,去也。”由此引申为不计算在内。唐代元稹《离思五首》之四:“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除”是计算方法之一。
1.阻(zǔ)形声字,从阝且声。《说文·阜部》:“阻,险也。”指崎岖不平,难以通行。《诗·秦风·蒹葭》“溯洄从之,道阻且长。”后用作动词,表示阻隔,阻止。《水经注·江水》:“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杜甫《秋尽》诗:“剑门狭阻北人来。”
2.陀(tuó),形声字,从阝它声。《玉篇·阜部》:“陀,陂陀,险阻也。”《广韵·歌韵》:“陀,陂陀,不平之貌。”唐代李华的《含元殿赋》:“靡池泰山,陂陀汉陵。”也作“陂陁”。苏辙的《武昌九曲亭记》:“而江之南武昌诺山,陂陁蔓延,兼顾神秘。”陀又常用作译音用字,如:头陁、普陀山、曼陀罗等。
4.陡(dǒu),形声字,从阝走声。“阧”为异体。《集韵·厚韵》:“阧,峻立也。或从走。”本义为山势陡峭。林滋《望九华山》:“虚中始讶巨灵擘,陡处乍惊愚叟移。”又表示突然。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有顷雷电入室中,黑气陡暗。”《老残游记》第二回:“那王小玉倡导极高的三四叠后,陡然一落。”
5.陧(niè),《说文》作“隉”,讹写作“陧”。形声字,“从阜,从毁声。”《说文·阜部》:“陧,危也。”“杌陧”是双声连绵词,用来形容局势、心情、生活的不安。又写作“臬兀”“臲卼”。《书·秦誓》:“邦之杌陧,曰由一人。”
6.险(xiǎn)形声字,从阝,佥声。《说文·阜部》:“险,阻难也。”本义指地势不平坦。《左转·成公二年》:“苟有险,余必下推车。”用于抽象意义,引申指事情险恶。《荀子·天伦》:“上暗而政险。”险恶之地多有为难,又引申指遭到不幸或发生灾难的可能,即危险。王安石的《与王子醇书》:“上固欲公毋涉难冒险,以百全取胜。”又引申指人阴险,狠毒。由险峻又引申为奇异。《新唐书·车服志》:“妇人……禁高鬓,险妆、去眉。开额及吴越高头草履。”引申为几乎,差一点(遭到不幸的事),如“险遭不幸”。
7.隗(wěi),形声字,从阝鬼声。《说文·阜部》:“隗,陮隗也。”《阜部》:“陮隗,高也。”“陮隗”双音叠韵,指高大耸立的样子。隗又用作姓氏用字。《通志·氏族略·以姓为氏》:“隗氏,姓也,赤狄性,隗潞子婴儿是也。”
2.隋(suí)形声字,从肉,隓省声。“隓”(huī)指城墙倒塌。“隋”字从肉,本义同肉有关。《说文·肉部》:“隋,裂肉也。”《段注》:“裂肉谓尸所祭之余也。”本义为剩余的祭品,读duò。又为朝代名。北周大丞相杨坚(隋文帝)始袭封随国公,不久废周自力为帝。鉴于周齐奔走不宁,因去随字的“辵”定国号为隋。隋又作姓。杨坚封隋国公,以国为氏,隋朝建立,又变为隋。
从以上义类的分布情况来看,我们发现了“阜”部字的义类分布情况:
表示山义表示土义表示地貌物名表示以土筑制物名表地名表高义表山势地貌特征作声旁的二级部件151544117218.7%6.2%9.3%6.2%
从以上义类的分布来看,该部58字,除了“随”字的“阜”用作声旁的二级部件外,其余57字的“阜”均为表意部件。由此我们得出如两点结论:
1.“阜”表示“山、土、高、山势地貌特征”四个义类,其义相互关联,或为引申关系,或为从属关系。
2.从该部58字,“阜”表意特征依然明显。除“随”之外的57字,其“阜”都直接或间接反映了“山、土、高、山势地貌特征”的相关意义,占该部字的98.3%。这说明,现代汉语通用字的表意性依然是字形的构形主流,我们可以依据汉字特有“据形识义”的特征进行汉字的系统学习。
4.“阜”部作为构字部件,在楷书中写作“阝”,写在字的左边。其在字形结构上,均是左右结构,形成左形右声的结构模式。